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前言

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分散之敵,是中國古典兵法最突出、最典型的思想之一。《孫子兵法》雲: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孫子這句話的精髓就在於要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而集中我的兵力,在局部形成以十攻一的有利局面,以實擊虛,最終各個擊滅。

以強勝弱是戰爭不變的規律,即使是歷史上那些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也都是弱方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形成戰鬥能量上的優勢,達到以實擊虛的目的。哪怕是再強大的敵人,也無法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佔據優勢,所以弱方如果可以在關鍵時刻抓住戰機,在某個方面建立優勢,達到孫子所說的“勝兵若以鎰稱銖”的效果,便可逆轉戰局。

比如晉楚城濮之戰、楚漢成皋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新漢昆陽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以少勝多之戰,都是因為勝利的一方首先以自己局部的優勢去攻對方局部的劣勢,戰之既勝,並波及全局,最終將局部的優勢轉化為全局的優勢。

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薩爾滸之戰時大明、後金的對峙

公元1619年,發生在大明和後金之間的薩爾滸之戰便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經典戰役。 這場戰役努爾哈赤採取了“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方針,最終,前去進攻的四路明軍裡,三路全軍覆沒,只有南路李如柏軍因為行軍遲緩,因禍得福,被及時撤回而得以倖存。

薩爾滸戰役的起因

在明朝的中後期,由於政治腐敗、經濟遲滯。朝廷在對待少數民族的時候,採取了剝削和壓迫的政策,這使得東北部的少數民族十分不滿。於是,長白山一帶的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1616)後,利用女真人的不滿情緒開始對駐守遼東的明軍進行襲擾。

萬曆四十六年 (1618) 二月,努爾哈赤召集貝勒諸臣討論方略,具體制定了先攻打明軍、再兼併女真葉赫部、後奪取遼東的基本戰略方針。隨後厲兵秣馬,擴充軍隊,刺探明軍軍情,積極從事戰爭準備。經過一番周密籌劃和準備之後,努爾哈赤便按照既定的決策開始軍事行動。

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努爾哈赤的“七大恨”詔書

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歷數明朝對女真的七大罪狀,激發起女真人對明朝民族壓迫政策的憤慨之情。當日,努爾哈赤便率步騎兩萬攻打明軍。四月十五日,後金兵臨撫順城下,明守將李永芳畏敵,開城投降。四月二十一日,後金軍擊敗明軍總兵張承蔭部的一萬援軍。五月,攻克明的撫安堡、花包衝堡、三岔兒堡等大小堡十一個。七月,後金軍攻入鴉鶻關,攻佔清河堡。至此,明撫順以東諸堡,大都為後金軍所攻佔。

明朝的反擊

朝廷在遼東覆軍殞將後,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後金的戰爭,企圖一舉消滅建立不久而勢力日熾的後金政權。明朝廷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調兵遣將,籌餉集糧,置械購馬,進行戰爭準備。

萬曆四十七年 (1619) 二月,明各路大軍24萬雲集遼瀋,這24萬人除了明軍主力外,還有盟友海西女真葉赫部軍一萬人,朝鮮軍一萬三千人,對外號稱四十七萬。

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經略楊鎬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兵分四路,分進合擊,直搗後金政治中心赫圖阿拉 ,一舉圍殲後金軍。

具體部署是:

  • 總兵劉綎會合朝鮮兵,出寬甸攻其東;
  • 以總兵杜松為主力,出撫順關,從西面進攻;
  • 總兵李如柏經清河堡,出鴉鶻關,從南面進攻;
  • 總兵馬林合葉赫兵,出靖安堡從北面進攻;

以上四路為進攻軍隊,除此之外:

  • 總兵官秉忠率一部駐紮遼陽,作為機動部隊;
  • 總兵李光榮率軍駐廣寧保障後方交通。
  • 楊鎬本人坐鎮瀋陽,居中指揮。

楊鎬限令明軍四路軍隊於三月初二日會攻赫圖阿拉。單論這個作戰計劃應該是很有水平的,可是楊鎬畢竟是一個文官,缺乏必要的軍事常識,治軍不嚴,以至於四路大軍均未按時到達。而且據史料記載,明朝大軍還未出發,作戰計劃就已經被人洩露給努爾哈赤了。

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楊鎬

祝耀祖曾評價楊鎬:

“自鎬用事以來,威令不行,賞罰不信,呢私交而輕南將,則豪傑灰心,怯任,罪而卹典,則英雄短氣。”

努爾哈赤的對策:逐個擊破

當時,後金的八旗兵力共六萬餘人,與明軍相比,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處於劣勢。但是就指揮能力而言,明軍統帥楊鎬缺乏帶兵經驗,沒有軍事常識,總體調度上就已經犯了錯誤。從士兵素質看,當時的明軍軍政廢弛,軍隊缺乏訓練,沒有必要的軍事準備,而且士兵來自各個地方,南方的士兵對東北極寒地區根本適應不了。

而後金方面,統帥努爾哈赤是少有的天才軍事家。後金軍也是身經百戰,軍紀嚴明,且在遼東作戰,熟悉地形,適應氣候,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努爾哈赤在探得明軍的作戰計劃後,經過一番分析,認為明軍雖然勢大,但是其東、南、北路的軍隊一時之間難以趕到。於是他決定採取“‘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首先集結六萬主力,對孤軍深入的西路杜松軍給予打擊。

戰爭的經過

三月初一,明東路劉綎軍正由寬甸向西開進;北路馬林軍由開原出發時,葉赫軍尚未行動;南路李如柏雖已由清河堡出發,但行動遲緩;只有西路主力杜松所部“違期先時”,進至薩爾滸。

杜松分兵為二,讓主力在薩爾滸紮營駐守,自己率萬人攻打吉林崖,但未能攻克。努爾哈赤針對杜松分兵的情況,派遣大貝勒代善等率兩旗兵力增援吉林崖,截擊杜松,使杜松兩部不能互援;自己親率六旗兵力進攻薩爾滸的杜松軍主力。經過激烈的戰鬥,薩爾滸的明軍被擊潰,傷亡甚眾。隨後,努爾哈赤又馳兵與代善合師,擊破進攻吉林崖的杜松軍另部。杜松在作戰中陣亡,明主力西路軍全軍覆沒。

次日,北路的馬林軍已經得知了杜松軍被全殲的消息,於是決定在尚間崖一帶駐紮防禦。但後金軍並沒有讓馬林如願,後金軍以迅雷之勢對馬林軍發起猛攻,明軍大敗,只有主將馬林逃回。

就這樣,北路也失利了。

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在擊敗馬林後,迅速南下,迎戰劉綎軍。此時,劉綎尚不知道西路、北路明軍的失利,於是正向距赫圖阿拉50裡的阿布達裡崗行進。因為劉綎治軍嚴整,而且東路軍裝備精良、火器齊全,所以努爾哈赤決定不和劉綎軍硬碰硬。他派遣主力在阿布達裡崗設下埋伏,另以少數兵卒冒充明軍,持著杜松令箭,詐稱杜松已逼近赫圖阿拉,要劉綎與杜松會師攻城。

劉綎果然中計,他下令輕裝急進,並無絲毫防範之心,當馳進到阿布達裡崗時,遭到後金軍的伏擊,明軍慘敗,劉綎本人陣亡。努爾哈赤乘勢迫降了協同劉綎軍作戰的朝鮮軍隊。

坐鎮瀋陽的楊鎬由於消息不通,直到三路明軍全部失利後,才慌忙急檄南路李如柏軍撤兵。李如柏軍在回師途中,被小股後金哨探騷擾,軍士驚恐逃奔,自相踐踏,死傷千餘人,但總算是逃脫了被全殲的命運。至此,努爾哈赤在五天之內迅速結束了戰鬥,薩爾滸之戰落下帷幕。

薩爾滸之戰中的兵法思想

薩爾滸之戰是明朝與後金政權在遼東地區進行的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略會戰。在這次戰爭中,努爾哈赤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他運用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正確作戰指導,最終取得了勝利,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遼東的戰略態勢:明朝方面由進攻轉為防禦,後金方面則由防禦轉入了進攻。縱觀明和後金在薩爾滸之戰中的戰略、戰術指導上的不同特點和戰爭的最終結果,可以充分地體會到《孫子·形篇》所說的

“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的真切含義。

以明、後金薩爾滸之戰為例,談談集中兵力的意義

努爾哈赤

而在集中兵力的同時,還要合理選擇攻擊方向,達到避實擊虛的效果。孫子說: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進而不可御者,衝其虛也。”

在孫子看來,只要在作戰目標以及方向選擇上貫徹了避實而擊虛的方針,那麼就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就可以達到“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的目的了。

而明軍的失敗,也可視為是對《孫子兵法》基本原則違背的結果。在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在戰略上屢犯錯誤:其一、在對敵人情況瞭解不足的情況下貿然出兵,而且作戰計劃不嚴密,甚至連保密都沒做到;其二、在主力輕敵冒進被殲後,其他各路軍未能及時應變,以至於被逐個擊破;其三、主帥遠在後方,不明前方戰況,無法協調指揮各路軍,最終招致大敗。

《孫子兵法》、《明史·卷二十一》、《清史稿·本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