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迎接春天到来

满洲里市: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迎接春天到来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9日电(李文博) 自1月21日起,该市对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全部关闭运营,有效限制各类群众性聚集活动。

1月25日,满洲里市在全市公路检查站、机场、火车站、公路口岸设立7个体温检测登记卡点,组织公安、卫建及全市各相关值守单位对进城人员车辆逐一登记、管理、检测、告知,实行全线封闭管理,迅速形成了环市防控圈。对15个重点疫区抵返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四方管控,落实四方签字,每日进行监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14日医学隔离观察,严防外地人员“带病”进入该市。

2月6日起,该市对所有街道社区、居民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对214个居民小区设立了262个检测岗,对平房区与独栋楼房设置了80个流动检测点(车),各包联单位共派出党员突击队74支,发动党员干部1104人,承担小区卡口值守、往来人员登记、体温测量、外来人员走访排查等工作,实现了所有居民小区、楼院的全覆盖、无死角管理,严防疫情扩散。

该市严格实行返程人员基础信息登记制度,全面掌握返程人员基本信息,坚决守牢离满通道,把好市外输出关。对于离开该市人员,以来时交通凭证时间为起点,确保在该市隔离满14天没有感冒、发烧等情况后,经公安机关、社区和基层防疫人员共同会签后方可离开。同时,全力配合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京津冀警务一体化和环京“护城河”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无一人进京。

疫情期间,该市第一时间发布俄蒙英三种文字的《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致在满洲里市外籍人员的公开信》,设立了24小时俄蒙英三种语言的咨询求助电话,让更多的外籍人员看到并了解疫情的相关防护知识。

满洲里坚持稳运输、保物资,稳价格、保供应,稳外贸、保运量,稳企业、保运行,稳复工、保项目,稳秩序、保和谐的“六稳”“六保”,促进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

疫情期间,该市在城市各出入口和重要路段全面开启“绿色通道”,组建了包括冷链运输、重型载货、危险货物运输等各专业车辆40余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车队,全力保障防控医疗物资和日常生活物资运输车辆高效通行。在做好应急运力保障的同时,还开设疫情处置人员通勤专线,有效解决了市人民医院、南区医院医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通勤难题。面对国内疫情防控物资短缺难题,该市积极与俄罗斯方面沟通,设立了应急防疫物资专用报关服务窗口、应急绿色通道,采取“一站式”联合查验等方式确保防疫物资“零延时”通关。

为保障全市的蔬菜、水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调研,督促、帮助企业及时储备货源。市财政也安排保物价应急资金,确保该市生活物资价格平稳,不出现大幅波动,切实守护好群众的“菜篮子”。

防疫期间,海关、边检、铁路等联检联运部门结合部门实际,加强相互间协调配合,保安全、畅通关。公路口岸对俄罗斯果蔬货运车辆及驾驶员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了疫情不在口岸传播。口岸管理部门积极与市内货代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掌握物资运转动态,积极协助其与海关、边检对接,保障物资快速放行。铁路口岸针对进口煤炭、化肥、中欧班列等重点物资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并通过数字口岸系统及时传递进口货物信息,与海关部门配合对进口货物和集装箱进行查验,缩短查验时间,全力提高通关效率。

该市持续加强外贸、旅游、木材等领域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预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物资保障供应、企业政策支持、降低外贸损失、抓好项目建设、优化审批服务等方面具体措施。全面启动政府服务事项“线上办”,推行“不见面”办事服务,引导企业、群众通过网络进行相关业务办理,最大程度地做好群众生活“非接触”保障服务。(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