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老漢譚行岑,不離不棄守護植物人妻子24載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並不簡單。河南省泌陽縣年逾古稀的退休醫生譚行岑像照顧嬰兒一樣伺候著患病在床的妻子24年,用愛心、誠心、耐心與堅守書寫了婚姻家庭版的“不拋棄、不放棄”,以一言一行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愛的真諦,被十里八鄉傳為佳話。

“長期臥床不起的人最容易長褥瘡,但在譚醫生的精心照護下,他老伴兒從來沒得上褥瘡,很少看到這樣乾乾淨淨癱瘓在床特別是植物人的危重病人。所以說他被評選為‘駐馬店市十佳好丈夫’榮譽稱號的的確確當之無愧。”河南老區泌陽縣馬谷田鎮馬谷田村二組78歲的退休職工劉培德感嘆道。

77歲老漢譚行岑,不離不棄守護植物人妻子24載


帶著感動之心,我們慕名來到馬谷田醫院東側不遠的一個農家小院內,探訪了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

來到譚行岑家,老人正在廚房燒鍋給老伴兒做飯,鍋裡蒸著一個香蕉和半個蘋果。“老伴兒一直是全流質飲食,這幾天她腸胃不太好,大便有點乾結,我給她加點水果吃。”譚行岑說,“這些年我的身體還可以,就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直不起腰。”我們看到他家裡裡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乾淨整潔,屋內沒有一點點異味。院內的小菜園裡一片翠綠,長滿了菠菜、韭菜、大蔥、香菜等,這都是譚行岑老人閒暇之餘種植的。

77歲老漢譚行岑,不離不棄守護植物人妻子24載


譚行岑家住泌陽縣高邑鎮小屯村東河岸組,1995年初,妻子王守清突然癱瘓在床、言語不清、命懸一線。譚行岑同二兒子譚家剛、兒媳高粉、小兒子譚建春等家人立即用車將妻子送往醫院搶救。經過住院治療,妻子的性命雖然保住了,但成了大小便失禁不省人事的植物人。由於當年譚行岑還沒有退休,為了照顧妻子方便,他就在馬谷田醫院附近租了4間瓦房。鑑於妻子的病情比較穩定,考慮自己身體還不錯,完全有能力照顧妻子。於是,譚行岑就叮囑孩子們好好工作,多為國家做出貢獻,他一個人主動承擔了照護妻子的重擔。

譚行岑夫婦有3個兒子,他們都很懂事,一直以來分別以多種方式爭著孝敬父母。大兒子譚家甫和兒媳一家人多年來一直遠在北京打工養家餬口,譚家甫聽說母親病重,便立即請假回家探望,臨走又塞給父親一沓錢,平時一有空就給父親打電話問安,逢年過節堅持給家裡父母親打款;小兒子譚建春大學畢業後在馬谷田醫院當醫生,兒媳是教師,平常工作比較繁忙,可是小兩口總是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或者擠出時間回家照顧媽媽。尤其是二兒子譚家剛和二兒媳高粉,長年累月跑客運,起早貪黑,但總是定期回到家裡拆洗被褥、做飯洗衣、整理衛生,悉心照護癱瘓在床的媽媽。

77歲老漢譚行岑,不離不棄守護植物人妻子24載


儘管一個人承擔了照顧病妻的重擔,譚行岑說的更多的卻是3個孩子的好。“我的仨兒、兒媳們和孫子、孫女們都非常孝順。”譚行岑說,“前天,二兒媳帶著女兒專門回來給她媽煎藥、理髮、洗澡、洗衣服,啥活都幹。”

在譚行岑家裡,我們看到西間的桌子上和櫃子裡擺滿了中老年奶粉、營養餐等。“因為她長期臥床不起,消化系統不太好,所以做飯時我特別注意飲食搭配,營養均衡。”他一邊給我們嘮嗑,一邊給老伴兒餵飯,像哄小孩子一樣勸老伴吃飯,雖然老伴不知道說的什麼。

“你再吃點,這飯可有營養了---。”只見他小心翼翼地舀一勺粥,輕輕吹一吹,再喂到妻子嘴裡。老伴兒雙眼睜著,張口吃飯時一直笑眯眯的。“過去她吃飯僅僅會張嘴,臉上沒有表情,更不會笑。可是這幾年慢慢的她會笑了,你們說這是不是奇蹟出現了。孩子們為了怕他媽得褥瘡,專門買來帶氣墊的醫用升降床、輪椅等。特別是黨和政府,啥時候也沒有忘記我們,高邑鎮政府前幾年還給老伴她辦理了農村低保。”

24年了,當我們問及譚行岑照顧妻子時最怕的是什麼?他說:“我最擔心的是老伴兒不好好吃飯,不吃飯就更沒法補充營養,病情就會加重。每當老伴兒鬧脾氣不吃飯時,我就像哄孩子一樣哄她,給她講笑話,逗她開心。她雖然是植物人,或許聽不懂,但她只要把飯吃了,我就很高興。相伴是福,我做這些都是應該的,老伴健在才是一個完整的家。”說完,他呵呵地笑了。生活的重壓下,今年77歲的譚行岑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

77歲老漢譚行岑,不離不棄守護植物人妻子24載


他除了每天照顧老伴兒的吃喝以外,忙碌之餘還經常抽時間用輪椅推著老伴兒出去走走,透透氣、曬曬太陽、逛逛廟會,讓老伴兒隨時隨地感受到有家人陪伴的溫馨和幸福。

也曾有人問他,這樣做虧不虧?可譚行岑說:“我相信如果是我病了,她也會這樣照顧我一輩子。她病了,我咋能不管?每天能夠這樣陪著她照顧好她,也算是一種幸福和樂趣。”

“真不容易,譚醫生能做到這地步,真是難能可貴!”對於譚行岑一家人的生活,馬谷田村街二組村民陳國坡和鄰居們一個個豎起大拇指。“他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兒已經20多年了,仍然非常樂觀,天天喜笑顏開,從沒對老伴兒發過脾氣,他才是馬谷田鎮乃至泌陽縣少有的好丈夫。”馬谷田醫院73歲的退休醫生龍國栓一個勁的誇獎。

時下,古稀老人譚行岑的感人事蹟正在豫南鳳凰山下廣為傳頌,一個崇老尊老、弘揚文明新風的氛圍正在紅色老區泌陽縣蓬勃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