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壽光統計數據造假,距離遠,企業多,人員少?就可以造假嗎?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統計數據是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政府的決策依賴統計數據,而統計數據則需要從企業開始填報,統計部門層層把關,統計上來的數據真實與否,直接關係到決策、管理的科學性。然而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在統計中弄虛作假,上報給統計部門的數據失實,有的企業甚至停產了還在填報統計數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其中又有著怎樣的貓膩呢?

前不久,記者到山東省壽光市,對一家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進行了實地探訪,但是這家產值億元的企業現狀卻讓人頗為震驚。

廠區裡遍佈荒草,廠房甚至沒有封頂,可以看出這家工廠應該是很久都沒有開工,或者從來就沒有開過工。

原來,這家生產塑料製品的企業好幾年前就已經完全停產,但在全國統計聯網直報平臺上,該企業卻一直在填報統計報表。該企業2016年上報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億多元,2017年的1-5月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億多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由於企業停產多年,人員發生較大變動,當時企業相關負責人已經無從聯繫。雖然數據是企業上報的,但國家統計局2013年制定的工作制度規定:鄉鎮一級的統計部門應當對轄區企業報送數據進行審核、查詢和查證。那麼,這家企業所屬的洛城街道統計站又是怎麼審核、查證的呢?

記者:“當時它(企業)報的這個數知道它停產了嗎?”

山東壽光洛城街道統計站統計員王春豐:“這個不知道。”

記者:“去實地看了嗎?”

王春豐:“因為他註冊地址在洛城,在我們這個鄉鎮上,實際生產地在洋口,離得比較遠。”

記者:“再遠開車多長時間能到?”

王春豐:“得一兩個小時。”

到底有多遠呢?記者實地探訪時從壽光市區坐車到企業所在的羊口工業區大約用了一個小時,實際距離經過測算約為40多公里,而這40多公里路在這位統計員眼裡卻成了無法核實統計數據的主要障礙。

國家統計調查制度還規定,縣市一級的統計部門必須對片區內的企業通過聯網直報平臺上報的統計數據進行核實。那麼洛城街道統計站的上級統計部門壽光市統計局是這麼做的嗎?

山東壽光市統計局副局長甄世剛說:“我們很難每個企業都去,去年500多家企業,我們就兩個人,沒有車,幾十公里不可能每個企業都去看看。”

真的是因為人力不夠就不去核實數據嗎?其實背後的原因並不簡單,2017年國家統計局執法檢查組在洛城街道開展統計執法檢查時,在洛城鎮經貿委的電腦裡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郵件。

山東省統計局執法監督局四級調研員鄭遵昌說:“最早的是2014年,最晚的是2017年,這些郵件記錄了大約60家企業的數據。”

在其中一個郵件中顯示,以“洛城經貿”為名的發件人給自己發了一封名為“2016年報工資、成本費用、財務年報(非成本費用)”的郵件,郵件附件中有幾個表格文件,而其中一個名為“2016年財務年報聯網直報”的表格文件中有多家企業2016年的各項財務統計數據。

山東省統計局執法監督局四級調研員鄭遵昌說:“通過這些數據對比發現,有好多企業的上報數據與郵箱的數據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發生的時間要早於企業聯網直報的時間。”

記者去探訪的這家停產多年的塑料製品企業的相關數據也在這個表格中,其中企業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數額與其在統計聯網直報平臺中上報的數額完全一致。原來,在企業從統計聯網直報平臺上報統計數據之前,洛城街道經貿委就已經自行編造好了企業的相關財務數據,並給了企業郵箱賬號密碼,讓企業自行登陸這個郵箱,並讓企業按照郵件中的數據進行上報。

山東省統計局執法監督局四級調研員鄭遵昌說:“在省統計局檢查的時候,洛城鎮經貿委有的人員也承認這種情況,是通過在2014年設立了公共郵箱,通知企業下載數據,並按照郵箱裡面的數據進行上報。”

而負責審核、查證數據真實性的洛城街道統計站就是洛城街道經貿委的一個部門。

編造數據讓企業去填報,相關統計人員為什麼會不惜違反統計法而去實施這樣的荒唐行為呢?

山東省統計局執法監督局四級調研員鄭遵昌說:“這些數據主要是牽扯到一些工業的產值、收入,鎮(街道)經貿辦要求按照他們下發的數據進行上報,據說街道是為了完成上級平時的一些考核任務。”

而這樣的統計數據造假和這些地方經濟發展指標考核任務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聯繫,頗耐人尋味。

鄭遵昌說:“對街道的人員目前通過調查發現,一個是編造企業數據,為個別的企業代填代報:存在這種違法現象;還有一種失察的現象,根據調查情況提出了一些處分處理建議,目前對有關企業、有關單位以及有關人員處分處理已經結束。”

在相關檢查結束之後,壽光市有關部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

山東省壽光市統計局局長龐清濱說:“一是加大檢查力度,徹底摸清企業的具體經營情況,跟統計報表數據進行比對,促進企業按正常的經營情況來報表;二是與有關部門數據進行對比,通過其他的數據來驗證統計報表數據,進行比對上報。”

國家統計局2017年以來不斷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直接核查了一些地方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問題,建議地方任免機關、紀檢機關、監察機關依紀依法追究有關地方、部門領導和責任人的黨紀政務責任。從2018年9月以來,國家統計局還曝光了多起統計違法案件及其責任追究通報。那麼這些統計違法行為背後隱藏著怎麼樣的動機呢?

中國政法大學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王成棟說:“現在出現了一旦跟政府配合就能獲得某種利益的傾向,或者稱號,或者是貸款,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統計數據造假根本上來說還是與個人不正當的利益追求相關。所謂的政出數據,政出數字或者數字出官。”

企業工業產值與地方GDP增長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專家表示,這樣的統計造假行為侵害的是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

從今年1月1日起,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已經全面展開。普查的對象是在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而且智能設備製造、互聯網平臺服務、創業空間服務等一些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也將接受這次普查的檢驗。普查內容包括普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組織結構、生產能力、財務狀況、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能源消費、研發活動、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等。千萬家企業的“小賬本”將匯聚成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數據。這次經濟普查是黨的十九大之後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對於摸清我國最新“家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真實準確的普查數據是普查成功的關鍵。國家統計局將把查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違法案件作為2019年統計執法檢查的重中之重,堅持無禁區、零容忍、全覆蓋,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嚴格依紀依法追究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責任,堅定不移防範和懲治普查造假、弄虛作假。

如實填報統計數據,不僅關係到誠信,也是遵紀守法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總則第七條規定,統計調查對象,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2017年國務院還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三令五申強調必須如實填報統計數據。企事業單位作為統計調查的對象要理解支持和配合,而統計部門也應該嚴格履行職責,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摸清家底兒,我們的決策才能科學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