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蓑衣蓋酒喂米酒酒越香,妹的歌兒甜是醉了心的酒。”一曲《黃桑姑娘》來四月八姑娘節赴宴。

大美瀟湘的暖風吹到巫水河畔的綠洲綏寧,四月八姑娘節,早已盛裝以待。

綏寧四月八姑娘節是一種集祭祀活動、飲食習俗、歌舞表演、情愛婚俗、服飾展示等於一體。

一群美麗姑娘跳花跳月,一傾閨閣情懷的日子,“你不來,我不歇!”

你問我兒時最期盼什麼節日,我會告訴你除了春節便是姑娘節。

四月份的桃花在湖南朵朵開,而我們出嫁的姑娘們也要分分把家回。

姑娘節顧名思義就是姑娘們的節日,而這個姑娘不管是已婚的還是未婚,這依舊是屬於她們的盛典。

這一天的她們會盛裝打扮,穿上她們象徵的民俗服飾,

女子頭戴銀冠,項著銀圈,花繡圍兜,著百褶裙,穿繡花鞋,如花枝綻放,甚為動人。

你可別小瞧了這些大同小異的服飾,

它們每一件都是通過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

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還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

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

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姑娘們在那天回孃家會很自豪的穿上它們盡情的綻放她們的美,

剛成年的小姑娘們則會充滿期待的穿上它們表達對自己對愛情的憧憬。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我們的“姑娘節”是為了紀念楊八妹這位女英雄。

相傳北宋時期,名將楊文廣奉旨平蠻,兵敗後被朝庭奸臣陷害,

囚於獄中,親人探監送去食品全被獄卒和其它囚犯搶食一空。

他的妹妹楊八妹忽生一計,用藥草香花把白米飯做成烏米飯,這樣獄卒囚犯怕飯有毒不再搶食。

楊文廣得以飽餐,體力逐漸恢復,

終於在農曆四月初八這天晚上,兄妹裡應外合越獄逃走。

傳說流傳至今,演變成了苗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在湖南綏寧一直流傳至今。

因此烏米飯也就成了姑娘節必備的節日食品。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烏米飯,

人們在做烏米飯之前會提前一天去採摘烏飯葉,也就是本草綱目中說的南燭葉。

將南燭葉採摘回來去根洗淨然後晾乾,

把洗乾淨的南燭葉放在陶瓶裡搗碎取汁,

等全部變成汁後將裡面加入清水,

倒入白糯米浸泡,

記得水一定要蓋過糯米,然後靜靜等他浸泡二十四個小時。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等糯米變成墨綠色的時候撈出來用清水沖洗一遍,

放在竹做的小盤子裡,

加入蜜棗青豆後放蒸鍋蒸十五分鐘就可以出鍋啦,

加入青豆象徵著姑娘們的青澀以及情竇初開,蜜棗則寓意著結婚的姑娘們婚後生活甜甜蜜蜜。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熱情的回家姑娘們總會成對結伴的一起聊天敘舊齊心協力為我們做好香噴噴的打油茶。

這裡的打油茶可和我們平常喝的茶大不相同,

他的做法像炒菜一樣直接上鍋根本不需要茶具。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用的茶葉是在清明時節採好的穀雨茶,然後加上我們這裡產的老薑、花生蒜、蔥以及花生油。

先把鍋熱一熱,倒入花生油,等油溫升高後依次放入蔥薑蒜、花生茶葉,

然後用特製的小木錘反覆的搗碎,‘“打油茶”的名字就是出自於這裡。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隨著用小木錘不斷地捶打,茶葉的清香和香料的氣味逐漸的飄散出來,

淡淡的香氣在空中瀰漫,最後將鍋中倒入熱水,燒至沸騰。

靜等一兩分鐘,將煮好的茶湯過濾,一碗熱騰騰的打油茶就做好啦。

這一碗小小的打油茶,

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

傳承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深深地融入著綏寧人們的生活,

喝打油茶時再配上酥脆的配套小吃,口感豐富的同時還會帶有一絲蔥姜的辛辣味,

這是由於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香辛的緣故,

讓茶湯不僅有了提神醒腦的功效還能健胃消脾,因此也被我們稱之為“爽神湯”。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對於遠道而來的客人,

村裡有著“三茶四酒”的說法,說的就是如果客人進門,要先給他打三碗茶以示歡迎。

如果這時候你來綏寧做客,村裡的姑娘們會將茶湯中依次加入花生、炒米、蔥花和香菜端給你表達她們對你最真摯的歡迎。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一群美麗姑娘跳花跳月,一傾閨閣情懷的日子,傳出“你不來,我不歇!”的口號。

這裡的苗族青年“對歌戀愛”、“草標幽會”。

來了客人,一定要用“最體面”的米粉肉招待,

我們當地流傳一句俗語:吃不完一串米粉肉,算不上一個山裡人。

米粉肉是我們這招待客人的主菜之一,將新鮮的五花肉洗乾淨切成一塊一塊較大的肉片,

放入料酒耗油生抽醃製幾分鐘後將水瀝乾,

用我們這特製的米粉粉末將所有的肉一塊一塊塗抹均勻放入碗裡擺盤,

然後用保鮮膜覆蓋好戳幾個小洞蒸十分鐘左右就可以香噴噴的出爐啦。

米粉肉傳說是出自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事:

當時,陳友諒從家鄉沔陽率兵遠征採石磯前夕,為了犒慰兵勇,鼓舞士氣,

令隨軍包廚按“徵”字做一些家鄉菜餚,寓意取得遠征的勝利。

聰明的廚師按“徵”“蒸”同音不同字的意思做出了蒸魚、蒸肉、蒸圓子。

陳友諒的夫人羅氏又乘興用現成青菜――商蒿洗淨切斷,

用蒸魚肉的米粉加入調料拌勻蒸熟,送上餐桌,眾將士極喜食,讚不絕口。


你知道四八姑娘節嗎?

從此這一帶的老百姓紛紛效法,

在喜慶的日子裡,也用“三蒸”作為大菜宴請賓客,流傳至今。

而湖南人酷愛五花肉,醃製五花肉的配料像米的顆粒又細又軟因此被稱之為“米粉”,

醃製好的五花肉則被稱之為“米粉肉”。“米粉肉”也就成為了湖南待客菜宴的必點菜。

在這歡慶的節日裡,我們的寨市古鎮會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一出《抬故事》會講述我們綏寧四月八姑娘節的由來,

開啟當地群眾為迎接廣大遊客而精心準備的一頓豐美苗侗文化大餐,

路邊還有傳統手工藝展示,原生態古鎮美食,特色民俗活動展演。

陽光下的寨市古鎮宛如一片歡樂的海洋,小時候的我就是因為熱鬧而愛上了這場盛典,

每個人都盛裝打扮相互拿出自家的“寶貝”共賞,

尤其讓我們這群小皮猴不僅漲見識還有吃不盡的美食。

但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古鎮越來越傾向於商業化,

食物開始偏向於大眾化口味了,雖然可以吃到更多不同地方的口味,

但那味道卻喪失了最初的那一種純正以及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