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現在的快遞能媲美嗎?

相信喜歡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在古代沒有車沒有現代的通信手段,更多的都是用鴿子或者是防狼煙來傳遞信息的;但是如果是在打仗時期,戰場上局勢千變萬化,皇帝想要指揮前線部隊要麼御駕親征,要麼另行派遣大將領兵,不過在劇裡頭本就有一個很常見的鏡頭就是在皇帝部署任務發信件的時候,都會說“八百里加急”至此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這裡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底得有多快呢?相關歷史專家給出瞭解釋。

古代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現在的快遞能媲美嗎?

一般而言,想要完成如此快的送信方式,首先你要準備好幾匹上等馬,畢竟信件很急,但是出力的是馬啊,為此在一趟加急中,至少要死掉5-6匹馬才能完成任務;而且還不單單是個如此,在傳信的過程中,勢必要途徑的就是驛站了(它是古代各朝代日常傳遞軍情和官員們出差吃住的地方),在古代基本上20裡地左右就有一個驛站,全國將近1-2千個,如果來一趟加急的話,最少上萬人不能睡覺,困也要守著,就為了送一封信。

古代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現在的快遞能媲美嗎?

這還不算啥,這些驛站的工作者,如果遇見有“馬上飛遞”字樣的信件,即便是天塌下來也要馬上送信;士兵所要騎的快馬途中是不能停來吃草喝水,士兵更不能休息;因此這個時候驛站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般士兵騎馬跑了幾十到一百多里,馬困人乏的時候,馬上就在附近的驛站,馬上將加急信件轉給下一個送信的人,更換好馬繼續跑,如此下來,一天跑個500-600裡很正常,加急到800裡的時候也都能做得到。

古代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現在的快遞能媲美嗎?

在送信的過程中,如若有士兵耽誤時間的話,進監獄受罰是輕,甚至可能人頭都不保了呢,畢竟延誤軍情的罪名,誰也擔不起;至此它們想要休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累死也要送到,軍情信件就像是他們的生命一般,至此在這樣的快馬加鞭之下,專家稱就算拿現代最快的快遞來也幹不過它們送信的速度。

古代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現在的快遞能媲美嗎?

要知道我們在網上購物通常也就2-3就到了,同城的一天幾個小時都有,為此在古代各種科技技術落後,物質匱乏的年代,想要在如此短的距離之下完成任務,可見真的是一件耗時耗力甚至是要命的事情呢。相比起來,還是咱們現代的快遞小哥幸福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