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民國九年袁大頭壹圓銀幣(錯幣版)

藏品規格:直徑3.8cm,厚度0.25cm,重量20.6g

民國袁大頭版別繁多,可以分為三、八、九、十年版。若按現今存世量來說,數三年和九年、十年數量最多。袁大頭銀元身處民國這個特殊時期,更是會隨著時間的積澱而愈發珍貴。

此枚民國九年袁世凱像壹圓屬錯幣版,存世量稀少。幣材採用黃銅製作,銅質精良,形制規整。再看幣身金色光澤閃耀,包漿完美,極為賞心悅目,觀之誘人。

錯幣版之錯在於背面“壹”字,這也是與普通版本民國九年袁大頭的不同之處。“袁大頭”銀元因其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具有非常高的保值和升值空間。在現今錢幣收藏市場中,遇見這樣的錯版幣實屬難得。


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

藏品規格:直徑3.25cm,厚度0.18cm,重量10.63g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提出在原有銅幣模板基礎上,鼓勵發行紀念幣的建議。因為用以紀念中華民國成立,名字叫作“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由此,雙旗幣應運而生,此舉措取代了原先流通的清朝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二十文正面上兩隻旗幟相互交錯,尤為醒目。背面則為稻穗樣式的嘉禾紋,規制嚴整,鑄工精美。湖南省造雙旗幣的傳世量並不多,經過歲月的洗禮下,雙旗幣包漿自然,看上去更顯古樸深峻。


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大清銅幣鄂字版

藏品規格:直徑2.7cm,厚度0.1cm,重量7.8g


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大清銅幣湘字版

藏品規格:直徑2.7cm,厚度0.1cm,重量7.8g

大清銅幣的存世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清朝末期鑄幣,二是鑄造流通時間較短,三是由於當時正值時局動盪,戰爭不斷,大清銅幣損失嚴重,能找到大清銅幣珍稀的版別實屬不易,才更顯彌足珍貴。

以上兩枚大清銅幣,珠圈內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

邊緣中間分別“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圖,上端是“光緒年造”,下端英文字樣,意為大清帝國銅幣。

這兩枚大清銅幣整體保存較為完好,錢面完整清晰,磨損自然,包漿醇厚,充滿滄桑之感。它見證了中國歷史社會的發展,是中國近代貨幣史與錢幣學的重要組成,有非常高的收藏和歷史研究價值。


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民國 東三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光緒元寶於1887年發行,1912年竣事。

歷經短短25年,光緒元寶錢幣制作精美,觀賞性強,且版別多樣,年代較近也容易入手。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這些理由足以將光緒元寶列入珍藏物中。

此枚東三省造光緒元寶銅幣,庫平七錢二分。

正面珠圈中鐫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上緣鐫“東三省造”四字,下緣鐫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飾一圓點。

錢幣背面中央鑄盤龍圖案,龍圖上環鐫該銅幣的英文鑄造年份“34 YEAR OF KUANG HSU”,意為“光緒三十四年”。

細看龍鱗刻畫清晰,包漿入骨,自然熟舊,品相無可挑剔。


六枚近代機制銅元,個個大有來頭

民國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重伍錢

光緒二十六年,外國文化大肆湧入這片土地古老封建的土地。

此時受到了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為了改變錢荒匱乏的局面,兩廣總督奏請以廣東試鑄,仿香港鑄造機制銅元,從此全國各地相繼仿鑄銅元。

所以就光緒元寶來說,廣東省是最早鑄造銅元的省份。

上圖是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銅幣,庫平重五錢,背外圈雙龍戲珠,中心繪圓形壽字。

此幣是為了紀念慈禧六十壽辰而鑄,俗稱壽字幣或萬壽幣,因無紀年,實難準確判定具體鑄造年份。鑄額原擬3萬枚,後實鑄不詳。

壽字銅幣在錢幣收藏中,不僅因其存世量並不多而受到珍視,也是近代盛名幣類之一,被列入中國近代機制幣十大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