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民国九年袁大头壹圆银币(错币版)

藏品规格:直径3.8cm,厚度0.25cm,重量20.6g

民国袁大头版别繁多,可以分为三、八、九、十年版。若按现今存世量来说,数三年和九年、十年数量最多。袁大头银元身处民国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会随着时间的积淀而愈发珍贵。

此枚民国九年袁世凯像壹圆属错币版,存世量稀少。币材采用黄铜制作,铜质精良,形制规整。再看币身金色光泽闪耀,包浆完美,极为赏心悦目,观之诱人。

错币版之错在于背面“壹”字,这也是与普通版本民国九年袁大头的不同之处。“袁大头”银元因其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非常高的保值和升值空间。在现今钱币收藏市场中,遇见这样的错版币实属难得。


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湖南省造双旗币當制钱二十文

藏品规格:直径3.25cm,厚度0.18cm,重量10.63g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提出在原有铜币模板基础上,鼓励发行纪念币的建议。因为用以纪念中华民国成立,名字叫作“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由此,双旗币应运而生,此举措取代了原先流通的清朝钱币。

湖南省造双旗币当二十文正面上两只旗帜相互交错,尤为醒目。背面则为稻穗样式的嘉禾纹,规制严整,铸工精美。湖南省造双旗币的传世量并不多,经过岁月的洗礼下,双旗币包浆自然,看上去更显古朴深峻。


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大清铜币鄂字版

藏品规格:直径2.7cm,厚度0.1cm,重量7.8g


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大清铜币湘字版

藏品规格:直径2.7cm,厚度0.1cm,重量7.8g

大清铜币的存世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清朝末期铸币,二是铸造流通时间较短,三是由于当时正值时局动荡,战争不断,大清铜币损失严重,能找到大清铜币珍稀的版别实属不易,才更显弥足珍贵。

以上两枚大清铜币,珠圈内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

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图,上端是“光绪年造”,下端英文字样,意为大清帝国铜币。

这两枚大清铜币整体保存较为完好,钱面完整清晰,磨损自然,包浆醇厚,充满沧桑之感。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与钱币学的重要组成,有非常高的收藏和历史研究价值。


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民国 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光绪元宝于1887年发行,1912年竣事。

历经短短25年,光绪元宝钱币制作精美,观赏性强,且版别多样,年代较近也容易入手。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些理由足以将光绪元宝列入珍藏物中。

此枚东三省造光绪元宝铜币,库平七钱二分。

正面珠圈中镌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上缘镌“东三省造”四字,下缘镌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饰一圆点。

钱币背面中央铸盘龙图案,龙图上环镌该铜币的英文铸造年份“34 YEAR OF KUANG HSU”,意为“光绪三十四年”。

细看龙鳞刻画清晰,包浆入骨,自然熟旧,品相无可挑剔。


六枚近代机制铜元,个个大有来头

民国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重伍钱

光绪二十六年,外国文化大肆涌入这片土地古老封建的土地。

此时受到了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为了改变钱荒匮乏的局面,两广总督奏请以广东试铸,仿香港铸造机制铜元,从此全国各地相继仿铸铜元。

所以就光绪元宝来说,广东省是最早铸造铜元的省份。

上图是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铜币,库平重五钱,背外圈双龙戏珠,中心绘圆形寿字。

此币是为了纪念慈禧六十寿辰而铸,俗称寿字币或万寿币,因无纪年,实难准确判定具体铸造年份。铸额原拟3万枚,后实铸不详。

寿字铜币在钱币收藏中,不仅因其存世量并不多而受到珍视,也是近代盛名币类之一,被列入中国近代机制币十大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