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院長訪談錄|寧夏醫大總醫院副院長黃河:建制度強“院感”信心滿懷 戰“疫”必勝

戰疫院長訪談錄|寧夏醫大總醫院副院長黃河:建制度強“院感”信心滿懷 戰“疫”必勝

靠制度實現“五個零”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派出6批醫療隊共計785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抗擊疫情。

战疫院长访谈录|宁夏医大总医院副院长黄河:建制度强“院感”信心满怀 战“疫”必胜

作為寧夏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領隊及寧夏支援湖北醫療隊前方工作指揮部的副總指揮,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副院長黃河負責寧夏醫療隊在武漢的工作,在坐鎮襄陽的前方指揮部總指揮統一領導下,採取科學、有序、合理的防控制度及治療措施,寧夏第二批醫療隊在方艙醫院B廳累計收治患者714人,其中轉出重型病人369人,治癒出院345人,護理患者累計714人,開展心理疏導912次,採集咽拭子1367例,開展影像學檢查937人次,開展實驗室檢查1729人次。為了實現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五個零”目標——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住院患者零投訴、治癒患者零復發、安全事故零發生,做出了寧夏醫療隊應有的貢獻。

戰鬥在方艙

回憶起剛到武漢時的情景,黃河說:“武漢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其繁華程度很高,街上本應車水馬龍,然而,我們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時,本應是城市最美風景線的‘人流’、‘車流’,在寬闊的街道上卻難覓其蹤,整個街巷空無一人。”然而,讓他感到震驚的不僅是街道上的景象,還有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剛開始工作的寧夏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們除了感到“震撼”,亦有些“忙亂”。黃河介紹,客廳方艙醫院建設之快讓所有醫療隊員感到震撼,從建設到完工,三天之內一家綜合文化會展中心就變成了一個具有1461張床位的新冠病人定點收治方艙醫院。但是,由於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之前並無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整套制度尚未建立,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每個隊員心裡不免的有些“恐慌”和“緊張”。

战疫院长访谈录|宁夏医大总医院副院长黄河:建制度强“院感”信心满怀 战“疫”必胜

黃河帶領的寧夏第2批共137人的援鄂醫療隊的主要任務是承擔客廳方艙醫院的救治任務。2月4號到達武漢後,迅速開展工作,寧夏醫療隊馬上成立了指揮、醫療救治、護理救治、宣傳、後勤保障、院感防控和監查7個工作小組,從工作部署、人員分工、物資籌備、協調執勤等方面作出細緻周密的部署安排,並對全體隊員展開自我防護、診療救治培訓,同時作為方艙醫院分管醫療物資保障的副院長,帶領隊員參與了方艙醫院的籌建、醫務管理、制度建設等核心工作,參與見證了從開艙到休艙的全過程,為醫療隊開啟高效率救治工作奠定基礎,為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療節省了時間。

從2月7號下午開始接收第一批新冠病人,醫療防護物資緊缺才是燃眉之急。“當時,防護服、護目鏡、靴套等僅夠兩天使用量,第三天就沒有著落了。”於是,方艙醫院緊急協調防護物資,通過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調撥,同時作為方艙醫院分管醫療物資保障的黃河副院長號召其他省份醫療隊救急等渠道多方籌措,以滿足方艙醫院正常運轉,並保證患者尤其是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

“經過國家衛健委緊急協調以及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物資的到位,十天後,客廳方艙醫院防護物資緊缺問題緩解,物資相對充足,再也不用過‘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了。”黃河說。建好制度才能打勝仗,防護物資問題解決後,方艙醫院醫護人員的工作重心,亦是主要任務,即全部放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上。由於方艙醫院是在緊急條件下建立的醫院,是新鮮事物,無既往經驗可以借鑑,如何使醫院高效運轉 並實現方艙醫院定下的“五個零”目標,成為擺在黃河帶領的寧夏醫療隊面前最緊迫的任務。

战疫院长访谈录|宁夏医大总医院副院长黄河:建制度强“院感”信心满怀 战“疫”必胜

黃河認為,科學、高效、嚴謹的包括院感制度在內的各種核心制度的建立,是應對這道考題的關鍵。

為此,方艙醫院的管理團隊根據醫院運行的各項管理制度,並結合客廳方艙醫院實際,制定了醫務、護理、院感、後勤保障、生活及醫療物資供應、安全等方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比如,客廳方艙醫院每日早上8時30分都進行大交接班制度,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客廳方艙醫院院長章軍建主導,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在大交接班中,醫務、臨床、護理、院感、後勤、物資、中醫、心理、安保等各部門都彙報上一日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後集中協商解決,發揮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作用。其中寧夏醫療隊的副隊長陳中偉還擔任醫務部主任,為各項核心制度的建立和方艙醫院的良性運轉貢獻了寧夏力量。

黃河說:“客廳方艙醫院剛開始運行的時候,大交接班每次都會持續1個多小時。之後,在醫院前期運行和不斷磨合的過程中,對各項管理制度及時進行修訂,大交接班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這說明各項管理制度在不斷優化和精細化,醫院也由最開始時千頭萬緒到日後的高效有序。”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僅讓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高效有序,另一方面對援鄂醫護人員焦慮的心理起到緩解作用。黃河介紹,越來越精細化的高效、科學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讓醫療和護理更加規範,使救治更加科學有序,這對於保護醫護人員的個人安全非常重要,只要按照制度科學規範操作,就不會造成感染。再加上寧夏醫療隊每位醫護人員正式上崗前,都必須經過諸如穿脫防護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等方面的培訓和學習,經過嚴格的考核並達標後,才能上崗。“最開始,我們的醫護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和診療的相關知識瞭解並不深入,通過我隊以張志遠老師為首的院感小組制定完善的流程和科學嚴謹的各項制度,使得醫護人員心裡都有了底。以後寧夏每批次的援鄂隊員到來後,我們都是按照這個模式對他們進行培訓。”黃河說。

此外,為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安全,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在院感防控小組的建議下,寧夏援鄂醫療隊在駐地酒店門口搭建消殺帳篷,設置緩衝間和更衣間,嚴把院感防控關,解決了醫療隊員的疑惑和後顧之憂。

黨建鑄魂 凝聚人心

“疫情面前,讓我真真正正體會到共產黨的先進性和凝聚力,體會到了國家制度的優越性。”

战疫院长访谈录|宁夏医大总医院副院长黄河:建制度强“院感”信心满怀 战“疫”必胜

黃河說,“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每一名黨員總是衝鋒在前,不顧安危,將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為己任。”

黃河介紹,在援鄂醫療過程中,為了使黨的組織架構更加完善,醫療隊達到湖北後,申請成立“中共寧夏援鄂(武漢)抗疫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委員會”並擔任書記。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加強各批次援鄂醫療隊的管理。在臨時黨支部,每個醫療相關功能小組又成立黨小組,四批醫療隊共成立了34個黨小組,在這三級組織架構下,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越困難、越危險的地方,都是黨員帶頭向前衝。

黃河介紹,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寧夏援鄂醫療隊中,共產黨員、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生平救治過一名心臟驟停患者。患者出現狀況後,楊生平第一時間予以搶救,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心肺復甦。最後,在楊生平和護理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患者心跳呼吸恢復正常,得以脫離危險。“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接診病人初期,進艙的醫護人員要工作8小時~9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期間不上廁所,每位醫護人員都穿著尿不溼工作。楊生平也不例外,後來他不好意思地回憶,我最引以為豪的一次搶救經歷,過程竟有些“丟人”,由於太用力的搶救,渾然不覺尿溼了褲子。”黃河說。

战疫院长访谈录|宁夏医大总医院副院长黄河:建制度强“院感”信心满怀 战“疫”必胜

抗疫工作期間,各臨時黨支部舉行內容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以臨時黨總支名義向寧夏支援武漢各醫療隊發出倡議,為武漢市民政局慈善總會捐款50萬1212元;利用輪休時間帶領黨員打掃駐地環境衛生;向社區及養老院捐贈常用藥品592盒、手消液600瓶、牛奶730箱、尿不溼4518片以及其他大量醫療、生活物資。通過主題黨日的開展,帶領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強化了黨總支的戰鬥堡壘作用,短時間內寧夏醫療隊共有308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58人火線被髮展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黨的凝聚力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感染和激勵著每一名隊員,他們奮不顧身的戰鬥在武漢抗疫的最前線,這是寧夏醫務工作者的擔當、使命和責任。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公益支持:恆瑞醫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