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1955年授銜時,楊勇在軍事指揮員中出類拔萃、功勳卓著,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勇原名楊世峻,在學校讀書時,中共地下黨員、校長陳世喬給學生上語文課時,講解"勇"這個字時,解釋說,勇形容士兵們的忠誠、勇敢、剛強不屈。這是真正的好男兒的陽剛之勇。每一個有血氣的男兒都應該有志獻身祖國,不然就枉做了一個男子漢。下了課,楊世峻對陳長說:"我要立志獻身祖國,為表示決心,我從現在起改名叫楊勇。"

楊勇一生百戰沙場,最能體現"勇"字精神是他身上的5處傷痕。這5處傷痕,都記述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他的第一處傷痕在頭頂上。那是發生在1933年10月,楊勇擔任紅三軍團十四團政治處主任時,一次,部隊在絢口與敵人打了個遭遇仗。楊勇指揮兩個連殺人敵陣,與敵人拼起了刺刀。突然,一串子彈呼嘯著飛來,一顆子彈擊中了楊勇的頭頂,鮮血如注,從頭頂流到眼睛、鼻子、嘴唇,滴到地下。團長派人揹他突圍,楊勇堅決不肯離開前線,他堅持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決不先突圍。戰鬥一結束,他便一頭栽倒在地。戰後,軍團召開表彰大會,彭德懷親自給他戴上一枚紅星獎章。他頭頂上的那塊約兩釐米長的傷痕上從此再沒有長出頭髮。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第二處傷在他的右大腿上。那是發生在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經過湘江,蔣介石命令何鍵統領40萬大軍,利用湘江,阻攔中央紅軍北上。紅軍第四十師十團奉命在湘江邊掩護兄弟部隊過江。這時,100多架飛機在湘江的上空輪番丟炸彈,飛機像下卵似地丟下一枚枚炸彈。大地在500磅炸彈的撞擊下,像打擺子似地顫抖著,彈坑裡衝出的熱浪,把附近的紅軍戰士像一隻只草捆似地衝走。地面上敵人像瘋狗般成群結隊地湧來,十團戰士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了,團長沈述清身中五彈,光榮犧牲了。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師參謀長杜中美來十團代理團長,到職後兩小時就中彈身亡。團政委楊勇指揮三營殺紅了眼,他抱著一挺機槍,對著衝來的敵人一陣猛掃,一下子掃倒了18個,自己的右大腿上也中了彈。他用手指頭把彈片摳了出來,繼續抱著機槍掃射。楊勇常指著自己右大腿上的傷痕說,這是一塊特殊的湘江戰役的"紀念章"。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他的第三處傷痕留在右腮上。那是紅軍長征到達赤水河東岸的土城時留下的。紅軍要過赤水河,必須攻佔土城。守土城的是川軍主力部隊郭勳祺旅。紅軍個別領導輕視川軍,編了一句順口溜:

川軍像條牛,

紅軍牽著遊。

黔軍像條狗,

紅軍打著走。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當時,在這些人眼裡,川軍是豆腐渣,不堪一擊,只要一個衝鋒,便可沖垮。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血戰一天,付出了很大代價,卻沒能佔領土城。五軍團上去後,傷亡也不小,仍舊佔領不了。情急之下,朱德總司令親自上陣了,他點兵點將,要十團政委楊勇率領敢死隊打頭陣。楊勇身先士卒,帶著敢死隊衝到敵人工事前約50米處,瘋狂的子彈在楊勇一米處的路面上擊起一串串灰塵。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楊勇毫無畏懼,繼續向前,突然被一顆子彈擊倒。子彈從他的右腮穿入,從唇部鑽出,使楊勇失去了6顆牙齒。他血流滿面,昏倒在地,朱德派人把他抬走。當年只有23歲的楊勇,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傷口很快痊癒了,但他的右腮上卻留下了一塊花疙瘩。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第四個傷痕在他的左肩上。那是在平型關戰鬥中,他與日軍拼刺刀時負的傷。

開國上將楊勇,身上留有5處傷痕,一處一個故事,一處比一處精彩

第五個傷口在他的腰部。那是在太行山一次戰鬥中掛的花,當時,傷在要害,傷口流血不止,他差一點去見馬克思。

湘江、土城、平型關、太行山,包括後來的魯西南、淮海,楊勇仗仗出生入死,仗仗血濺沙場。有位將軍評價說:"沒有勇,不稱為楊勇;不言謀,也不是真正的楊勇。"這句讚揚的話,道出了楊勇是個有勇有謀的軍事指揮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