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6《想飞的钢琴少年》|我们要给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豆瓣评分8.6《想飞的钢琴少年》|我们要给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拍摄于2006年的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是一部温情而又引人深思的作品。

主角小维特是一个智商超群的天才,天生拥有成为任何一个行业伟人的潜能。

维特第一次摸电子琴的时候就能够弹出完整的音符。

因此维特的父母总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可是小维特自己却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好。

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特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总是以自己的沉默来对抗父母。

不过维特还是幸运的,因为在家里还有一个理解他的爷爷,爷爷和维特一样,充满野心,自小想当一名飞行员,可是最后却当了一名木匠。

在电影中维特由于智商超群,因此比同龄人更早地明白了世界的样子,而这也给维特带来了很多的烦恼。

面对着周围的环境,他开始尝试去逃避这一切,在他眼中看来成为普通人是其最大的梦想。

而维特,也终于在爷爷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电影中的维特,虽然是个天才,但是其成长过程对于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很强的启发意义。

家庭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地位、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以及子女自我的选择权利,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豆瓣评分8.6《想飞的钢琴少年》|我们要给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01、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温馨的港湾,而父母的陪伴,则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在电影中,小维特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钢琴家,为此他的母亲直接辞去了工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程地来陪伴小维特。

而维特的父亲则是一位发明家,工作繁忙的他几乎没有时间来陪伴孩子。

偏偏小维特又是一个天才,他远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看上去十分怪异的爷爷,可以给维特最好的慰藉。

爷爷没办法教他弹琴,但是可以告诉他生活的本质和道理。而维特也只有在跟爷爷在一起的时候,才能露出最为纯真的笑容。

可见任何的天才,都需要在家庭中汲取营养。

爷爷带着维特一起做木工,一起放孔明灯,一起散步。

这最为质朴的生活,赋予了维特最为完整的一种人格。

家庭教育,也是当代教育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任何的教学资源都不能替代的。一个完整的性格,是家庭可以给予孩子最为宝贵的东西。

但是要注意,家庭的教育,远不是给予子女充足的物质,或者是全天候的看管着孩子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认识生活。

这才是所有的孩子在家庭中最应该学会的事情。

豆瓣评分8.6《想飞的钢琴少年》|我们要给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02、父母应该让孩子拥有成为普通人的权利,孩子可以选择伟大,也可以选择平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普遍的一种思想,对于子女的未来,父母普遍都抱以很强的期望,总是希望孩子可以比自己强,可以成为成功人士。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是一个竞赛的过程。

电影中的小维特也是如此,他是个天才,因此父母对他的期望也更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维特的父母也忽略了小维特的需求。

他只是个孩子,也有同龄人的一切需求,快速地成长,对于维特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这无形中这使得维特失去了很多的乐趣,也承受了很多的压力。

所以,小维特的梦想就是可以成为别人,成为一个普通人。

这其实是一件很能引人思考的事情,我们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也犯了维特父母这样的错误呢?

我们在为孩子做出各种选择的时候,有真正的想过孩子想要成为什么人么?

孩子是否真的就想要成为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那样呢?比如小维特,他虽然是个天才,但是他却最想的却是成为一个普通人。

所以,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假装自己失去了原本的天才。

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之后,维特的生活中不再只有钢琴和父母,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过得正常的生活。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我们原来总是说,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可是进入社会后我们逐渐地发现,很多事情,难就难在这百分之一的天赋上。

所以,成为普通人其实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归宿。

因此,我们何必一定要为难孩子呢?

豆瓣评分8.6《想飞的钢琴少年》|我们要给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03、不要把子女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自己的梦想应该由自己来完成

在电影中,小维特的母亲第一次辞退他的钢琴老师的时候,给出的原因就是他觉得这个老师想要将维特据为己有。

可是当小维特的母亲放弃自己的事业全职照顾维特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将其据为己有呢?

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放弃自己的事业,看上去似乎很伟大,但是其实是给予了孩子一种极大的压力。

孩子的生活,不应该是父母人生的延续。

当小维特一次次抗拒母亲的管教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宣告着自己的不满。

所以当维特的母亲带着维特去见那位伟大的钢琴家的时候,维特彻底地爆发了,他质问母亲:为什么总是为你而弹琴?

所以当小维特的母亲以为小维特失去了天才的时候,一度无法接受,这使得她的生活彻底地崩塌了。

这就是典型的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了孩子身上的后果。

此时维特的母亲其实在乎的已经不再是维特,而是维特那超高的智商。

她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了。

直到最后,维特的妈妈才从爷爷的遗嘱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要为了子女而牺牲掉自己的生活。

这是极其错误的事情。

自己的人生还是应该由自己来完成,何必要将一切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呢?

豆瓣评分8.6《想飞的钢琴少年》|我们要给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最后:

《想飞的钢琴少年》,是一部以天才的生活为载体的电影,但是讲述的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故事。

家庭、事业、未来,这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事情。

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从子女到父母的变化。

在孩子时代我们都会有诸多的遗憾,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后,都会将其附加到子女的身上。

要知道,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

在当今社会,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他拥有选择的权利。

他可以选择成为伟人,并为此而努力,也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然后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过自己选择的生活。

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任何别人而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