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張愛玲在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對貪心的男人來說,紅玫瑰和白玫瑰難以兼得,而有少數人做到了紅玫瑰和白玫瑰兼得,比如梁實秋。梁實秋,1903年出生於北京,原名梁治華。他是一位大家,在時評、翻譯上都有建樹,他是國內第一個對莎士比亞作品進行研究翻譯的權威。他的生命擁有兩個女人,白玫瑰是程季淑,陪他度過前半生;紅玫瑰是韓菁清,陪他度過餘生。


白玫瑰:程季淑


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梁實秋的婚姻是幸福而快樂的,他與原配夫人程季淑伉儷情深。


程季淑(1901年--1974年4月30日),祖籍安徽績溪,1927年2月與梁實秋結婚。育有三女一子,長女梁文茜;次女(夭折);長子梁文騏;四女梁文薔。


程季淑出身名門,她的祖父曾官至直隸省大名府知府,父親是家中長子,在北京經營筆墨店。1921年冬,梁實秋與程季淑初次約會。在不長的時間裡,他們已深深為對方吸引,北平的一些優雅場所幾乎都印下了兩人的足跡。1923年,梁實秋結束了8年的清華生活,按照學校的要求打點行李準備赴美留學。


1927年2月11日,學成回國的梁實秋與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歐美同學會舉行了婚禮。


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1937年7月28日,北平陷落,梁實秋覺得自己早先的政論很可能招致災禍,而且有朋友暗示他已經上了日軍的"黑名單",上上之策是逃離北平。可岳母已是年老體衰,不堪奔波之苦。他和程季淑權衡幾日,決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勢稍緩,再作打算。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親病故,當她和孩子們帶著大堆行李站在梁實秋面前時,程季淑時年43歲,眼角已見皺紋,耳旁已有白髮。梁實秋既以一個知識分子的熱忱為國事奔走,又不忘著譯耕耘,眉宇間也露滄桑。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一家人又回到了北平,誰知內戰又隨之爆發,只好一路南下,最後一家人在臺灣安頓了下來,遺憾的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女兒梁文茜和兒子梁文祺留在了大陸,身邊只帶著小女兒梁文薔,此後,程季淑便也再也見沒到過這一雙兒女,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無論是在哪裡,梁實秋與程季淑都是那樣的相愛,那時梁實秋在臺灣師範大學任教,程季淑依舊擔任著家庭主婦的角色,對於梁實秋的生活也是照顧的無微不至,食物都是精心搭配,非常注重這些細節,梁實秋的事業是文學,而程季淑的事業則是家庭。


1974年,美國西雅圖,梁實秋和程季淑幸福地安度晚年,然而,4月30日,梁實秋和妻子到市場購物,臨街的一個梯子突然倒下落在程季淑身上。她因傷勢過重,離開人世。老伴的死,對梁實秋是個沉重打擊,他寫下了《槐園夢憶》一書,寄託對亡妻的悼念之情。


梁實秋是不會想到,自己的晚年還會有一位女子闖入自己的世界,並陪伴他走完餘生的十三載。


紅玫瑰:韓菁清


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梁實秋與韓菁清的相識,竟是因為梁實秋的亡妻。


71歲的梁實秋在妻子故去半年後,臺灣遠東出版社老闆是梁實秋的摯友,以校對《槐園夢憶》一書清樣為名,邀請梁實秋到臺北散散心。


因此機緣,梁實秋於偶然中認識了小他28歲的韓菁清。見面第二天,他就按她頭天提供的住址,大清早站在她的樓下向上仰望,進到家門後與她暢談了一個下午。此時她已敏感覺察到他對她的一脈真情,但她想阻止這場愛的滋長,於是當他們再次相晤時,她對他說"我想為你做紅娘。"而他的回答是:"我愛紅娘。"


韓菁清,港臺影歌雙棲明星,湖北黃陂人。1931年10月19日出生於江西廬山,七歲時隨父遷居上海。1946年榮獲上海“歌星皇后”桂冠,1949年4月14日移居香港。懂古文和英文,擅長書法和國畫,而且會填詩寫詞。她曾自己編劇並主演《大眾情人》、《一代歌后》、《香格里拉》等片。獲“金馬獎”優秀演員獎。1967年成為臺灣職業歌星。


兩個月的時間裡,梁實秋竟為韓菁清寫了二十多萬字的三十多封情書。


他給她的情書稱呼是“我的小娃”,落款是:你的人,秋。她給他的情書稱呼為“我的秋秋”。


梁實秋不滿足於紙短情長的情書。他拿出一生辦報紙副刊的本事,給他"最最親愛的小娃"辦了一份《清秋副刊》,把每天讀報得來的時事趣事,抄寫下來專為他的小娃一人閱覽消遣。


由於年齡的差距、外界的輿論以及朋友的責備,二人的愛情受到很大阻力。此時的梁實秋還在忙於前妻程季淑的死亡官司,在飛往美國之前,梁實秋對韓菁清說:“親親,我的心已經亂了,離愁已開始威脅我,上天不仁,殘酷乃爾!”而韓菁清則回覆:“秋:你走了,好像全臺北的人都跟著你走了,我的家是一個空虛的家,這個城市也好冷落!”


外界的輿論無法熄滅二人心中的愛情之火!對梁實秋來說,這是一份與生命相關的愛情。他說:"我像是一枝奄奄無生氣的樹幹,插在一棵健壯的樹身上,頓時生氣蓬勃地滋生樹葉,說不定還要開花結果。小娃,你給了我新的生命。你知道麼?你知道麼?……我過去偏愛的色彩是憂鬱的,你為我撥雲霧見青天,你使我的眼睛睜開了,看見了人世間的絢爛色彩。"


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1975年5月9日,梁實秋與韓菁清締結他們的"宿緣"。婚禮那天,梁實秋竟比新娘子還光彩照人。他的禮服是韓菁清選的,是一身玫瑰色的西裝,配著一條橘黃色的花領帶,胸前插著一束康乃馨,手上戴著韓菁清送他的戒指。梁實秋不拘俗套,自兼司儀,站在大紅喜字前宣佈婚禮開始,然後又自讀結婚證書,隨後在賓客們的歡笑聲中,獻上新郎致詞。


韓菁清與鰥居的梁實秋結婚,洞房在她家。步入洞房時,梁實秋近視,又不熟悉環境,不小心頭撞在牆上,她一把把他抱了起來。梁實秋笑她是"舉人"(把他"舉"起來),她笑他是"進士"(近視)、"狀元"(撞垣)。


晚年梁實秋耳聾加上又犯有糖尿病,身體狀況並不樂觀。她悉心照顧著他的起居,為了給他提供更安穩的環境,趁他飛回美國與女兒小住的空當五年間竟搬家三次。她每晚下廚為他煲湯;她攙扶著他從一條小巷穿行於另一條小巷;他們在家養貓,權當是他們的孩子,共同的愛。


偶爾有爭吵,大多因他誤食有害健康,於是她大吵大鬧,生氣時跑進洗手間,他則在門外唱起那首他們平時常唱的歌《總有一天等到你》,不一會又壓低嗓子裝出悲痛欲絕的音調唱起那首《情人的眼淚》,直到她彎身笑著走出那扇門,直至兩人一起歡快地笑出眼淚。他們愛的細節呈現著大片蔥綠,並非秋黃。


在梁實秋去世後,她照舊給他寫信,焚化在他的墓前,遙看幾縷青煙寄送著她無限的愛戀。


在他的遺囑裡,他為她往後的生活作了安排。他終年時八十四歲,而她才五十六歲。寡居期間她整理著他的遺作,與他的女兒一同前往大陸看望他曾經唸叨過的朋友冰心及老舍的妻子,以了卻心願。她還撰寫著“秋的懷念”一如當初相識時他為她單獨創辦的“清秋副刊”,這些文字記錄著他們愛的過往。他走後的七年她因病仙逝,終年六十三歲。


兩段姻緣,因愛而生,樁樁幸福,快樂一世!最是情愛梁先生......


好書推薦

夜讀丨玫瑰玫瑰,我愛你,梁實秋生命中的白玫瑰與紅玫瑰

梁實秋《人生幾度秋涼》


嬉笑怒罵皆生活,花開花落即人生!


內容簡介

人生如寄,不過如此。梁實秋的文字典雅從容,充滿了暖暖人情味。在瑣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諦,在尋常中發現生活的妙趣,於世間萬象中感悟彼此的人生。本書中選取了梁實秋經典的散文篇目,並加以重新整合編輯,突出生活的趣味與勵志主題,讓當下浮躁的都市人群重新審視身邊的美好與光明。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不管世風如何浮躁,都儘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靜和淡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