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從孩子生活上開始教育,注重細節,教育因細節而美麗。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仁義禮智孝”是小學時就要開始學習的,尤其“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尊敬,不孝順的話,那他還有什麼值得信任的呢?現在很多家庭都都是獨生家庭,在父母的溺愛下,導致孩子也養成了“唯吾獨尊”的壞習慣。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時改

1. 別碰我的東西

孩子本是天真浪漫的,他們不懂得物品歸屬權,但是當孩子看到某樣東西,想要佔為己有,並且不讓別人碰他的東西時。那麼這種孩子長大後多半會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分享。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2. 都怪你

遇事總是說“都怪你”的孩子,證明了他是一個愛推卸責任的人。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忍心責罰孩子,但其實這是一種變向的“溺愛”。長時間下去,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犯錯誤不需要承擔責任,而且還會把責任全部推到別人的身上。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3. 我討厭你

孩子小的時候,大多數都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模仿大人的動作或者是語言比如當家長說一些罵人的話或者是粗魯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學起來,最後形成習慣,孩子說出來的話也是會很刻薄的。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孝順心”?

1. 營造長幼有序的家庭環境

就像我們上文中所說的那樣,很多家庭如今都以孩子為中心,每天都會圍著孩子轉。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會養成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所以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長幼有序我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懂得最基本的尊重。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2. 以身作則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以父母的一些行為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未來。記得很多年前家有兒女中“小雨”拍的公益廣告“媽媽洗腳”嗎?如果想要讓孩子懂得孝順自己,那麼首先你就要先去孝順自己的爸媽,孩子有樣學樣,才能夠潛移默化的薰陶孩子的“孝順心”。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3. 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就不捨得讓他們獨立完成一些事情,長時間下去是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變得特別依賴家長。對孩子好歸好,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一些事情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完成的,才能夠讓他們養成獨立的性格。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人之初,性本善”

,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父母要起到一個好的引導作用,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和教養。將整個愛心獻給孩子,將美好德行傳給孩子。以真正其心,以善誠其意,以美修以行。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

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再好的電子產品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比如有溫度有親情的親子閱讀。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2-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可以好好培養一下孩子的閱讀習慣,為他準備一些認知類、行

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

的角色之中,讓他自己對閱讀產生興趣,有助於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一個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

益終身。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一套共有30冊,繪本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

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這3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通過故事

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也能夠學會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

想讓孩子長大變“孝子”,壞毛病一定要儘早糾正,家長們做對了嗎

全套共30冊,僅需88塊錢,平均一本只要2.9元,一瓶水錢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多種好的行為習慣和高

情商,孩子學到的東西是無價的,相信這是家長給孩子最棒的投資!家長們可點擊下方商品鏈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