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五年級兩個孩子打起來了,班主任一聽從辦公室“嗖”地就衝了出去,三分鐘不到後面就跟著兩個耷拉著腦袋的孩子進來。

同事就問了兩句話:“傷哪兒了沒?” “氣出完了嗎?”

孩子互相看看,從剛才進來時候的躡手躡腳到稍微有點放鬆,怯生生地說:“老師我們錯了,我們也不想打架的。打的時候生怕打成殘廢了。”辦公室的老師都笑起來,氣氛也緩和多了。

“行了,你們打架之前也有兩個小人在你們心裡面打架,左邊說著不能出手,右邊又慫恿著動手。你們回去好好認識一下這兩個小人,明天跟我講講都認識到什麼了。”

這兩個孩子第二天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跟在老師的責罵下握手言和相比,這樣的相互道歉更顯得慎重和真誠。而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兩個也沒有再和其他學生髮生過肢體衝突。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兩個小人:一個是天使,一個是惡魔。


為什麼很多老師面對“問題學生”束手無策?

關鍵在於遇到各種情況的時候,老師看到的是既定印象,即學生“有問題”的一面,還是能夠看到學生抵抗“問題”的另一面。這就是學生“自我”的兩面:“本我”和“超我”。

《風雨哈佛路》中人人都稱讚莉絲的勇敢堅強,都驚訝羨慕於她的人生拐點。但是真正為她創造這個拐點的恰恰是預備學校的老師們,這所非傳統性高中的辦學理念就是:

如果主流教育失敗了,就需要有一種不同的教育模式來讓這些學生取得成功。這樣,學生就不會被看作是有功能障礙的人了,而是體制本身具有功能障礙。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矛盾的“本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曾在心裡動理論中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是天性使然,“超我”是理性控制,而“自我”就是在兩者中間的一個平衡點。這就好比,學生S用力打了學生M一下,這時如果你是M,你會怎麼做呢:

A.毫不猶豫打回去

B.告訴老師

C.忍住,因為老師說了打人是不好的行為

文首提到的例子中,兩個孩子就是選擇了A選項,在行動中選擇了衝動的“本我”。C選項則是遵守道德規範,不願犯規的“超我”,而B則是權衡考量後做出的折衷選擇。

大部分情況下,年齡越小自控力越弱,道德界限越模糊,所以選擇的時候更趨近天然“本我”。而例子中兩個孩子反省時說道,動手時有意識到自己在犯規,那這樣的意識就稱為“超我”,老師要理解孩子“本我”“超我”這對矛盾體,才能更好的理解學生的行為。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圖片來源:秒懂百科

莉絲從小生活在極端的環境中,吸毒的雙親,關係不好的姐姐,暴力的爺爺姥姥,販毒強勢的男友,瞧不起她的同班同學。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她都處於極度渴望得到愛的狀態,從而形成了極度矛盾的“本我”和“超我”。

當父母販毒要她把風時,她心裡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對,但是又很開心能夠參與到父母的活動中;當母親的男友羅恩對她進行性侵時,她知道這種行為犯了法,但是這個男人能夠讓母親過得好一點。生活的環境讓她淡化了對規則道德的追求,討別人開心已經成為了她的一種本能。

被誤會的“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識”的簡稱,是人在衡量“本我”和“超我”後做出的行為選擇。就像我們做決定之前,腦中都有小天使和小惡魔在吵架,而這些思想上的摩擦和戰爭外人是看不到的,能夠被外界知道的只有最終的行為。

而作為老師,就應該撥開眼前的迷霧,不要只看到學生做出了什麼行為。老師對孩子行為的誤會常常會給孩子貼上標籤,這樣的標籤就是所謂的既定印象,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就很難再衝破這個印象。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莉絲在前期成長中就因為這樣的印象,失去了很多機會,也造成了很多心靈創傷:

1.受害者

莉絲說起她在進入預備學校之前,遇到過一位內德格林老師,她瞭解自己身世之後,出於好意將自己定位成了一名受害者,導致莉絲自己也覺得自己就是一名受害者。悲慘的身世,貧窮的生活,就應該成長為一個不學無術,唯唯諾諾的人。

在我的一生中,老師都是這樣的,他們都會為我感到傷心。那些住在威徹斯特郡、戴著珍珠項鍊的貴夫人們看一眼的生活,就會永遠感到悲傷。……內德格林小姐的所有善意中,我只聽到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用寫作業,因為這不是我的錯,我是一名“受害者”。

如果孩子覺得“受害者”這個標籤能夠讓自己豁免,讓自己可以放肆做一些情理之內的事情,那麼這個孩子就會形成這樣的“自我意識”:我學不好很正常,因為我是“受害者”。我傷害了別人無所謂,因為我才是“受害者”。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2.失敗者

十幾年逃課逃學離家出走的經歷,連續幾個月吃不飽的飢餓感,持續幾周高中面試的失敗,彷彿這一切都是應該的。莉絲穿梭在城市的地鐵上,感受到的卻是她和其他人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

多年來,或許這一輩子,我總感覺萬事之中都有一堵牆。……牆的一邊是社會,另一邊就是我、我們——所有來自貧民窟的人。我們被隔絕了。

失敗者的標籤就如同一把枷鎖,鎖住了她還沒來得及施展的拳腳。她也慢慢失去信心,覺得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不是伸手夠得到的。

據調查,在100名孩子嘗試定時拆解孔明鎖任務中,68%的孩子在失敗3次後會放棄嘗試,其中39%的孩子在面對新的任務時不願再做嘗試。當孩子被打上失敗的標籤,那就很難再懷著積極的心態嘗試挑戰新鮮事物。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老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的“自我意識”

蘇格拉底曾說:“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著名哲學家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所以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應該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

值得慶幸的是,莉絲遇到了像佩裡和一樣的好老師。那他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1.創造可能性。

佩裡創建這所學校的目的,在於能夠在教育中刪除“失敗”這個詞語。所有的學生都應該獲得平等的權益,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分類不貼標籤,讓學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敢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魏書生談到他的教學方法時總結道:“很多孩子缺的不是批評,缺少的是鼓勵,是肯定。缺少的是別人幫他找到長處,使他的自信心有個落腳的地方,有個根據地。”

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自覺地將學生進行分類。這一類適合成為班級委員,那一類可以發展一下衝年級前列,剩下一類溫溫吞吞不上不下。

這樣的分類抹殺了很多孩子的積極性,為什麼不問一下孩子們對自己的期待?也許一張便利貼就可以將那些深藏在心中的雀躍記錄下來。將自主權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去競選投票,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2.用心溝通。

莉絲在面試的時候能夠暢所欲言,將自己豐富的感情展露在一個陌生人面前,是因為佩裡除了在傾聽以外,還主動參與了話題:表現出理解感興趣的樣子,對一些地方還進行了提問。

老師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要敷衍了事,往往在無數次的談話中,才可以將孩子的人格填充完整。在提問時適當使用啟發式問題,避免用“為什麼”開頭指責孩子,選擇“你當時想要完成什麼”而不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往往學生參與度會更高。

3.相信孩子無限潛力。

從高中輟學到進入哈佛,莉絲評判自己的標準更多來自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她從父母老師眼中看到了失敗,那她就安於自己失敗的現狀;她從預備學校老師眼中看到了自己無限的潛能,那她就發揮出了最大的潛能。

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寫道:“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利用孩子當前取得的成功來鼓勵他們追求更廣的領域,更深的學問。”

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無限的,一次的成功可能是偶然,但是老師的不斷鞭策和鼓勵,會讓這種偶然成為必然。如果一個老師不相信孩子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那麼孩子就會侷限於方寸之間。把他們都當作雄鷹而不是雛鳥,那麼期盼的就是翱翔天際而不是停留樹梢了。

《風雨哈佛路》:優秀的老師,眼中才有學生多面的“自我”

總結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可以喜歡或者不喜歡某個人,可以選擇瞭解或者不瞭解別人。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眼中的學生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的無理取鬧,他的堅韌不拔,他的樂於助人,他的暴躁脾氣,他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

發生一件事情,我們要結合他的多面“自我”進行分析,去探尋他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在學生髮展的過程中,我們還有更任重而道遠的任務,那就是留下他們“自我”中的精華去其糟粕,引導他們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