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對的!

文:胡永梅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

都在“母親大學”找到了力量

每個人都是對的!


親愛的講師班的兄弟姐妹們,敬愛的郝老師,美麗智慧的主持人,大家好 !

很高興在疫情期間依然能見到大家,也很榮幸,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進入講師班之後的收穫和困惑。

同時還要特別感謝我們講師班的負責人靜惠老師,感謝她多次的邀請,感謝她細心的安排,感謝她的連推帶拉,讓我這個不主動的人終於動了起來。謝謝!謝謝大家!


我是胡詠梅,我的名字就來自於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詠梅》詩句,我的父母既希望我能像梅花一樣不畏嚴寒傲雪怒放,又希望我能擁有高潔的品行、謙虛的品質,就如詩中所寫“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感恩我的父母,給了我這麼一個美好詩意的名字,我收到了父母對我的美好的滿含愛的祝願!感恩!在這裡也祝福所有的同學們老師們兄弟姐妹們生命如花一般絢爛,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

每個人都是對的!

我是16年的3月因為孩子的叛逆和母親大學相遇,到今天整整四年了,回首這四年的光陰,滿滿的感恩!滿滿的感動!


在這裡,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療愈了過往,找到了方向,豐富了人生,曾經叛逆的孩子也變成了一個美好善良的、溫暖有愛的、善於思考、熱愛學習、敢於選擇、敢於負責、還能多角度看待問題、理解他人、換位思考的充滿了熱情和激情、活出了生命的活力和張力的、能量滿滿的她自己。


當我自己從黑暗和不堪中走出來的時候,內心是滿滿的感恩,感恩自己命好遇到了母親大學,感恩母親大學使我的生活變得這麼美好,同時就想去回報社會,特別是想為孩子們做點事情,希望孩子們可以在沒有壓抑、沒有控制的、健康自由的環境下、開心快樂的成長,活出上天賜予的才華,更好的成為他們自己。


我發現分享或者講課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於是我就不斷地去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希望能給那些深陷泥潭的人們一絲光和熱,進而看到希望,還希望他們能從我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避免再重複我的錯誤,不要再給孩子們造成傷害。


在一次次的分享中,我還看到了自己的侷限,我認識到自己是需要進行專業的學習和練習的,而母親大學剛好有這樣的課程,於是我就進入了講師班,開始了我在講師班的學習。

從19年的7月講師班的第一次課程開始到今天8個月的時間,6個階段18天的課程,一次次的上臺,一次次的體驗,一次次的突破,我從“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懼怕舞臺、害怕成為焦點的卑微弱小無存在感的從前變成了留戀舞臺享受大家的注視的現在。

每個人都是對的!

下面我就具體談談走入講師班之後的收穫和改變:

一、平凡的生活過出滋味

我們不停地拼搏、不斷地學習成長,我們到底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呢?

大家都會說“更好的生活”,對!就是這樣!我們都想要幸福的生活。

郝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要回到生活中”,華海晏老師也常說“身體是課本,生活是練習冊”。可生活是很具體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


怎麼樣才能把平凡的生活過出滋味呢?以前我覺得帶著孩子們出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旅遊、購物……這樣的生活有滋有味,可是這需要有大量的金錢做支撐,而且這不能作為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調劑,還是要回歸到腳踏實地的一天一天過日子中來。


我選擇了先從吃開始,好好做飯,好好吃飯。精心地為家人烹製一日三餐,做各種美食,從滿足口腹之慾到科學營養健康飲食。而且在我的負責下在母親大學開辦了《媽媽的飯桌》,每月一次,每次十個人,19年共開辦了12次。每次大家在一起每人做一道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廚藝。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做飯根本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想不想做的問題,只要想做,就一定會做,還能越做越好。


我心目中的女神彭娜娜老師參加了10次,她從一個很少下廚房的人到現在包包子、蒸饅頭、包餃子、炸油條,甚至是蒸涼皮統統不在話下,而且彭娜娜老師看到我洗鍋是裡外全洗的時候受到啟發,把她家的一口已經全黑的炒鍋清洗乾淨,露出了底色,竟然是明黃色的。


當彭娜娜老師給我表達《媽媽的飯桌》對她的影響和改變時,我的內心滿是喜悅,更增加了我繼續做下去的信心和決心。還有一次去餘豔老師家做《媽媽的飯桌》,當我看到她家的炒鍋外部滿是厚厚的黑色的油汙時,就告訴她每次用過把外面也清洗乾淨就不會有油汙了,當時我就是那麼隨口一說,沒想到餘豔老師第二天就買來各種清潔劑,用了6個小時把炒鍋清洗得乾乾淨淨,像新的一樣。


當我看到餘豔老師發來的炒鍋的照片時,內心被震撼到了,很激動,滿滿的成就感。同時有一個覺察:作為一個講師,一定要慎言,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就可能會給別人造成深刻的影響,所以講話一定要嚴謹。

每個人都是對的!

在做飯做家務的過程中我還深刻地理解了周正教授說的“一次只做一件事”。以前我做飯的時候會聽音樂看電視,當我聽了教授的話之後,就有意識地專心專注只做一件事,突然發現這就是一個靜心的過程,慢慢的心靜了,心沉了下來,進一步呢,心和手裡的東西、所做的事情有了連接。


在我眼裡,鍋碗瓢盆、蔬菜水果,甚至是拖把抹布……


我覺得都是有靈魂有生命的,內心更是多了一份敬畏,同時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恩自然!感恩宇宙!感恩蒼天!感恩大地!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孩子!感恩生活的恩賜!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


總之呢,安於平凡,回到生活,既不是退讓也不是逃避,更不是放棄,而是更用心的體會當下,更從容的繼續前行,在平凡的生活中開出絢爛的花朵,活出有滋有味的人生。


二、每個人都是對的


郝老師說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對的。


這就需要我們站在不同的立場多角度、多維度、去思考人生、去看待問題、去理解他人。而我在和媽媽的關係中卻老想贏了媽媽,證明自己是對的。


在進入母親大學之前,在我的兄妹三人之中,我認為媽媽是最疼愛我最偏心我的,我和媽媽的關係也最緊密,但是我們倆實在是太不像了,哪兒哪兒都不一樣,媽媽的為人處事我統統看不慣,忍不住想去說她,而媽媽的個性又很強勢,根本不聽,我們倆就是這樣相愛相殺地糾纏了好多年。


16年進入母親大學之後,在《好父母》的課堂上,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和媽媽的模式,看到了小時候媽媽對我的期待和控制,辱罵和毒打,從而引爆了我對媽媽的憤怒,進而回家和媽媽理論,可想而知,我們的關係一下子跌入冰點,一年的時間,我都不想見她,不想和她說話,甚至在媽媽生病住院的時候我去照顧她,我就像護工一樣,只是在工作而沒有情感的交流。

17年7月我走進了《生命重塑》的課堂,在關係重塑上華老師給我做了個案,處理了我和媽媽的關係,我又一次看到了媽媽的艱辛和不易,看到了媽媽的委屈和無奈,看到了媽媽的努力和付出,看到並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的控制背後那一份深深的愛,知道了媽媽已經做到了最好,瞬間憤怒就煙消雲散了,並且回去和媽媽和解,並主動擁抱了媽媽,我們的關係迅速好轉。

每個人都是對的!

在18年的夏天,兩次帶媽媽參加《情緒能量》的課程,媽媽還為《情緒能量》寫了條幅和書法作品。可是就在倆個月之後 ,中秋節的時候 ,媽媽生病住院做手術,我和媽媽一個認知上的不同,成為了我們關係惡化的導火索,引燃了媽媽對我的憤怒。再加上媽媽出院之後住在我家養病,我們之間是矛盾不斷,甚至升級。


19年的春節之後,隨著天氣轉暖,媽媽回到了弟弟家去住,雖說不在一起了,但矛盾並沒有解決,我和媽媽的心裡一直是有隔閡的,我們之間是有距離的。不見的時候想她,見了面又覺得各種看不慣,我也知道自己不對,不應該這樣對待媽媽,可我就是說服不了自己,做不到。

每個人都是對的!

直到在講師班的課堂上,聽郝老師說“每個人都是對的”,我一下子釋然了,我們本就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我老是拿自己的尺子去量媽媽,我老是在證明媽媽是錯的,我老是想改造媽媽,我忘了“改變自己是成長,改變別人是戰場”,我太狂妄了!痴心妄想啊!


在和媽媽的關係中,我是有期待的,甚至是有控制的,我和媽媽的當年是一樣的,我在複製她,我成了她的翻版,而我還不自知,陷在這個劇情中樂此不疲,太可怕了!

看見即解脫,接納!接納!還是接納!不管媽媽和我的認知有多少不同,也不管媽媽做的事情我有多看不慣,那是她的事情。我不能用我的愛來綁架她,改造她,我只需把自己做好,把我的日子過好。在我們的心裡彼此都是最重要的,我會時刻關注她,關心她,祝福她!

19年底的時候,母親大學制作了紀錄片《老神仙》,講的是郝老師的外公,90多歲的老人,精神矍鑠、身體康健,我在老神仙的身上看到了媽媽的影子,媽媽和老神仙一樣喜歡養花種菜,媽媽是多麼的熱愛生活呀!媽媽熱愛書法繪畫,直到現在每天練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一直在做,多麼幸福呀!媽媽喜歡練劍、喜歡學奧數……媽媽真的是愛好多多,相信媽媽這麼熱愛生活又有這麼多愛好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祝福媽媽!


每個人都是對的!

三 、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

從字面上看是清心寡慾,閒適無憂,恬淡度日,則心神安寧,無忐忑不安之恐懼。


周正教授對此的解釋是有志於過休閒的日子,則需提高效率,才能有閒暇時間,同時把慾望控制在相對合理的範疇之內。


我和老公白手起家,從經營辦公傢俱開始到現在擁有兩家工廠,涉獵多種行業,從無到有,建立了我們自己的團隊,一切都是在越來越好,可是當我看到老公在投資上不考慮自己的實力,不給自己留退路,調動各種資源,全力以赴,甚至是押上全部身家,我內心開始有了恐懼,去年最是嚴重,最厲害的時候我會頭皮發麻,甚至頭疼。


為此我沒少和老公吵嚷生氣,可是沒用,老公仍然是一意孤行,我們一直陷在這種矛盾和痛苦之中。

19年10月第一次聽教授講“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時,我的心裡好像照進了一絲光,我就不斷地和自己對話:我在害怕什麼?我害怕老公資金鍊斷裂引起的種種後果。最嚴重的後果會是什麼呢?工廠停工、生意停止、員工另謀高就、銀行貸款無法償還抵押物被拍賣、私人借款被債主堵住家門催債、老公受不了打擊心裡崩潰引發身體疾病甚至有生命危險……


這些嚴重的後果我能承受嗎?我不能,所以我害怕,我恐懼。我為什麼不能接受呢?想當初,我們剛結婚時什麼都沒有,房子是租的,攢了一年的錢才買了一臺洗衣機,生活更是清貧,可是很快樂,我感覺很幸福,那為什麼不能從零開始再來一遍呢?孩子是一個原因,我不想影響到孩子。但我又怎麼知道就一定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呢?

每個人都是對的!

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教授不是給我們裝過“萬事皆好”的程序嗎。

深究起來,還是我的慾望。一旦擁有,不想放手。不放手又能如何?越握越緊,抓得住嗎?由簡入奢易,由奢返簡難啊!也就是老話兒說“上去下不來”,但是郝老師在講維度的時候說過“維度不是越高越好,要在不同的維度自由穿梭”,那麼我在生活之中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呢?


富足的生活固然很好,清貧的日子依然安心安在,是不是又拓展了我的自由度?即便遇到了最壞的結果,我也可以仰望藍天,四腳朝天,捶著胸脯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只要活著,姐就能把日子過好!況且富足的生活不見得是擁有很多外在的物質,恰恰是在於我們內心的欲求很少 。

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我就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害怕失去,不斷地向外抓取,用力地握緊,可是就像流沙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多,當自己無力控制的時候恐懼就越來越大,越來越深,以致有了身體的反應。


當我這樣一點一點剖析自己時,我看見了自己,認識了自己,明白了根源還是在自己,就走出了受害者的心態,我是我自己的主宰,我製造了現在的生活,我要做生活的創造者,就不再去抱怨指責老公,而是用心的回到生活之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去覺察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就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慾望,我們需要的真的不是很多,那個“多”就來自內心的“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覺察和實踐,我內心的恐懼減少了,身體的不適減輕了,和老公的關係也有了改善。

每個人都是對的!

談了收穫,下面再來談談我的困惑:當我懷揣著使命帶著滿滿的感恩進入講師班之後沒多久,家裡的阿姨骨折回去了,我就覺得自己是徹底迴歸家庭了,一頭扎進生活裡出不來了,我感覺很忙很累,有瀕於應付、招架不住的感覺,更不能處理好工作、學習、生活三者的關係。


春節之前一直忙到除夕,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可能從初一又要開始忙,不知要忙到哪一天呢!反倒是這次的疫情,給我按了個暫停鍵,使我有了充分的休息和放鬆,我的身體很需要甚至很享受,但頭腦中總是會出現質疑的聲音,做不到身心合一的活在當下,享受生活。

關於講課,一直沒有找到感覺,總覺得自己還需要學習,還需要在生活中實修;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說服力不夠強;每每看到同學們都走上講臺而自己紋絲不動時,內心就會有一個聲音在勸自己“不要著急”。


其實從18年起到19年的上半年,我是很主動的,連續一年多的《情緒能量》公益課,我場場不落,並且每次都是助教,包括上臺分享、和新學員溝通,我都很主動,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不想動,不願意動,歡迎郝老師和同學們給我指導,幫我走出目前的狀態。謝謝!謝謝大家!

最後再次感謝親愛的郝老師!感謝所有的兄弟姐妹們!我愛你們!祝福大家!女神節快樂!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