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的“曾用名”

曲靖是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南與文山州、紅河州接壤,西與昆明市連接,北靠昭通市和貴州省畢節市,是邊疆中的內地。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


曲靖的“曾用名”

曲靖南城門


在曲靖歷史上,曾經有過兩個美好的名字,分別是建寧和南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建寧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劉徹派兵打敗了盤江流域一代的“勞浸、靡莫”部族,滇國歸順了漢王朝。在今三岔(今曲靖三叉社區)一帶建成了味縣,隸屬於益州郡。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在盤東一帶與南中地區叛亂部族發生激戰,主帥孟獲被擒後率軍歸附,在三寶溫泉石寶山與諸葛武侯和盟。諸葛亮三軍會師味縣,廢益州郡設建寧郡,並將郡治由滇池遷到味縣,並將南中軍事管制機構移到味縣,味縣成了南中地區政治、軍事中心。這也是雲南歷史上曲靖首次成為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就是建寧的由來,建寧取“永建安寧”之意,在戰亂頻繁的三國的確不失為一個好的名字。

那麼在如今的曲靖城區,仍然有建寧東路、建寧西路、建寧街道存在。


曲靖的“曾用名”

建寧街道


南寧

西晉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八月,分建寧、雲南、永昌、興古四郡改設寧州,治所仍在味縣,直屬於中央王朝。寧州成為全國十九州之一。北周時期,仍授爨氏為寧州刺史。但因北魏已設置寧州於彭元(甘肅境內),為區別南中寧州,則將彭元的寧州改稱為北寧州,南中寧州改稱為南寧州,南寧一詞開始在雲南曲靖的歷史中使用。和建寧一樣,南寧這個名字也表達了統治者希望這篇土地祥和安寧的願望。

對於南寧這個名字,在如今的曲靖城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熟悉曲靖的朋友知道,我們如今的曲靖城中就有以南寧命名的四條主幹道,分別是南寧北路,南寧南路,南寧西路,南寧東路。這或許也是這座城市上千年曆史的印記之一吧。


曲靖的“曾用名”

之前坐落於南寧西路和南寧東路中間的阿詩瑪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