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书谱》作为书法史上书论与书作的唯一合璧,其“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的论断精辟地总结了前人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警示后人“使转”之于草书的紧要,其书作也成为后世习练小草的圭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孙过庭《书谱》墨迹,极为重视使转,而且应用甚周,已达出神入化之境,那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使转”的概念。


《书谱》中言及,“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纵横,应当理解为毫端在平面内的纵向运行或横向驱动,(见图 1)绝非恣意横行,鼓努作势。后面“牵掣”二字,“当指主观意志的表达,或牵或拽,驾驶毫翰抒发胸襟”;也有纸笔摩擦,牵引毫翰破其阻碍,任意纵横(以法度、美学原则为前提)的意思。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转,谓钩环盘吁之类是也”。把转形象地比喻为银钩的圆环,显现出弯环圆融的审美要求。(见图 2)“盘吁(纡)”即盘结回旋。因转特指笔画的转弯、转向、转角和转接下一个字。(见图 3)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简而言之,就是运笔时写出圆转回旇没有棱角的笔画,关键在于笔转弯时不停驻,笔略略上提。转与折时常并论,圆转方折,用笔不同,外形有异;草书多以圆转为主,方折相对较少,《书谱》也不例外。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因此从孙过庭所下定义来看,使转就是在一个平面内直来横往的运行和转弯连接,是笔在平面内的运行。而草书真的就只是在一个平面内运行而没有三维空间的运动吗?


《书谱》的法书,非但不是这样,还十分重视纵向的提按,甚至通过提按实现的“节笔”成为了有别于人的显著特征。因此我们还要注重对提按的认识和掌握。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说:“唐朝一代论书法的人,实在不少,其中极有名为众所知的孙过庭《书谱》,这自然是研究书法的人所必须阅读的文字。但它有一点毛病,就是词藻过甚,往往把关於写字最紧要的意义掩盖住了,致使读者注意不到,忽略过去。”提按就当属掩盖得较深的紧要内容。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这里的重与轻就是对提按的表述,笔提起就轻,按下就重。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在一画之中,通过笔尖起落实现起伏变化,必然上提则起下按方伏,因此这是对提按的又一次阐述。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对照《书谱》法书,孙过庭是怎么运用上述理论的呢?


不妨分作三类,以助认识。


一是提按不分明,以等线体的形态出现。这样的书写状态,李斯、李阳冰小篆、八大山人的行草通篇皆如是,《书谱》中也偶有这种小篆线型的单字(如图 4、图 5、图 6),占极低。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二是重若崩云近乎墨块,这种情况较提按不明要多(如图 7、图 8、图 9)。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三是轻若蝉翼的线条或细丝,这种用笔强调中锋,写出极强的韧性和弹性,但又切忌轻飘软薄的点线(如图 10、图11、图 12 箭头所指处)。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使转是在一个平面内运行,提按是在纵向的三维空间里运动,在书写过程中两者是不可孤立和分割的,也就是说在使转中有提按,提按贯穿于使转过程;进一步说只有提按那就是原地踏步,没法向前运行的使转,也就写不出线条,没有提按通篇就是等线体,不能出现粗如块、细如丝、轻如纱的线条。两者必须融洽,灵巧运用。由此可见,使转与提按综合应用在书写中至关重要。


《书谱》也被称为《运笔论》,但如何把提按与使转结合起来,只能从“草贵流而畅”“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这类非常隐讳的词藻中体会,对于初学者是有一定困难的。好在孙过庭于《书谱》的法书中作了完美的示范,或许他这也是“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吧。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那么我们就用心读他的书法作品,做到“心不厌精”,从而有效避免“内迷其理”,长期的临习中“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闇于胸襟,自然容舆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愙斋书法」搞懂《书谱》这三类线,学会“提按使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