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增壽: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忠誠衛士

楊增壽: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忠誠衛士

楊增壽,男,漢族,生於1927年,現年93歲,2020年1月因患腦梗,如今行動有所不便,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他走過硝煙瀰漫的歲月,百戰餘生,因傷復員後毅然投身祖國屯墾戍邊的大潮,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在其耳濡目染下,兒子楊勇也自願從戎,奔赴自衛反擊戰,不幸為國捐軀。楊增壽同志不得不承受晚年喪子之痛,成為一名軍烈屬。他經常將洗得發黃的軍裝整齊著裝,胸前佩戴滿各類軍功章,他不為炫耀,只為證明自己為國奉獻而無怨無悔,這就是隴川縣隴川農場管委拉線社區六組退役軍人楊增壽同志滾燙的足跡。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忠誠衛士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1950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並繼續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進犯,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中共中央立即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要決策,號召全國青年參加志願軍,當時年僅23歲的楊增壽同志也在部隊的安排下和戰友們一同參加了這場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他是一名普通的班長,他們一上戰場就一舉攻破了敵軍炮兵陣地,在戰鬥中他們靈活運用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戰術,俘獲美軍“黑人連”,在馬良山戰鬥中,打退敵人78次進攻。從奔赴朝鮮到離開朝鮮境內這三年,是楊增壽一生中最艱苦的三年,也是楊增壽最難忘的三年。這三年,他英勇奮戰,榮獲多枚各類軍功章,是他抗美援朝崢嶸歲月的珍貴回憶;這三年,他的身上留下了戰爭的傷疤,那是一名戰士在戰場上為國為家欲血奮戰的見證。那疤痕,不僅不醜,他至今仍覺得是自己的無上光榮。十多年前身體還比較好時,每次有人問起他的那段抗戰歲月,年近八十的他,總是聲情並茂、手舞足蹈、津津樂道給人講述當年在戰場上的點點滴滴,彷彿那些人那些事,都刻在他的腦子裡。

雲南農墾隴川農場的墾荒元老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作為雲南農墾隴川農場的墾荒元老之一的楊增壽同志,他的檔案裡是這樣記載的:楊增壽,男,漢族,生於1927年,現年93歲,雲南保山昌寧人氏,身份證號碼:533124192703023316, 1950年2月參加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一一四團三營七連任戰士,後擔任副班長、班長,1951年7月志願入朝,調到四十軍一二零師教導隊學習一段時期後,分配到三五九團三營高炮連當班長,1953年在軍校參加中蘇友好協會會員,新兵立功一次,部隊期間曾榮立甲等功一次, 1954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在戰爭中肺部受傷,被評為三等一級傷殘軍人,1955年復員回鄉,1956年1月參加青年墾荒隊到隴川農場,1984年11月光榮退休。軍旅生活基本成為了他的檔案材料,屯墾戍邊成為他為建設祖國貢獻餘力的另一篇章。在墾荒隊的他服從安排,全力以赴,與隊友們披荊斬棘,任勞任怨,為隴川農場美麗的今天打下堅定的基礎,曾獲省級“先進生產者”的榮譽稱號。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父子接力從軍的愛國模範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左二,其子)

楊增壽同志的夢想是一輩子當兵,獻身國防事業,因傷復員無情的現實使他的夢想成為泡影。從朝鮮戰場回國後讓他不得不脫下軍裝,復員回到家鄉。兒子楊勇從小在他的戰鬥故事中長大,在他豐富多彩的軍旅生涯中成長,在他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中滋養,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楊勇逐漸也堅定了從戎的決心,終於在1987年11月如願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他們父子倆也成為父子接力從軍的保家衛國模範,成為羨煞旁人的軍屬。

晚年承受愛子為國捐軀之痛的烈屬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1987年11月,年僅20歲的楊勇同志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艱苦訓練後,第二年就被安排前往雲南老山前線參加自衛還擊戰,然而天妒英才,一向膽大心細、英勇奮戰的楊勇同志卻不幸在一次戰役中光榮犧牲。消息傳來,已是花甲的楊增壽在得知兒子犧牲的消息時,癱軟在地上,痛苦不已,悲痛萬分。自己在朝鮮戰場上的幸運未能延續到兒子身上,對自己從小鼓勵兒子參軍保家衛國的行為是否正確、是否是自己太過於固執軍旅夢才造成兒子的犧牲……無數個無眠的夜晚、無數個自責的夜晚,本就花白的頭髮忽然間已再難以找到一縷青絲。賢惠的妻子看著他滿是心疼,只能努力收起內心喪子的悲痛,小心的開導他,用心的安慰他,悉心的照料他,在妻子的溫情陪伴下,幾年後,楊增壽同志才從喪子之痛中慢慢走出來。他為兒子的犧牲悲痛難消,但他內心卻也為兒子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他的兒子是在用生命保衛人民保衛祖國,他兒子的命是給了祖國,他是新一代青年的楷模,是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今生不悔的退役軍人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自打從兒子為國捐軀的悲痛中走出來後,他就時常將箱底的舊軍裝翻出來,整齊的穿好,將軍功章掛滿胸前。他不為爭什麼,只想告訴世人:我為祖國扛過槍、打過仗、流過血,我兒子還為此犧牲,我們一家無愧於軍烈屬,無愧於黨和人民。只想警醒國人: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當我們還為晚餐吃什麼而發愁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記起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是由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只想詮釋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履行了自己的入黨誓詞,作為一名軍人,我做到了保家衛國、屯墾戍邊。作為軍烈屬,我的兒子也付出為國捐軀的代價,但這些,值!我今生無怨無悔,此生不枉入華夏。

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杨增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

走過那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趕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作為幸運而又有為的一代,我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同時,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那些像楊增壽同志一樣為保家衛國的革命先輩們、像楊勇同志一樣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滄桑往事有很多可能會淡忘,然而抗戰是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生命記憶,也是民族記憶,國家記憶。他們的勇氣、奉獻和擔當,早已經變成一個民族基因,在我們血脈當中流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為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應急處突、抗疫防控的逆行者們。這世界,沒有什麼歲月靜好,而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向英雄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