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活有秩序,心裡就要有節奏

細雨說: 人活著就是選擇,要麼逃避,要麼直面,後果就有兩個: 一個活著心虛;一個活著踏實。信手拈來的學習不只是書本而是對生活的認知。找對節奏,生活可以踏歌而行,所有的負重大都是不忍放下。由於能力與需要不匹配。每一次生氣背後都隱藏著一種無法自我滿足的需要。去長能力吧!有能力的人耍脾氣,是給人看的;沒能力的人耍脾氣,是氣自己的。

想要生活有秩序,心裡就要有節奏

要相信直覺,不加判斷與分析才最靠近靈魂。上帝不是某個具象,而是一種力量與品質,它是無形無相的存在。每個人都是上帝,當你在我面前呈現出他的品質。上帝不會懲罰每個人,而是人的良知會懲罰自己。什麼才是真正的做自己,就是去找到自己內心與上帝一樣的品質與力量。從他人身上看到的不爽,最好不讓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就是一種自省。

想要生活有秩序,心裡就要有節奏

身心靈合一的努力,才會有幸運的降臨努力的幸運,就是早年的一粒種子,一天破土而出了。很多時候有意識的堅持,才能收穫無意識的成果。對他人負責無怨,對自己負責無悔,就是最好的人生。幸福就是幸福,不論大小。它就是你以為的那個樣子。生活美好也不是無事兒可做,而是知道在做什麼和怎麼做。就如一盤素菜能吃出天下美味。

想要生活有秩序,心裡就要有節奏

捨得放下手裡攥著的,才能拿起不曾擁有的。馮侖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喜歡歷史和哲學,心就會變得強大無比。因為歷史講永恆,時間上的永恆;而哲學講無限,範圍的無限。有了永恆和無限,別人無奈時,你就會釋然;別人恐慌時,你就會勇敢;別人無知時,你就會清醒。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餘,讀史和哲學,能幫助我們靜思。歷史能幫助我們短暫地逃離當前的時間空間,將時間軸拉長,整個兒人的視野得以打開。哲學能讓我們更深入地思考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我們思考的所思所得又將反作用於現實。

想要生活有秩序,心裡就要有節奏。如果說旋律是一首歌的靈魂,那節奏就該成為生活的靈魂。在未知面前,人永遠是學生。活著的動力不是別的,就是要永遠對未知感興趣,對生活有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