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如果您是一名長時間關注NBA聯賽的籃球迷,對於近些年NBA比賽風格的改變或許會有較深的體會。

有的改變標新立異,比如近些年非常盛行的“空間型內線”,早已成為各支球隊在引援市場上的香餑餑。

內線球員,尤其是四號位球員的球風,距離人們最初給他們的“傳統定義”漸行漸遠。

有的改變則是綜合發展,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新型“控球后衛”,他們可以不再以調動隊友來發起進攻,也可以通過自身強大的得分能力來為隊友撕扯出進攻空間,向人們闡述他們的英文全稱為什麼是“Point Guard”。

但是有的改變確實有點回歸傳統的意思,比如現在的風靡聯盟的3D型側翼球員,尤其是在賽場上出任2號位的3D側翼,越來越有迴歸傳統定義的趨勢了。

全能型得分後衛在21世紀前十年的“百花齊放”似乎耗費掉了這個位置上全部的能量?導致現在全能型得分後衛出現了後繼乏力的現象,這也就讓“全能型得分後衛”顯得彌足珍貴。

而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現今NBA為數不多的全能型得分後衛之一:德瑪爾-德羅贊,只不過他的處境似乎有點“尷尬”。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德羅贊

一支擁有兩名全明星級別的球員的老牌勁旅,一支擁有7位得分上雙球員的球隊,卻在NBA停賽之前僅僅只位列西部第12的位置,並且很有可能在連續時間長達22個賽季之後,首次被擋在季後賽門檻之外。

一名場均可以砍下22.2分5.6籃板5.6助攻的數據單,並且命中率高達52.6%的後衛球員,卻無法出現在賽季中期的全明星陣容之內,並且可能在連續6個賽季闖入季後賽之後,再次品嚐無法進入季後賽的滋味。

無論是對於聖安東尼奧馬刺還是德瑪爾-德羅贊,這都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現實:馬刺不再是一支勁旅,而德羅贊也不再是聯盟一流的後場球員了。

而造成這種尷尬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球隊陣容“新老接替”?也可能是競爭對手實力突漲?

如果我們把範圍界定到球場之內,那麼德瑪爾-德羅贊是要擔負一大部分責任的,因為他是目前這支球隊的“第一球星”。

最近幾個賽季以來,德羅讚的球風飽受質疑,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非常不擅長投射三分球。這對於一個在現在這裡NBA聯盟裡討生活的側翼球員,絕對是最致命的軟肋之一。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上圖是賽季至今德羅贊在球場各個區域的投籃分佈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德羅贊對於在三分線之外出手的“吝嗇”。

但是三分球投射的不足是導致德羅贊目前尷尬局面的唯一原因嗎?

這明顯是一個非常武斷的觀點,造成德羅贊“尷尬”局面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其一、進攻端偏科嚴重,與球隊體系有所衝突

  • 他是一位在持球進攻方面“無所不能”的球員

作為一名得分後衛,德羅贊在持球進攻方面保持著相當出色的水準,他場均22.2分的得分數據,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此。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他在全聯盟32位場均單打回合超過2次的球員的當中,每個單打回合可以得到1.11分,僅次於在森林狼打了12場球的拉塞爾以及詹姆斯-哈登,位列第3,在終結命中率方面同樣位列第3(49.3%),這讓他的綜合單打評分超過了聯盟89.3%的球員,在這32位球員當中同樣位列第3。

這是一位擅長單打,並且能夠在單打方面保持非常高效率的頂級單打手。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除了單打之外,德羅贊在持球擋拆方面表現更為出色,他場均作為持球人利用擋拆完成7.2個回合進攻,每回合可以得到1.04分,這在圖中符合條件的(場均持球擋拆回合≥6回合,出場次數≥40場)的40位球員當中排名第5,終結命中率高達51%,位列第2,在這一項上的綜合評分要高於聯盟90.4%的球員。

這說明德羅贊不但可以單挑,還非常善於與隊友合作來完成進攻,僅僅這兩項數據幾乎就可以說明德羅贊是現在這個NBA聯盟當中最出色的持球進攻手之一。

德羅贊在持球進攻方面的出色表現不僅僅只是這兩項,他還擁有一項很多後衛球員都不曾掌握的進攻技巧:背身單打。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賽季至今,德羅贊場均利用背身單打完成2.1個進攻回合,每回合可以通過背身單打得到1.02分,這在圖中所有符合條件的40位球員當中排名第3,終結命中率高達52.5%,位列第6,綜合評分超過全聯盟81.4%的球員,在這和40位球員的當中排名第3。

作為一名後衛球員,能夠在這項進攻技術當中交出這樣的答卷已經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數據了。

在進攻方面,德羅贊絕對不是一名自私的球員,他場均能夠送出5.6次助攻,場均38.1次的傳球數以及場均11個潛在助攻(這三項數據分別位列NBA聯盟142位出場次數≥40場,場均時間≥15分鐘的後衛球員當中排名第24名,第53名和第22名)就足以證明他的球風並不自私。

作為一名持球進攻手,德羅贊還非常善於利用自己的突破能力來為自己以及隊友創造得分機會。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賽季至今,德羅贊場均突破20次,高居聯盟第2,場均利用突破可以得到12.4分,同樣位列第2。

他可以在突破得分率達到62%的同時,保持著43.1%的突破傳球率。

是全聯盟出場次數≥40場,場均突破次數≥10次的45位球員當中,唯一的一位突破得分率高於60%的同時傳球率高於40%的球員。

無論是從個人進攻的單打,還是作為與隊友合作的擋拆持球人,或者是在突破為自己以及隊友尋找機會上來看,德羅贊都算的上是一位聯盟頂尖級別的持球進攻手。

  • 他在無球進攻端捉襟見肘

相比較於德羅贊在持球進攻端的“無所不能”,無球進攻端德羅贊就要顯得捉襟見肘了。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德羅贊跳投

他場均接球跳投完成1.4次投籃,只能命中0.6個,接球跳投的有效投籃命中率僅有46%,在全聯盟265位出場次數≥40場,場均時間≥15分鐘的球員當中僅僅位列第196位,這是一個相當低效率的表現。

他在定點跳投上的表現同樣糟糕,場均利用定點跳投完成2.3個進攻回合,每回合僅能得到0.89分,這在全聯盟181位場均定點跳投回合≥2次,出場場次≥40場的球員當中僅能排在第155位,綜合評分僅僅高於聯盟33.1%的球員。

這些數據都在證明著德羅贊是一個糟糕的無球進攻手,他不喜歡無球進攻,也並不擅長無球進攻。

  • 進攻風格與馬刺體系有所衝突

馬刺隊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團隊籃球,他們在過去的10個賽季當中,有5個賽季的球隊整體助攻率都在60%以上: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但馬刺的團隊籃球所強調的球權分享明顯與德羅贊所擅長的比賽方式有所衝突。

但是打法有明顯缺陷並且已經不再年輕的德羅贊,並不足以讓馬刺的教練組徹底的圍繞他來構建一套全新的戰術體系,這也就導致了德羅贊無法完美的融入到馬刺的體系當中。

這一切反應到數據上就是,當德羅贊下場的時候,馬刺隊的助攻率會從他在場時的57.8%明顯上升到59.7%,同時球隊的淨效率也會從德羅贊在場時的-2.7,上升到+1.0。

在進攻端德羅贊球風上的嚴重“偏科”,導致了德羅贊無法完美的融合進馬刺強調團隊的戰術體系當中。

當一支球隊的頭號得分手無法完美的融入球隊的戰術體系,球隊自然很難在戰績上有所斬獲。

其二、防守端嚴重退步

德羅贊從來都不是一位頂級的外線防守者,職業生涯11個賽季以來,德羅贊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最佳防守陣容的討論範疇之內。

不過他在職業生涯的短暫時間內,還是交出過不錯的防守表現。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上圖是德羅贊最近7個賽季以來在真實防守勝利貢獻值(下文簡稱DWS)以及Diff%值上的變化圖。

【術語解釋】

Diff%:進攻球員面對該球員防守時,命中率的下降幅度,數值越接近負值說明防守效果越好。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至少在2013-2014賽季,德羅贊還是一位優秀的外線防守者。

該賽季0.111的DWS值可以排在聯盟所有球員的第41位,同時-0.7%的Diff%值也是一個相當出色的表現。

但是在這個賽季之後開始,德羅贊在防守端的表現就出現了整體的下滑趨勢,直到本賽季,他已經是一個相當糟糕的外線防守者了。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德羅贊防守

他本賽季113.9的防守效率,位列全隊倒數第2。

4.5%的整體Diff%在全隊11位核心輪換球員當中位列倒數第1,其中三分球Diff%值位列倒數第4(4.7%),兩分球Diff%位列倒數第3(5.3%)。

無論是從對於球隊整體的防守影響方面(防守效率)來看,還是從單兵防守效果(Diff%)上來看,本賽季德羅贊在防守端的表現都非常糟糕。

為了更加具有說服力,讓我們更加細緻的分析一下德羅贊本賽季在防守端的數據表現: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本賽季德羅贊場均要防守2.8個回合的擋拆持球人,佔球隊防守比例的30.4%,每回合要被對手攻下0.85分,這在符合圖中限制條件的102位球員當中排名第37,對手的終結命中率達到42.1%,位列第48名,綜合防守評分僅高於全聯盟58.4%的球員。

當然,還算是一個差強人意的數據,至少德羅贊在防守擋拆持球人的效果上,還是處於聯盟聯盟上半區的水準,但是在其他方面的防守,德羅讚的表現就並不樂觀了。

本賽季德羅贊場均要防守定點跳投3個回合,佔球隊防守比例的27.4%,但是場均要被對手攻下1.19分,並且對手的終結命中率高達45.1%,這兩項數據分別排名聯盟出場次數≥40場的280位球員的第257名和第249名,綜合防守平均僅高於聯盟13.4%的球員。

場均防守單打0.6個回合,佔球隊防守比例的6%,每回合被對手攻下1.15分,對手終結命中率高達46%,這兩項數據分別位列聯盟出場次數≥40場的277位球員的第240位和第206位,綜合防守平均僅高於聯盟15.5%的球員。

而在短短的兩個賽季之前,德羅贊在猛龍的最後一個賽季,他在這三項防守數據(防守擋拆持球人,防守定點跳投和防守單打)上的評分表現還遠沒有這麼糟糕,依次分別為:高於聯盟78%的球員、高於聯盟31.8%的球員以及高於聯盟55.1%的球員。

防守端的嚴重退步,讓德羅贊在進攻端無法完美融入球隊的情況之下,少了一種能夠幫助球隊的方式,球童認為這也是造成德羅贊以及馬刺隊目前尷尬的局面的原因之一。

其三、德羅贊從來都不是“領袖型”的球員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上圖是本賽季德羅贊在不在場時球隊每36分鐘部分數據的對比圖,整體上來講:德羅贊不在場的時候,馬刺隊的表現要更好一些。

這自然與上面說的他在進攻端與球隊的衝突以及自身防守端的下滑有重大的關係。

除此之外,球童認為德羅贊從來都不是一名出色的“領袖型”球員,也是造成他目前尷尬局面的原因之一。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上圖是德羅贊生涯至今每個賽季在不在時球隊正負值(每36分鐘)的對比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德羅贊職業生涯的絕大部分時間當中,他都不是一個可以讓球隊變得更好的球員。

當一名“非領袖型”球員“被迫”成為一支球隊的領袖的之後,自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結語

德羅贊是一名出色的得分手,但是因為他在進攻端的“嚴重偏科”,讓他的打法很難滿足這個時代一支NBA球隊的需求。

同時當一名並非頂級的防守者在防守端出現如此下滑的時候,他也就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球隊變得更好。

交易得到德羅贊,只是馬刺當初的“無奈之舉”,無奈之下的馬刺只能讓德羅贊成為了這支球隊的領袖,但是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不是一位出色的“領袖”。

已經而立之年的德羅贊,似乎已經不大可能“突然之間”成長為一位合格的領袖球員。

德羅贊要結束自己的“尷尬”,球童認為他要麼將自己的無球進攻能力提升到至少平均的水平,要麼就讓出自己球隊“第一球星”的角色(無論是不是在馬刺隊),甘心成為一名輔助者。


德羅讚的“尷尬”,不只是不擅長投射三分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