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下豬場生產成本與經濟效益的思想轉變

前言:

豬場管理優化建立在高強度的生物安全制度下,將非瘟拒之門外豬場能夠安全生產的前提下。

在非瘟干擾下,現在養豬成為了高風險高利潤的養殖行業;生豬市場行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的經驗與管理模式告訴我們要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需要對養豬場進行精細管理,降低養豬場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豬場生產成本包括:折舊、飼料、人工、疫苗、藥物、水電、維修等費用。對養豬綜合分析其中飼料所佔比例略有下降佔總生產成本約65%左右,仍然居第一位;用人費用所佔比例逐年攀升提高至21%,兩者合計為86%左右,其他醫療費用、器具與水電消耗及雜項支出僅佔14%左右。

管理| 非瘟下豬場生產成本與經濟效益的思想轉變

在以往行情,我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理∶

1. 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每頭母豬年產仔豬頭數及肉豬平均日增重。

2. 提高飼料效率,降低每公斤肉豬所需飼料單價,降低飼料成本;混合飼料∶約佔成本70%左右,比重很大,因此我們總是關注飼料原料價格的漲跌,調整飼料配方以降低養豬成本。

3. 醫療費用∶包括藥品疫苗及其他醫療費用,低價位低損耗維持豬群簡單正常生產。

4. 用人模式從改進管理工作模式做起,有效全方面的運用人力;節省崗位工人,適當增加勞動強度。

5. 加強豬場的管理,做好環境控制和消毒工作,降低豬隻的發病率,改善環境衛生,降低豬隻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但是在現在高行情下,我們若想獲得高額效益的回報,必須轉變我們的頑固思想和老舊管理模式;就像河水流量一樣,固定的河道,我們要想獲得更多更大的流量,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快河水的流速,做到快速通過以獲得更多的流量。

當下行情,每個豬場在現有的固定規模下若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只有加快生產批次,增加年生產胎次,提高豬日增重,縮短出欄時間,那麼我們就需要轉變以下幾點管理模式:

1、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每頭母豬年產仔豬頭數和年產胎次提高PSY

2、合理提高使用高營養高品質飼料,用優質飼料提高豬群日增重,使豬群快速生長,縮短出欄時間,看似增加了飼料成本,但實際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大於我們增加投入的成本;這是我們最需要轉變的,摒除根深蒂固的老舊思想,抓住機遇創造更高更大的效益。

3、合理增加使用高品質藥品疫苗,保證高生產狀態下豬群的健康狀態及生理機能。

管理| 非瘟下豬場生產成本與經濟效益的思想轉變

4、改變用人模式,提高工人待遇水平,使用高素質、強責任心的工人,提高積極性,把握每個階段高效率生產,每人固定崗位,高效率完成崗位工作

5、加強豬場的管理,做好環境控制和消毒工作,降低豬隻的發病率,改善環境衛生,切斷病源傳染途徑,降低豬隻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達到安全穩定生產。

在我們思想中,持續制約我們的總是過高的飼料成本,第一反應總是核算飼料成本,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很容易迷惑我們,使我們忽略了當下高行情的高效益;

機遇面前誰的思想超前誰就能獲得更高的回報,適當合理的增加飼料投入,使豬群得到高營養高效率的快速成長,縮短出欄時間是更有效的效益回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