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大唐長安

《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從該詩中可以看出,唐朝時期利用的交通工具是馬兒,其變更站是驛站。加急需送的東西可能就需要千里馬了吧。喜聞樂見的通信方式主要靠的是專使騎著驛馬,一站又一站的投遞文書或者信件,幾經周折流轉最後才能到我們手上。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的這句詩就可以讓我們體會到唐代的昌盛是無可比擬的。自從李世民馳騁沙場統一全國以來大唐氣象節節高升,在當時已屬於泱泱大國了吧,這麼大的國家,上至中央詔旨文書,下至地方小縣家書,西至少數民族通訊,東至日本頻繁交流。那麼這麼多繁雜的交流中,官方文書是怎樣通信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深入瞭解一下吧。

通信方式的來歷

1、通信的歷史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商代出土的。商代今屬於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在清朝光緒年間,在此開挖得到一個龜甲獸骨,即甲骨文。其中記載著商朝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向統治者報告軍事情況的記載,有“來鼓”二字。經研究考證表明,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這也就是後來出現的專使的前身吧。也是最早的關於正式通信的記載。

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傳令兵

2、多變的通訊方式

其不然,也有許多很原始的通訊方式。比如:三千年前的擊鼓傳令,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傳說,風箏傳訊,天燈通信等等,這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穎。

自商代開始,就出現了郵驛,騎馬送信。郵驛歷史源遠流長,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傳遞文書為主的組織,以傳遞重要的官方文書,傳遞方法以快車快馬為主要的方式。隨著朝代的不斷更替,歷史的不斷髮展變化,通信方式也出現了眾多的改變與不同。

通信方式的變化與發展

1、驛站規模

唐代的郵驛與前代最大的區別是傳和驛完全合一,唐代的驛舍,都設在縣城內,用來方便各個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休息,以及方便官方的業務處理。唐代的驛站建置設備完善,

不管是驛站的硬件設施還是驛站裡外的規劃規模以及宣傳效果都很好,並且驛館的規模大小不一,根據當地發展程度有著不同的規模。

並且在《唐六典》中有嚴格的規定:都亭驛可擁有七十五匹馬,配備驛夫二十五個;諸道第一等驛可以有六十匹馬,二十個驛夫。唐代中後期,坐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陝西省褒城縣)有一個當時最著名的,朝廷直管轄的地區——褒城驛。

唐朝一位文人,孫憔《書褒城驛壁》稱褒城驛是“天下第一驛”。當時漢中地區是唐代溝通西南的重要交通樞紐之地,大小事件的往來,使信件郵驛自然而然的十分頻繁,各種人員出出入入到漢中,也使該地送往迎來的人員應接不暇,也自然使褒城驛地位更加重要。由此可見,唐朝官方文書的通信方式主要是以郵驛的方式進行,並且所設置的驛舍地點,屬於“戰略重點地區”。

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漢中褒城驛

2、郵驛路線

唐朝時期的國內驛路以長安經洛陽至江淮的驛路最為重要,也就是沿著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的經濟交流地區。唐朝建成了以首都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網。一是長安到西域的郵路,二是長安到川藏的郵路,三是長安到廣州的郵路,四是長安到福建的郵路,五是長安到燕地區的郵路,六是長安到山東的郵路,七是長安到江南的郵路。

由於大唐國立昌盛,這些郵路路面平整寬敞,馬匹在上面速度極快,效率很高,保證了盛唐時期政令通暢。這也就為傳遞官方文書的快捷,方便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使其驛使在通信的過程中更加優化。同時,在驛路上還設有驛鋪。

3、驛站管理方式

唐代時期驛站已形成完整體系

,包括行政和監察兩大部分。從行政系統上來講,唐代在中央和各個地方,都設有專門的官吏來管理郵驛。“駕部郎中,員外郎掌邦國之輿輦,車乘,及天下之傳驛,牧官私馬牛雜畜之博弈,司其名數。”由此看來,駕部郎中管理全國馬匹調配,為郵驛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地方,設“館驛巡官四人,專管郵驛”。

可見,唐朝的郵驛制度已經使得郵驛的管理進一步向官方發展。這也就體現出郵驛作為官方文書的通信方式的表達,為官方文書的通信更加有條不紊。從監察系統上來講,唐代的郵驛還有一套完備的監察考核制度。

唐代驛長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的,一般是八品銜,享有減除徭役賦稅、田地不需要納稅等待遇,在每年的監察系統的評價中,哪個驛站達到優等的,另外有獎勵封賞,但是如果驛站延誤了重要軍機,驛長也要負擔重罪。這也為提高各個郵驛的工作效率提供了保障,增加了驛員們的積極性。

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通信方式的種類

唐代郵驛的設置規模超過了以前,制度也相對比較完善。《唐六典》“凡三十里一驛,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其中,陸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驛二百六十所,水路相兼者八十六所,且從事郵驛的人員達兩萬。由此可見,唐朝郵驛的傳遞方式共有陸驛,水驛,水陸兼有三種。

1、陸驛方式

陸驛,方式有兩種馬遞和步遞。馬遞用馬兒,配以足夠的糧草,由專職的專使騎上馬兒去送信或者官方文書。平常文書用於普通送信的馬兒,加急文書配用快馬。驛馬快速,傳車遲緩。按照《唐律》規定,乘驛每天應該馳騁六驛,即是為一百八十里路。

假如驛使是負責貶官的,必須馳騁十驛,即是為三百里以上的路程;傳遞大赦令,每天必須馳騁五百里,即十六驛以上;乘驛的每天按照規定應該行四驛,即是為一百二十里路程。驛使去送軍務拖延時間的,拖延一天,杖刑八十大板;拖延兩天的,杖刑一百六十大板。

步遞用於步行,用於較近距離的配送,又專門人員拿上需要送的文書或者信件,步行到該地方去,這種方式所用的不多,官方文書也多不會用該種方式通信。

唐代時期,統一政權,少數民族也逐漸交好,相繼建立地方政權後,也有自己的通信組織。在與少數民族通信的組織中,唐代政府中有一支以駱駝為主要動力的隊伍,稱為“明駱駝”,既可以用於邊塞軍事情況的緊急報告,通常日行五百里也可用於與少數民族傳遞官方文書的通信方式。

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八百里加急

楊貴妃也曾私自用明駱駝使將交趾上貢的龍腦香寄給安祿山。這也可以算作當時一種特殊的瞭解下情的一種通訊方式吧。這裡不得不插播一個小知識,唐代的文書一般是囊封起來的,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裝起來的,驛人把它們裝進身上背的口袋內進行運遞。著名的《宋國夫人行圖》描繪傳驛揹著信的壁畫。

2、水驛方式

水驛,負責傳遞文書的有驛夫和水夫。“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可見,水驛的人員的工作的是很辛苦的。水驛送信,也有期限。一般在逆水中行舟時,河行每三十里,江行每四十里,其他四十五里;空舟行駛,則河行四十里,江行五十里,其他六十里;在順水中,則不管輕舟還是重舟,一律規定江河行一日一百至一百五十里。水驛的運行速度較慢,而且受天氣的影響較大,要是遇上大暴雨或者大狂風的天氣,水夫沒法出水,文書也很難按時送達,

除非迫不得已或者地區的影響才會用於水驛通信方式。

3、水陸兼有

水陸兼有的通信方式是指部分的文書運輸需要用到陸驛和水驛兩種通信方式,比如有些信件為了更加方便到達,會部分情況使用陸驛送到某地,再從那個地方坐水驛到達目的地,有時候其實兩種方式兼用會比一味的用陸驛或者一味的用水驛更加的方便、快捷。但還是得根據實際情況和文書的重要緊急程度來區分。

大唐“郵政局”:分店遍佈全國,“快遞員”不計其數

水驛運輸

總結

盛唐之時,驛道傳遞速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由於全國的大統一,使唐代時期從中央政府發往各地區和由各地區送至中央政府的官方文書很多很多。僅僅各個小縣送往中央政府的統計表示,每年能達到五十多萬張。

《新唐書》記載,著名詩人元結上任做刺史僅僅不足五十天,收到的各地區的官方文書或者非官方文書就有二百封之多。唐朝郵驛的發達,即推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保證了中央政府各種制度在全國的推行。此文觀之,任何事物的發展與產生都是順應一定的社會發展趨勢的,唐朝制度的開明、經濟的繁榮,造成了官方文書的通信方式的多種多樣,相對機制機構的出現,即政治,經濟,文化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中國通史》

2、《中國古代驛站與郵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