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欢迎来到一颗芒果的哲学世界!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在上一篇中,小笛霸气地证明了“我思故我在”,但这个“我”呢?指的只是那个会想东想西的我

在哲学里面,可以叫做“意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个“我”!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首先,我们一起想象一下。

在一个疯狂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布满了各种机器,那个科学家正在笑眯眯地盯着一个玻璃缸。他刚刚成功地将一个活生生的大脑从一个人的身体里分离了出来,用营养液泡在了那个玻璃缸里,那颗孤独的大脑现在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电线。电线的终端连接着一台超级电脑,这台超级电脑可以模拟出任何现实,让这颗孤独的大脑感觉从没离开过人体一样。

问题来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就是那颗大脑?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哲学思维实验,叫“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它还有一个酷炫的简写BIV ,注意不是HIV,是BIV BIV BIV!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很多朋友应该都有看过《黑客帝国》这个系列的电影吧!帅气的基努·里维斯就是“缸中的大脑”,拥有如此英俊潇洒的脸,可想而知,当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没脸的“缸中的大脑”时,那是多么的崩溃。

“缸中的大脑”的原创者是一位,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哲学系的当代哲学大神。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吉尔伯特·哈曼

Gilbert Harman


蛤蟆,噢不是,是哈曼,在他1973出版的一本叫“思想(Thought)”的书里,讲到“缸中的大脑”这个思维实验。讲的是我们的内在和外面世界的关联,也就是说,除了活在大脑里的那个我之外,别的一切到底存不存在呢?以及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以我自己举个例子吧。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在我家的饭厅里,喝着一杯热热的红糖姜茶,盘着腿坐在一个皮质的餐椅上,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噼噼啪啪的打着这篇文,感觉开心又有点纠结。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我其实就是在玻璃钢的那颗孤独的大脑,傻傻的还以为自己真有那么一个家。真以为我还有一个嘴巴可以喝茶,可以有一个身体可以坐着打字,这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感觉到“开心又有点纠结”这个情绪是真的。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我这颗孤独的大脑被疯狂科学家操控着,活在一个比“楚门的世界”还悲剧的“空空世界”里。这个世界,其实都只是一些往我大脑里输入的电子脉冲而已。我一直一直都只是躺在玻璃钢里一个任人宰割的大脑,就像在火锅里面沸腾的那颗猪脑一样。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到这里,相信会有不少朋友的内心存在着一种咆哮:

那我现在就是的的确确活在这里呀?难道我活了这么多年,在这个社会里这么累,这么拼,你现在告诉我这一切都是扯淡?!

然而,更扯的在后面!

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不是一颗缸中的大脑,那么你就不能否定你对外面世界的一切观念和想法都是错的!那么你就不能否定这一切都是扯淡!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如果还是觉得“缸中的大脑”有点太科幻太抽象,我们也可以试想一个更古老的说法:“你怎么证明你这一刻是醒着而不是在做梦?”当一个人在梦里的时候,通常都不会知道自己在梦里。所以,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一辈子都只是一直在做梦,从没有一个所谓的醒后的真实。

我想,这个说法或许很多人会不同意呀,但至少,我们没有办法确定的一点是,我们到底哪一刻是在梦里,而哪一刻不是。就像“缸中的大脑”一样,如果你没有办法分辨此刻是梦是真,那你就没有办法否定你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梦境。

无论是“缸中的大脑”或是“梦的论证”,都属于哲学里面的“怀疑论”。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不是在说“我们啥都不知道”,因为在”怀疑论“的世界里,这句话就已经明显是自相矛盾的。应该说我们连啥都不知道这个事情都不知道,所以不是单单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扯淡,而是连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扯淡都是在扯淡!

“怀疑论”可以说一种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他是古典哲学跨入现代哲学的重要根基。认识“怀疑论”后,打开了我思考很多问题的隐形框框,同时也直面了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的局限性。当我们认为我们经历很多、懂得很多的时候,不要忘记,这可能都只是你在玻璃钢中的一些胡思乱想罢了。


我只是一颗“缸中的大脑”?

关于世界,不能否定,你其实啥都不知道!


一颗芒果的哲学世界希望能给对哲学有兴趣却始终望而却步的朋友,所以对于很多主题和概念的阐释是相对开放性,目的是希望能引发更多朋友们对哲学的喜爱。对个别主题感兴趣的朋友,强烈推介去查阅更严谨的哲学类书籍及发表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