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經常有媒體報道,中國人現在越來越不喜歡存錢了!


下面這個數據說明這其實是個偽命題。


近日,央行發佈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左右,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也就是說,2020年前三個月,每天有700億居民存款湧向銀行!


數據還顯示,截止到3月末,我國住戶存款餘額87.8萬億元,人均儲蓄大約6.3萬元。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疫情期間,存款為何大增?


2019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面人民幣存款增加15.36萬億,同比增長1.96萬億,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8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2019年住戶款增加9.7萬億元。


2019年全年住戶存款增加9.7萬億元,而2020年僅僅一個季度就增加了6.47萬億,相當於2019年全年的三分之二。


照理說,一季度部分人的收入會減少,為什麼存錢的數量會大幅增加呢?


1,風險資產轉移到存款


新增的存款和以往相比,不一定是比以往多“賺”的,很大一部分是本來就有的家庭資產,疫情期間,可能把其他資產,特別是風險資產“轉移”到了存款上面。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受疫情影響,特別是2月,3月全球疫情蔓延,資本市場波動加大,一般人更傾向於現金為王,進而拋售其它風險資產,抑或是本來的買房計劃擱淺了,先存著銀行再說。


2,節約的消費


很多人說,疫情影響,收入會減少,但這只是一方面。


收入減少不是絕對的,畢竟上班族是大部分,絕大部分公司的工資是照發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上班族的收入並沒有減少。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個春節期間,還“節約”了不少錢。


1月份,疫情開始嚴重起來,很多人原先的回家計劃取消了,這可節約了不少錢,路費,回家的各種花銷,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相較於以往春節的支出,相當於是省下了。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還有一部分人是計劃春節出遊的,現在,這筆錢也省了;再從不太大的花銷上看,電影看不了,聚會,吃大餐的消費也少了很多,甚至逛街買衣服的錢也變成網購了,收快遞都心有餘悸,不像以前那樣可以順暢地買買買,連理髮的錢都省了。


前三個月基本上都宅在家裡,做飯,刷劇,和平常的春節相比,結餘的錢更多了。


餐飲,影視,旅遊,休閒等行業的損失,本來該消費的錢,都變成居民存款存進了銀行。


3,疫情也改變了存錢習慣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意識到了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有多麼重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有多麼重要。


如何買房,買車?得存錢,平時大手大腳花錢,關鍵時候就捉襟見肘了。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已經買房買車的,可能還有房貸,車貸要還,這是首先需要保證的積蓄,關鍵時期,存款優先是更多人考慮的問題,這也是存款增加的一部分原因。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報復性消費有沒有?


有人說,沒有等到報復性消費,卻等來了報復性存錢。


其實這並不矛盾,要消費你首先得有錢,從某種程度上說,報復性存錢來了,報復性消費也不遠了。


1,鼓勵消費政策不斷出臺


2019年,我國GDP總量突破100萬億大關,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1.2%。


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中,消費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同時,中國內需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消費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也決定了政策鼓勵力度也會更大。


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有序進行,鼓勵消費成為了當前的政策重點。


多部門聯合出擊,鼓勵消費。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各個城市真金實銀髮放消費券,鼓勵民眾消費。


南京,寧波,溫州,深圳等地耗巨資發放消費者。


曾經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將發放5億元消費券促銷費,第一批2000萬元昨天開始發放。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在汽車消費領域,也頻頻祭出大手筆。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佛山,廣州,長沙,重慶,珠海,寧波,南昌等地先後出臺了鼓勵汽車消費的措施,特別是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包括放鬆汽車限購,增加指標,買車直接補貼,鼓勵汽車下鄉,延長新能源汽車優惠,加大充電樁建設等。


可以預見的是,其它地方以及全國性的汽車消費鼓勵措施後續也可能陸續出臺。


2,疫情終會過去,報復性消費一定會到來


為什麼大家期待的報復性消費沒有到來呢?


可能時候還沒到。


存款數據是前三個月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的升高,疫情最終完全被控制的可能性也更大。


現在還有一些海外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病例,現在要出去消費,心理上還不能完全放開。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現在歐美疫情已經開始企穩,大家擔心的印度,巴西等國疫情最壞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全球,全人類和疫情的鬥爭只有一種結果,就是最後控制住疫情。


加上我國的疫情防控效果明顯,時間越長,被壓抑的消費需求也就越大。


報復性消費只會延遲,不會消失。


3,報復性消費基礎存在


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通過其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個市場調查,主題是:隔離期結束後你是否有報復性消費?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僅僅一天,就有超過1.5萬人參與投票。這顯然是一個民眾非常感興趣的話題。


相較於報復性消費,大家似乎更關注掙錢。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也就是說,存款,有錢才是報復性消費的基礎。


但前面的存款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疫情期間,住戶的存款沒有減少,反而有大幅增加,某種意義上表明報復性消費的基礎還是存在的。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哪些領域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疫情徹底結束後,哪些行業會率先迎來報復性消費?


1,健身


宅在家裡,很多人除了刷劇,就是做各種好吃的,再就是睡覺。


最後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變胖了不少,減肥健身將是疫情結束後的重要任務了。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健身房可能率先迎來報復性消費良機。


2,旅遊


之前都嫌放假時間太短,這次放假時間可夠長的,一般人可能都在家憋壞了。


疫情結束後,之前一直想出去走走,出去看看的想法一定要付諸行動了,畢竟人生不止有工作,還要適當放鬆。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疫情更讓人感嘆人生無常,沒有所謂的來日方長。


旅遊行業將有望迎來報復性消費。


3,餐飲


手藝再好,幾個月都自己在家做飯,或者點外賣都會吃膩。


很多網友表示,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去大吃一頓。


疫情期間,和朋友,同學見面的機會都少,更別說聚會了。


餐飲企業,特別是知名餐飲企業在疫情結束後也將會迎來消費熱潮。


4,電影院


影院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開業,可謂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


被壓抑的需求越大,到時爆發的可能性就越大,手機上看劇和大屏幕觀影的效果還是完全不同。


“報復性”存錢之後,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影院解封后,優秀題材,高口碑的電影一定會票房大爆發,刷新歷史票房紀錄將是大概率。


報復性消費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