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00後也步入社會了,90後的叔叔、阿姨還沒有過完拼搏生活,就被家裡的爸媽將“結婚”提上日程。

但是,無論怎麼催婚,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做“剩男剩女”,盡情地享受著自由無比的時光,哪怕公司始終都秉承著996的工作模式,以及領著怎麼省都還是見底的工資,也不願意讓自己走向所謂的下一個人生階段。

“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而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理由出奇的統一,無非就是年紀到了就應該結婚了,沒有必要去糾結其他的事情,女的該回歸家庭,男的該揹負責任,但是這一批被催婚的年輕人,哪有什麼資格結婚呢?

讀書時代不允許早戀,畢業了又催婚。”一句簡短的話,韓寒卻極其成功地放映了當今社會的催婚現狀。

“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18歲以前,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只要提及男女之間的相處,永遠少不了一句——千萬不許早戀。不可以與異性有過多的接觸,要保持距離,甚至有不少人直到大學畢業前,也被嚴格要求不許戀愛,直至步入社會,在感情一欄中還是一片空白。

25歲以後,身邊的人開始變著法子地催婚,父母張羅著各種的相親,大街上見到個不錯的小夥子或者是小姑娘,都想要帶回家,不管你是否事業有成,也不管你是否無心向情,只知道不結婚的都是“剩男剩女”,是一批沒有成功進入人生另一階段的“失敗者”。

“我也想結婚,不過我想跟我愛的人。”

總是被抨擊“最叛逆的一代”的90後,因為個性的解放與獨立,不會為了婚姻而委屈自己,與其慌亂地步入所謂的殿堂,倒不如慢慢尋找。

“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言午畢業後一直在外企工作,智商高情商也不輸的她,在事業上也算是如魚得水。也許是朋友圈中曬娃曬婚紗照的人越來越多,言午收到的請帖也是有增無減,家裡的母親開始“眼紅”了。

三番兩次地想要給她介紹對象,今天是隔壁家張叔的兒子,明天是大姨朋友的侄子,只要言午一在家,媽媽就把手機推到她眼前,開始自己“推銷”,就連言午都無奈道,“我從來沒想過我媽還能有這推銷能力。”

但是無論怎麼介紹,言午就是不願意去接受什麼所謂的相親,見面更加是少之又少。

“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言午說,“我也想結婚,但是我想跟我愛的人結婚,我不需要他有什麼好看的皮囊,但是我希望他有一個有趣的靈魂以及與我相似的三觀。”

乍見之歡太容易,久處不厭卻難得。愛情可以來的很容易,但是要找到能夠讓自己有決心共度一生的人卻很難,更何況是這些靠著介紹,還沒來得及深交就開始被催婚的感情呢?

“女朋友要求我一年內買車,兩年內買房。”

“三十而立”——成家立業,這是很多男人的目標。三十歲的時候有一個自己的小家,事業也能夠更上一層樓,可是就是在這個分界點中,越來越多人停留在這,難以前進。

不可否認,比起父母一輩,我們出生在一個物質富足的年代,小時候不需要為吃穿憂愁,甚至還能有點零花錢到校門口的小店買上幾包小零食,無憂無慮快樂長大,更是我們這代人的寫照。

小時候總是想著趕緊長大的一群人,卻忘了,這個社會的發展遠比我們長大的速度,要快的太多太多。物價翻了幾番,房價有增不減,看看卡里的工資,才發現,原來長大的代價就是要承受這個社會的變遷。

“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想要有女朋友,你得先有車;想要有老婆,你得有房。現實的打壓讓很多人對愛情望而卻步,更何況是被現實包裹著的婚姻呢?

在老一輩看來,男人三十就應該成熟穩重,自我價值什麼的都甩在一邊,只配在養育下一代上發光發熱,本應該是慢慢享受的人生,卻成了不過是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

“人生怎麼過,跟歲數毫無關係”

作為人生三大事之一的婚姻,自然不是可以隨便馬虎應付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自己的,所以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過,應該怎麼走與任何無關,與歲數也無關。

如果你還沒有遇到那個愛的人,也沒有足夠的錢有信心經營一段婚姻,那你何必要這麼著急的把自己的下半段人生框的一點空隙都不留呢?況且在婚姻的經營中,只是有愛有錢還是遠遠不夠的。

“對不起,你還沒資格結婚...”

我不是一個秉承“青年至上”的人,誰都想年少有為,但年少不過就是人生中的一段,總不能過了這個這段歲月,剩下的人生都毫無價值了吧!哪有那麼多的“適齡”,人生沒有必經,也沒有先後順序,只要你願意,並且能為此付出責任,又有何不可?

也許你還沒擁有結婚的資格,但是有資格把自己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