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徵,降民監德,乃自作配鄉(享)民,成父母。

這是來自遂公盨(西周中晚期)內底的一段銘文,也是有關大禹治水的最早實物記載。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遂公盨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無論《詩經》、《孟子》、《墨子》、《論語》、《國語》等文學經典,還是《尚書》、《左傳》、《呂氏春秋》、《史記》等歷史文獻,都或多或少記載了大禹治水的相關事蹟。

然而,這些記載最早也就追溯到西周時期,距離大禹的年代仍然遙遠。況且,大禹的時代(公元前21世紀前後),文字尚未成熟,那個時候的重大事件只能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流傳下來,在此過程中,很可能被添油加醋、虛構誇大,甚至張冠李戴,因此,大禹的故事一直存在諸多爭議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大禹治水神話群雕

至今,我們仍然無法完全證明4000多年前,是否真的有一個叫做禹的人帶領族人成功治理過洪水。

拋開傳說不談,與大禹同處一個時代的人,乃至比他更早、生活年代距離我們更久遠的中國先民,在只有石器、木器等簡陋工具的條件下,是否真的有能力治理洪水的泛濫,抵禦洪水的肆虐呢?

大量的考古證據證明,他們真的可以。

並且,確實如同史料所記載的,史前先民治水的主要方式就是“堵”與“疏”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面對滔滔洪水,第一個反應自然是逃,逃到高處去,逃到高山上,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大多生活在高地與山林中,面對洪水,也沒有抗爭能力。

直到

一萬年前原始農業誕生了,為了方便灌溉,人們開始在低窪的湖邊河岸居住,為了保護田地,保衛家園,人們開始主動探索防洪治水的辦法。

其中,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防洪洩水的方式,非“壕溝”莫屬。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洛陽:原始社會晚期聚落外的壕溝

在目前已發現的史前遺址中,最早的環壕聚落出現於7000-9000年前(興隆窪遺址),爾後不斷髮展,於5000年前達到頂峰

在數千年的演變中,壕溝的規模與形態經歷了多次發展。早期的壕溝較小,寬度僅為2米左右,深度也有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到了大汶口文化(前2600-4000年)時期,聚落外的壕溝已寬達31米深度也超過了8米

它們當中的形狀大多為圓形、圓角形及橢圓形——顯然是有意為之,為了方便洪水的流動、排出



與壕溝同時出現的還有“堤壩”。

修建壕溝時,挖出來的泥土怎麼處理呢?如果運到遠處丟棄,太過是費時費力,不太划算。

聰明的古人當然不會這樣做,他們把多出來的泥土堆築在壕溝與聚落之間,積少成多,最終構成一道圍繞在聚落周圍的“堤壩”。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環壕與堤壩-姜寨遺址復原圖

如此一來,不僅多餘的泥土得到了充分利用,聚落外圍也多了一道防線,可謂一舉兩得。

在湖南八十壋遺址前5500-6000年),考古人員發現了類似的原始“堤壩”:

該遺址位於一處地勢平坦的緩坡上,三面環水,僅高出地面1-2米,為了防洪,人們在居住區外圍修建了一道環壕,由於洪水頻繁,壕溝屢遭淤塞,人們不得不經常進行疏浚,每次疏浚出的淤泥都被堆積起來,最終在壕溝旁形成了一道4-5米寬、3米高的護堤。

到了良渚文化時期前2000-3300年),人們挖壕築堤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在良渚古城內外側,皆有一條環壕,寬度在20-50米不等,內外壕溝之間,是一條環狀的圓角型堤壩——或者稱為城牆更合適,其周長近6千米,高4米,平均寬度在40-60米之間,最寬處竟有150米(西安城牆的10倍)!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良渚城牆遺址

另外,在城牆底部還鋪墊了一層厚約20釐米的青膠泥,最上層堆築有黃泥,中間則夾雜著一層30-40釐米厚的碎石。

除此以外,通過一張60年代美國間諜衛星拍攝的照片,人們發現,在良渚古城的外圍,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水利系統!

現場勘探後,考古人員確定,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由11個水壩、3個水庫組成的高、低壩水利系統,其蓄水量可達6000萬立方米,是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與攔洪水壩,經過遙感技術分析,人們發現這些水壩可以阻擋短期內870毫米的連續降雨,足以抵擋颱風季節的特大暴雨。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可見,最遲在5000年前,中國已經具備十分先進的防洪洩水技術了


結合考古學、古地理學及文獻資料,現在基本可確認,在4000年前,我國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均遭遇過大洪水的侵襲。

黃河中游,包括陶寺遺址、王成崗遺址、平糧臺遺址等處於這一時期的城邑聚落,都具有顯著的防洪洩流的功能。

這些城池均建在高臺之上,外圍的城牆都是由一層層堅實牢固的夯土堆築而成,城外還有人工開鑿的溝渠、環壕與自然河流相連。

長江中游,這裡的城垣斷面多為梯形或者等腰三角形,城外也是修有與自然河道相連的寬大壕溝。

在水患更加嚴重的山東地區,高臺城池的數量位居全國之冠(共計18座)。

為了減輕洪水的衝擊力,這裡城牆外側陡直,內側呈斜坡狀,城門也是修成斜坡形,整個城池內高外低,其落差最高可達5米。

通過以上種種考古資料可知,中國先民最晚在9000年前就已經開始與洪水抗爭了

大禹怎麼治水的?原始社會的中國人真的有能力抵禦洪水嗎?

先秦文獻中關於早期文明治理洪水、防禦洪水的記載也是有史可依、有據可查的,雖然我們無法確定4000年前是否發生過大禹治水這一事件,但我相信,

除了大禹之外,早在大禹之前,一定存在過很多無名英雄,他們疏川導滯、壅塞百川,長期堅持不懈地與洪水作鬥爭,他們足跡遍佈黃河與長江,遍佈中國大江南北,他們試圖征服自然、戰勝災害的偉大實踐,不斷匯聚在一起,最終成為中華文明崛起的重要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