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及改善方法

一、沒有疲勞的訓練是無效的訓練

  • 顯性疲勞

當健美訓練時,ATP、CP被大量消耗時,肌糖元(貯存在肌肉中的能量儲備形式,它的含量與人體的運動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便在無氧條件下分解為乳酸參與供能。並在供能過程中產生乳酸在肌肉中。隨著訓練時間加長,肌糖元也被大量消耗,運動能力下降,是健美訓練疲勞的重要原因。肌肉中的乳酸是糖無氧代謝的產物,在肌肉中濃度可增加約30倍,形成乳酸堆積,從而使肌肉滲透壓增加,增加了肌肉中含水量,使肌肉變得僵硬,彈性伸展性大為下降,使肌肉力量減少。同時由於水分向肌纖維內滲入使肌肉膨脹,物理性壓迫了肌肉中的痛覺神經,又產生了肌肉痠痛。隨著訓練負荷增加,肌肉的僵硬更加明顯,痠痛也越來越加重,導致部分肌肉出現痙攣。肌肉的疲勞發展必然出現肌肉僵硬,這種疲勞我們可以稱為“顯性疲勞”。

  • 隱性疲勞

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位是大腦皮質,傳入的各種信息(包括肢體運動信息)在此做最後的分析與綜合,併產生相應的感覺。由骨骼肌收縮實現的人體運動是在它的調節之下完成。當肌肉運動時,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的消耗加強。雖然,在肌肉工作過程中恢復過程仍不斷進行,但依然抵不過消耗量。當消耗量達到一定限度時,皮質細胞的代謝過程就發生障礙而出現疲勞,疲勞又引起抑制加深,從而制止神經細胞的過度消耗。當人體疲勞時,大腦皮質興奮性降低、抑制過程加深。 當局部或大部分皮質細胞因訓練負荷負擔過重或時間過長,而消耗神經能量到一定限度時,細胞內部的代謝變化就引起抑制過程的發展。這樣皮質細胞的工作強度將減弱,避免神經能量過度消耗,所以,疲勞引起的抑制過程,是對神經細胞的保護。 在健美訓練或比賽過分勞累下,大腦皮質細胞抑制過程減弱,恢復過程就會延長,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疲勞就會積累,引起皮質細胞的機能失調,產生過度疲勞。嚴重時,人體各種機能都會出現失調現象。這種疲勞不像肌肉疲勞表現出肌肉彈性下降,力量減少,收縮速度減慢,運動器官工作能力下降的明顯現象。而神經系統出現的疲勞比較隱蔽,深沉,不易很快發現。這種深層的疲勞我們可以稱為“隱性疲勞”。

二、沒有恢復的訓練是危險的訓練

常見的恢復方式有:

  • 放鬆肌肉改善血液循環
  • 力量訓練後的有氧運動
  • 調節神經系統機能狀態
  • 補充機體的物質及營養
  • 睡眠休息及溫水浴等等

下面重點看肌肉放鬆的方法:

PNF訓練拉伸法:就是在拉伸訓練中,增加一個主動對抗外力發力的階段,也就是拉伸、收縮、拉伸。

PNF伸展分三步: 第一步,找一個外力,拉伸目標肌肉,直至有輕微痠痛感,持續10秒鐘。比如,手推牆、蹬腿轉腰,提供一個外力拉伸胸大肌。 第二步,對抗外力,被拉伸部位主動發力,主動收縮,緩緩歸位。比如,手推牆、蹬腿轉腰拉伸胸大肌。胸肌對抗這個拉伸,緩緩轉腰回來。 第三步,放鬆目標肌群,繼續由外力拉伸——也就是重複第一步。這個動作可以重複四五次,這樣目標肌群可以得到很好的拉伸。 為什麼PNF訓練法如此有效?研究認為,PNF拉伸法的第一個階段可以極限拉伸目標肌肉,消除牽張反射,讓其達到最大的伸展範圍。 第二個階段,在抗肌牽張反射被消除的情況下,主動收縮目標肌肉,使得肌肉被伸展,提升了柔韌度,又保護其不容易受傷。這種現象稱為交互抑制現象。 也就是說,

PNF訓練法,不僅僅是一種肌肉拉伸的訓練,同時還是一種神經訓練法。在PNF訓練下,不僅能提升柔韌度、增強力量、減少受傷,同時還可以訓練你的神經系統,讓神經系統也提升性能,從而增加力量、減少傷害。總的來說,PNF訓練法,就是在拉伸訓練中,增加一個主動對抗外力發力的階段,也就是拉伸、收縮、拉伸。效果是肌肉、肌腱、韌帶的性能更好,神經系統的性能提高。

重新認識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及改善方法

拉伸時:保持勻速呼吸、拉伸力度適中、每組10-30s,拉伸三組

抗阻肌肉筋膜拉伸法:在所有的肌肉訓練後,增加7個肌肉筋膜拉伸訓練組。

FST-7的意思是肌肉筋膜拉伸-7模式,是目前國際健身圈很流行的一種訓練方法,由兩位奧林匹亞先生的打造者哈尼·雷蒙博德發明。這種訓練方法和PNF拉伸法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進行訓練。 FST-7訓練法就是在所有的肌肉訓練後,增加7個所謂肌肉筋膜拉伸訓練組。在這個訓練組中,你要選擇非常孤立的、能拉伸訓練肌肉的中低重量動作。在動作的一開始,努力拉伸,然後對抗這個拉伸的外力,主動收縮目標肌肉,完成動作。1.胸部:大龍門飛鳥、坐姿蝴蝶機夾胸。 2.背部:直臂下拉、史密斯機划船。 3.肱三頭肌:仰臥臂屈伸、拉索下壓。 4.肱二頭肌:啞鈴斜託彎舉、啞鈴交替彎舉、啞鈴彎舉。 5.三角肌前束、中束:啞鈴前平舉、啞鈴側平舉。 6.三角肌後束:俯身啞鈴側平舉、蝴蝶機反向飛鳥。 7.臀:臀橋、單腿臀橋、後蹬、單腿硬拉。當然,你沒必要每次都拉伸7個動作,要根據你當日的訓練肌群針對性拉伸。

重新認識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及改善方法

中小重量的啞鈴飛鳥拉伸胸部肌肉

訓練後SMR肌肉筋膜拉伸法:使用泡沫軸按照一定的肌肉理性規則放鬆全身或局部肌肉。

篇幅有限,我們不能展開來講筋膜拉伸,簡單講筋膜是包覆在肌纖維表層的一層薄膜,如果筋膜發生的打結,表現為按壓某塊肌肉時的局部疼痛,我們稱之為肌肉扳機點。肌肉打結可以形象地比喻為我們系的鞋帶打結的地方,當用力拉鞋帶打結點時鞋帶只會更緊,同樣的筋膜打結的情況下再去運動,只會加重肌肉的緊張,降低運動表現。所以時候筋膜放鬆主要有以下好處:讓肌肉更好的募集力量,避免受傷,提高關節運動幅度,調高運動表現。

放鬆筋膜我們通常是用泡沫軸、放鬆球等小工具。使用泡沫軸進行放鬆的方法要點:1、在某一塊肌肉上來回滾動3-4次,在肌痛點即扳機點出停留,此時你可以選擇繼續橫切肌痛點或者靜止在肌痛點,待疼痛度降低50%後停止。每塊肌肉的滾動動作都不一樣,具體請關注待另行分解。2、從腳到頭,從背面到正面,先身體一側再另一側的原則進行放鬆。放鬆完之後你會全身輕鬆,適合於各個年齡階段,效果不差於按摩、理療、拔罐等被動的方式。

重新認識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及改善方法

有一種痛叫髂脛束橫切,哈哈。

總之,沒有負荷就不成其為訓練,同樣沒有恢復也就沒有再訓練。我們一方面要學會放鬆肌肉、排出多餘的乳酸,另一方面要認識到訓練後的痠痛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也要學會跟痠痛相處,慢慢的,你會習慣、享受肌肉的痠痛感。因為此時的痠痛代表著你肌肉的質量再重塑提升,你在慢慢的與同齡人拉開差距,只要你運動,就比不運動的同齡人的肌肉質量更好,加油吧,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