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五年级两个孩子打起来了,班主任一听从办公室“嗖”地就冲了出去,三分钟不到后面就跟着两个耷拉着脑袋的孩子进来。

同事就问了两句话:“伤哪儿了没?” “气出完了吗?”

孩子互相看看,从刚才进来时候的蹑手蹑脚到稍微有点放松,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们错了,我们也不想打架的。打的时候生怕打成残废了。”办公室的老师都笑起来,气氛也缓和多了。

“行了,你们打架之前也有两个小人在你们心里面打架,左边说着不能出手,右边又怂恿着动手。你们回去好好认识一下这两个小人,明天跟我讲讲都认识到什么了。”

这两个孩子第二天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跟在老师的责骂下握手言和相比,这样的相互道歉更显得慎重和真诚。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两个也没有再和其他学生发生过肢体冲突。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两个小人:一个是天使,一个是恶魔。


为什么很多老师面对“问题学生”束手无策?

关键在于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老师看到的是既定印象,即学生“有问题”的一面,还是能够看到学生抵抗“问题”的另一面。这就是学生“自我”的两面:“本我”和“超我”。

《风雨哈佛路》中人人都称赞莉丝的勇敢坚强,都惊讶羡慕于她的人生拐点。但是真正为她创造这个拐点的恰恰是预备学校的老师们,这所非传统性高中的办学理念就是:

如果主流教育失败了,就需要有一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来让这些学生取得成功。这样,学生就不会被看作是有功能障碍的人了,而是体制本身具有功能障碍。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矛盾的“本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曾在心里动理论中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本我”是天性使然,“超我”是理性控制,而“自我”就是在两者中间的一个平衡点。这就好比,学生S用力打了学生M一下,这时如果你是M,你会怎么做呢:

A.毫不犹豫打回去

B.告诉老师

C.忍住,因为老师说了打人是不好的行为

文首提到的例子中,两个孩子就是选择了A选项,在行动中选择了冲动的“本我”。C选项则是遵守道德规范,不愿犯规的“超我”,而B则是权衡考量后做出的折衷选择。

大部分情况下,年龄越小自控力越弱,道德界限越模糊,所以选择的时候更趋近天然“本我”。而例子中两个孩子反省时说道,动手时有意识到自己在犯规,那这样的意识就称为“超我”,老师要理解孩子“本我”“超我”这对矛盾体,才能更好的理解学生的行为。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图片来源:秒懂百科

莉丝从小生活在极端的环境中,吸毒的双亲,关系不好的姐姐,暴力的爷爷姥姥,贩毒强势的男友,瞧不起她的同班同学。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她都处于极度渴望得到爱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极度矛盾的“本我”和“超我”。

当父母贩毒要她把风时,她心里知道父母这样做不对,但是又很开心能够参与到父母的活动中;当母亲的男友罗恩对她进行性侵时,她知道这种行为犯了法,但是这个男人能够让母亲过得好一点。生活的环境让她淡化了对规则道德的追求,讨别人开心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本能。

被误会的“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的简称,是人在衡量“本我”和“超我”后做出的行为选择。就像我们做决定之前,脑中都有小天使和小恶魔在吵架,而这些思想上的摩擦和战争外人是看不到的,能够被外界知道的只有最终的行为。

而作为老师,就应该拨开眼前的迷雾,不要只看到学生做出了什么行为。老师对孩子行为的误会常常会给孩子贴上标签,这样的标签就是所谓的既定印象,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就很难再冲破这个印象。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莉丝在前期成长中就因为这样的印象,失去了很多机会,也造成了很多心灵创伤:

1.受害者

莉丝说起她在进入预备学校之前,遇到过一位内德格林老师,她了解自己身世之后,出于好意将自己定位成了一名受害者,导致莉丝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一名受害者。悲惨的身世,贫穷的生活,就应该成长为一个不学无术,唯唯诺诺的人。

在我的一生中,老师都是这样的,他们都会为我感到伤心。那些住在威彻斯特郡、戴着珍珠项链的贵夫人们看一眼的生活,就会永远感到悲伤。……内德格林小姐的所有善意中,我只听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不用写作业,因为这不是我的错,我是一名“受害者”。

如果孩子觉得“受害者”这个标签能够让自己豁免,让自己可以放肆做一些情理之内的事情,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自我意识”:我学不好很正常,因为我是“受害者”。我伤害了别人无所谓,因为我才是“受害者”。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2.失败者

十几年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的经历,连续几个月吃不饱的饥饿感,持续几周高中面试的失败,仿佛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莉丝穿梭在城市的地铁上,感受到的却是她和其他人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多年来,或许这一辈子,我总感觉万事之中都有一堵墙。……墙的一边是社会,另一边就是我、我们——所有来自贫民窟的人。我们被隔绝了。

失败者的标签就如同一把枷锁,锁住了她还没来得及施展的拳脚。她也慢慢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不是伸手够得到的。

据调查,在100名孩子尝试定时拆解孔明锁任务中,68%的孩子在失败3次后会放弃尝试,其中39%的孩子在面对新的任务时不愿再做尝试。当孩子被打上失败的标签,那就很难再怀着积极的心态尝试挑战新鲜事物。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

苏格拉底曾说:“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著名哲学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值得庆幸的是,莉丝遇到了像佩里和一样的好老师。那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1.创造可能性。

佩里创建这所学校的目的,在于能够在教育中删除“失败”这个词语。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获得平等的权益,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分类不贴标签,让学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敢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魏书生谈到他的教学方法时总结道:“很多孩子缺的不是批评,缺少的是鼓励,是肯定。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到长处,使他的自信心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根据地。”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学生进行分类。这一类适合成为班级委员,那一类可以发展一下冲年级前列,剩下一类温温吞吞不上不下。

这样的分类抹杀了很多孩子的积极性,为什么不问一下孩子们对自己的期待?也许一张便利贴就可以将那些深藏在心中的雀跃记录下来。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竞选投票,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2.用心沟通。

莉丝在面试的时候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丰富的感情展露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因为佩里除了在倾听以外,还主动参与了话题:表现出理解感兴趣的样子,对一些地方还进行了提问。

老师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要敷衍了事,往往在无数次的谈话中,才可以将孩子的人格填充完整。在提问时适当使用启发式问题,避免用“为什么”开头指责孩子,选择“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而不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往往学生参与度会更高。

3.相信孩子无限潜力。

从高中辍学到进入哈佛,莉丝评判自己的标准更多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她从父母老师眼中看到了失败,那她就安于自己失败的现状;她从预备学校老师眼中看到了自己无限的潜能,那她就发挥出了最大的潜能。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写道:“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利用孩子当前取得的成功来鼓励他们追求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学问。”

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一次的成功可能是偶然,但是老师的不断鞭策和鼓励,会让这种偶然成为必然。如果一个老师不相信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孩子就会局限于方寸之间。把他们都当作雄鹰而不是雏鸟,那么期盼的就是翱翔天际而不是停留树梢了。

《风雨哈佛路》:优秀的老师,眼中才有学生多面的“自我”

总结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个人,可以选择了解或者不了解别人。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眼中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的无理取闹,他的坚韧不拔,他的乐于助人,他的暴躁脾气,他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

发生一件事情,我们要结合他的多面“自我”进行分析,去探寻他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更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那就是留下他们“自我”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引导他们更进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