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說唱同仁堂》裡為什麼說鐵鍋出在了獲鹿縣

快板《說唱同仁堂》中,相聲藝人模仿舊時要飯的叫花子唱著數來寶沿街乞討的情景。唱數來寶的花子走街串巷,見到沿街賣買一家挨一家的唱,直到最後路過同仁堂,大段的唱詞將表演帶入高潮。

其中有一段唱的是鐵匠爐,唱詞如下:

打起了竹板我就唱,先有的三皇后有的天三皇五帝造天地,老君爺生在了甲子年老君爺隨身帶著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佔先老君爺五行先用的火,口當風箱腳當鉗、胳愣棒打鐵整三年打得老君疼痛難忍,上方才刷下了旨一番。賜給你的砧,賜給你的鉗,賜給你的六塊合葉板。四塊長,兩塊短,四塊長擋四面,兩塊短有風眼。公雞毛,母雞尖,來回來去的把風扇。打筲箍,和車襻,鐵鍋出在了獲鹿縣;什麼綠豆絲,黃豆條,叮啊當啊打廣勺;什麼大雲眼,小云眼,門鼻兒釕銱兒鏟鍋鏟兒

快板《說唱同仁堂》裡為什麼說鐵鍋出在了獲鹿縣

其中有一句是: 鐵鍋出在了獲鹿縣。那鐵鍋怎麼會和獲鹿縣有關係呢。我們得從獲鹿縣的歷史和地理位置說起。

獲鹿縣就是現在的石家莊市鹿泉區,1994年撤銷獲鹿縣,在原轄區設立縣級鹿泉市,至2014年又撤銷了鹿泉市,成為石家莊市一個市轄區。

獲鹿縣地域在戰國時屬於趙國石邑,秦時至石邑縣,到隋朝從石邑縣分出鹿泉縣,後來安史之亂時改名為獲鹿縣一直沿用到1994年。獲也不讀huo的音而是讀作huai,記得小時候經常以糾正別人讀錯的音為樂趣。

快板《說唱同仁堂》裡為什麼說鐵鍋出在了獲鹿縣

獲鹿縣地形總趨勢為西高東低,西部屬太行山餘脈。獲鹿縣城西南二公里多就是山地,西部緊鄰井陘縣,就是有名的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口,出了井陘口往西就是山西,往東一直到了獲鹿縣才是平原。因此獲鹿就成了從西面經井陘進入華北平原的必經之地,商幫馬隊經井陘古驛道後的第一處歇腳地。

山西、陝西的貨物經此運往河北、山東、京、津及關外,河北、山東、京、津及關外的貨物又經此運往山西、陝西、四川等地。凡東貨西運,至此必改車運為馱運。凡西貨東運,至此必改馱運為車運。這一裝一卸之間,造就了貨物集散、人客往來的一片繁榮景象。久而久之,自土門關至獲鹿縣城西關一帶成為繁華的商業區,稱為旱碼頭。

快板《說唱同仁堂》裡為什麼說鐵鍋出在了獲鹿縣

山西的鐵器運至獲鹿後再銷往其他地區,因為獲鹿成為商品的集散地,所以都打著獲鹿的名號,有名的獲鹿鐵鍋、鐵鍬、犁鏵、鐵農具等鐵製品銷往各地。至今鹿泉區還有古建築鐵行會館,高大古樸的建築彷彿訴說著往日鐵貨市場的興盛。

快板《說唱同仁堂》裡為什麼說鐵鍋出在了獲鹿縣

獲鹿鐵鍋進入天津同樣有一個集散地,這個集散地就在今天的北辰區鐵鍋店村。鐵鍋店村位於子牙河北岸,北距青光鎮4公里。建村於清嘉慶元年(1796),因從子牙河自河北省獲鹿縣販賣鐵鍋銷往京、津、東北地區,以該地為集散地,故名鍋店,解放後稱鐵鍋店。

天津作為有名的曲藝之鄉,自然而然的就將獲鹿縣的鐵鍋編在快板裡邊。可以說從快板裡也見識了昔日獲鹿縣商業的繁榮。

可惜隨著鐵路的出現,獲鹿縣旱碼頭的地位逐漸被轄區內只有幾十戶人家的石家莊所代替,甚至後來以前的母縣也只能成為這個小村莊發展起來的城市的一個區,不禁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