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1993年,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批准立项,自筹资金1350万元,1998年建成,2013年完成改扩建。中心坐落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占地22亩,绿化率超过50%,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是上海市红十字会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心”内设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红十字养老服务培训基地、上海红十字防灾避险场景体验基地,以及会议室、多功能厅、餐厅、培训宿舍、办公室、物资库等。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关于备灾救灾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994)

关于同意建立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复函(1993)

其业务范围是:协助政府开展救灾工作,承担国际、国内红十字系统备灾救灾任务及相关人员培训。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奠基(1995)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外景

“中心”围绕以下主要职能开展工作:

一 救灾物资储运

承担救灾(救助)物资采购、仓储、发送以及捐赠物资接收、应急救援队装备管理等。建有500㎡的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设有贯通货架、钢平台等仓储区域,配备了种类齐全的仓储设备设施。

在1998年长江洪灾、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2015年西藏日喀则地震、2016年湖北、湖南洪涝、2017年湖南洪涝等历次重特大灾害的应急救援物资发运中,不辱使命,快速响应,以最快速度将各类救灾物资送达灾区。

2018年获得 “中国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库一级” 称号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第四仓库外景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第四仓库内景

二 培训演练保障

承担本市红十字系统培训演练、会务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中心”设有300㎡的多功能厅,可满足实训、比赛、展示等不同需求;另设有阶梯教室、会议室等,可满足不同培训、会议需要;近1500㎡的室外硬地操场,可提供救援队演练、考核等使用。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三 志愿服务平台

2012年“中心”设立了“家庭紧急救助包装填”志愿服务项目,配置装填作业流水线。项目设立以来已组织活动43次、超过千名志愿者参加,累计装填“家庭紧急救助包”超过2万个。2016年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签署社会实践合作协议;2018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签署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并向社会招募红十字传播基地讲解志愿者。

2018年,创建成为上海市民政局授牌的“上海公益基地”和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授牌的“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四 应急队伍储备

“中心”适龄工作人员作为上海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核心队员,经培训均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证书,并定期开展帐篷搭建、应急发电制水等应急救援实操演练,参加应急救援队培训。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2008年汶川地震中,曾派员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震区工作组,赴绵阳重灾区直接参与现场救援;2016年,派员参加上海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赶赴江苏盐城遭遇龙卷风冰雹灾害地区参与灾害救援。

五 红十字文化传播

自2013年在绿化区域以及户外通道近300米的路径中,设置了楼宇逃生速降、铁索桥、匍匐触网等10个应急救援训练项目设施,作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实训基地以来,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防灾避险场景体验基地、养老服务培训基地陆续建成,形成了“五位一体”红十字传播基地。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2018年5月18日,“中心”首次加入“国际博物馆日”全市105家博物馆公益免费开放活动行列,“五位一体”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正式向公众开放。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官网:

http://bzjzzx.redcross-sha.org/Default.aspx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