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蝶戀花」美,卻不知美在何處?



曾經,人們判斷春天的來臨,不看明天的天氣預報,只看身邊的花開。


那是一種與自然的默契,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愛戀。就像蝶戀上花,蝴蝶生來就要戀上花的顏色、花的香氣,而花生來就是要吸引那飛翔著的蝴蝶。


《蝶戀花》,本名《鵲踏枝》,後來晏殊從梁簡文帝的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取出“蝶戀花”三字作了新詞名稱。有人說,每一隻蝴蝶都是一朵花的精魂,回來尋找前生的自己。無論是前世的蝴蝶,還是今世的花,從古到今,都在人們紛飛的思憶裡。


你只知道「蝶戀花」美,卻不知美在何處?


自然的春意裡,常常伴著萌動的戀情。


蘇軾在《蝶戀花》裡寫少年之煩惱:“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柳永在《蝶戀花》裡寫異鄉的漂泊、對意中人的迷戀:“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不論是情竇初開的少年,還是遠在天涯的斷腸人,春天都是相思的時節。


你只知道「蝶戀花」美,卻不知美在何處?


春有甜蜜,春也有苦。春是溫柔,春也是愁。


春天的相思最為深沉,莫要問這相思值不值得。相思的真諦,便在於即使得不到任何回應,也勇於付出,不悔初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藉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至誠的君子,執著追求,無怨無悔。《蝶戀花》有纏綿繾綣的情思,亦有堅毅、勇敢、鍥而不捨的品格,有對理想的一生堅持、一生痴迷、一生狂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