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起義風起雲湧,12歲的同治連說三句話,被認定是一代明君


民間起義風起雲湧,12歲的同治連說三句話,被認定是一代明君

在清朝的皇帝中,同治應該算是最窩囊的一位:他在位時間最短;他不學無術,整日無所事事,每每流連於青樓,拈花惹草,最後身患梅毒去世。可見,他不是一個好皇帝。那麼,同治生來就是這樣一副德行嗎?他為什麼學不好呢?同治年幼時玩心很重,為了將他培養成好皇帝,他的老師們可謂費盡心機。有一次,同治無心上課,一會兒做鬼臉,一會兒左顧右盼。老師李鴻藻板著臉教訓他,可任憑李老師說得口乾舌燥,同治依然我行我素。李鴻藻氣得哭了起來。沒想到這一招居然很靈。同治嚇得手足無措——如果哭聲驚動了兩宮皇太后,自己免不了挨一頓罵,所以當務之急是讓老師不要哭。這時,同治看到書上有一句話“君子不器”,他靈機一動,將“器”字下面的兩個“口”蓋住,然後對李鴻藻說:“老師,您過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見同治向自己請教問題,李鴻藻馬上停止了哭泣,過來一看:“君子不器”變成了“君子不哭”。李鴻藻被同治的機靈勁兒弄得哭笑不得。如此看來,同治還是挺聰明的,憑藉這股機靈勁兒,他想學有所成是不難的。

民間起義風起雲湧,12歲的同治連說三句話,被認定是一代明君

同治少年畫像同治不僅聰明,還具備一代明主的素質,並有著長遠的眼光。同治四年(1865年),李鴻藻入內閣,由於政務繁忙,不能再教同治讀書了。兩宮皇太后就為同治另選了一位老師,那就是翁同龢。一次,翁同龢講到“唐憲宗拒收貢品”,一邊講一邊向同治闡述帝王之道。同治聽後說道:“大臣的貢獻皆取之於民,我親政後一定效法憲宗,不接受大臣的貢物。”翁同龢很欣慰,將同治大大表揚了一番。同治七年,捻軍起義愈演愈烈,朝廷派曾國藩、李鴻章等鎮壓起義。捷報連連傳入京師,大臣們爭相祝賀,同治卻憂心忡忡地說:“朕擔心的並非這些,而是我們的肘腋之地。”同治的老師們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所說的“肘腋之地”指的是什麼。同治解釋道:“朕說的‘肘腋之患’並非內盜,而是那些住在東交民巷的歐邏諸種。”同治還說:“剿捻各路將帥明爭暗鬥,冒功邀賞,驕妄不馴,也讓朕擔心。”那時的同治皇帝只是一個12歲的孩子,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滿朝文武都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同治竟能冷靜地提醒他們注意洋人的“肘腋之地”,並警惕驕兵悍將的危害。由此可見,同治有著長遠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眾位老師聽到這番話,都激動不已,料定他必是一代明君,都盼望他能夠早日親政,帶領文武群臣走向大清的輝煌明天。然而,同治良好的學習勢頭卻在他即將親政時戛然而止。同治九年,慈禧突然開始關注同治的學業,並在召見軍機大臣時,當眾斥責同治“讀不成句,認字不清”。此後很長時間裡,慈禧連連召見同治的老師,抱怨同治學習差,斥責他們“督教不嚴”,還隔幾天就把同治叫到身邊考一考。已顯露出一代英主跡象的同治,怎麼會突然退步了呢?翁同龢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蓋督責過嚴,故諸事拘泥,其實不至如是也。”原來,慈禧嚴厲的教育方式讓同治在她面前往往緊張得結結巴巴,什麼也說不上來。這本情有可原,但慈禧卻抓住不放,連連斥責同治。在強大的壓力下,同治自然學不好了。學不好就會挨訓,捱了訓壓力會更大,壓力越大越學不好,成了惡性循環。

民間起義風起雲湧,12歲的同治連說三句話,被認定是一代明君

慈禧突然檢查同治的學業,實際上是一個陰謀。慈禧垂簾之初,就在諭旨中稱:“垂簾之舉,非本意所樂為……一俟皇帝典學有成,即行歸政。”但垂簾聽政後,慈禧嚐到了甜頭,嗜權如命的她當然不願歸政。可既然當初許諾皇帝典學有成即撤簾歸政,那麼為了不放權不歸政,她只能藉口皇帝典學無成。因此,她才頻頻考察同治的學業,並且只批評不表揚。慈禧這一用心也可以從她對同治學業無成的大肆渲染看出來。皇帝的學業事關國家命脈,學得不好就更不應該張揚了,慈禧卻將其公之於眾,用意不言自明。慈禧以同治典學無成為藉口,又在權力的交椅上坐了兩年。她達到了目的,卻把同治害苦了。同治的學習積極性逐漸被消磨殆盡,變得越來越厭惡學習,越來越叛逆,最終成了學無所成、碌碌無為的帝王。而大清的歷史,也在這對獨斷母親和昏庸兒子手中被全面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