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是什麼感覺?跟他借點錢就知道了。

前幾年流行“家人”一詞,做直銷的、做保健品的、以授課方式營銷的,都把目標客戶稱作“家人”,到最後能有家人感覺的,恐怕就不太多了。

家人,是什麼感覺?跟他借點錢就知道了。

能讓自己有“家人”感覺的,最應該是普通意義上的家裡人,是那些長輩、同輩的親戚們,可這些人,還真不一定能讓你有“家人”的感覺。

當你有家人感覺的時候,是別人在為你付出。當你在付出時,別人才會有家人的感覺。

要想自己有家人的感覺,就要先為別人付出,讓別人先有家人的感覺,然後才可能別人為你付出,你才會有家人的感覺。

家人的感覺是個過程,是由少到多的過程,當你不再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別人為你的付出也會越來越少,你能體會到的家人感覺,也會越來越少。

2012年4月29日下午五點多(5:30下班),一重要客戶給我打電話,他的親戚在銀行工作,這個月的存款任務沒有完成,能不能明天往銀行存10萬現金,記入他的吸存任務,當然我得答應了。

我公司每個月從25日開始,會在月底前付清供方的貨款,又趕上中標的項目正在備貨,賬上已經沒有錢了。

家人,是什麼感覺?跟他借點錢就知道了。

我召集全體六名員工開會,說明了情況,誰家能拿出現金,明天上午拿來。第二天上午,五個員工就交給了我14萬。

另一人問:“你們家的錢都這麼現成嗎?幾萬塊錢,說拿來就拿來了。”

某員工說:“誰家會存這麼多現金呢,都是把沒到期的定期存單取出來的。”

又一員工說:“畢師傅把四萬塊的家底錢全拿來了。”

下午,第六名員工交給我五萬塊現金。

我們的員工都沒有太多的存款,而且全部是提前支取的定期存單,每個人都損失了定期利息。短短的一天,籌集了19萬元,這讓我非常感動。

員工給了我巨大的信任,也真的把我當做了家人。家人的幫助,是無私的,也是竭盡全力的,我在員工身上,體會到了家人的感覺。

肯給你花錢,願意把錢借給你的人,是真心願意幫助你的人,是信任你的人,也是值得信賴的家人。不肯為你花錢,不願意把錢借給你的人,只不過你高估了你跟他的關係。願不願意幫你,與血緣有關,但絕不絕對。在你困難時幫過你的人,你要一輩子記住並感恩。在你困難時你有求他無應的人,記住保持理性的距離。

正能量思維:家人之間,是無私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附加了收益的想法,就不再是家人的作為了,收不到家人般的回饋,也就很自然了。

人人都不傻,真心換真心。當你不以真心付出時,人家不一定說透,但一定是心裡明白的。所以,耍小聰明的人,才是真傻子。傻傻地付出,而不求回報的人,才是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