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業績“變臉”,上市首虧後,再預虧,老字號“失寵”了?

過去,我們一說起老字號,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標誌,或者是象徵,總之,老字號給人一種歷史悠久,世代傳承的感覺。可是,如今,不少老字號不受消費者待見了,老字號“失寵”似乎已經成為事實。

以下這三大品牌,都是有名的老字號,可是,從他們的業績上來看,老字號的效應,似乎正在逐漸消退。

第一,同仁堂

百年老店業績“變臉”,上市首虧後,再預虧,老字號“失寵”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於1669年,至今,已經走過351個年頭了,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仁堂經歷數代而不衰,在海內外信譽卓著,樹起了一塊金字招牌,真可謂藥業史上的一個奇蹟。2009年至2017年近十年間,同仁堂營收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然而,在2019年,同仁堂的業績卻“變臉”了。

日前,被譽為“百年老店”的同仁堂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2.77億元,同比下降6.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85億元,同比下降13.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9.24億元,同比下降7.74%。

從以上的數據能夠看出,同仁堂營收淨利雙降,而營收更是十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同仁堂十年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了。對此,有專業人士分析出了背後的幾點原因。

原來,同仁堂正面臨多系列產品生產供應不足的狀況,並且,有兩家新建生產基地,在2019年下半年才投入生產,產能尚未得到有效釋放。從而導致一些產品的生產進度放緩,其中同仁堂五大核心品種的產量均出現下降,從而影響了營收。

另外,原材料採購成本的增加,以及核心產品遭遇外界競爭加大,同類型的產品在市場中逐漸增多,削弱了同仁堂的優勢。總而言之,根據專業人士的分析,同仁堂正在面臨產能瓶頸、口碑危機、核心品種陷入競爭紅海的三大難題,從而影響了業績。

第二,東阿阿膠

百年老店業績“變臉”,上市首虧後,再預虧,老字號“失寵”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東阿阿膠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2019年12月23日,東阿阿膠入選“中國農產品百強標誌性品牌”。東阿阿膠屬於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山東東阿阿膠廠。

山東東阿阿膠建廠於1952年,1993年成為股份制企業,1996年成功上市,同年7月29日“東阿阿膠”A股股票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阿膠系列產品生產企業,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

在東阿阿膠輝煌時期,一度斬獲了多項殊榮,在行業中,一直是龍頭老大。然而,在2019年,東阿阿膠的業績急轉而下,出現了上市之後的首虧,沒想到,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依舊未能扭虧為盈。

4月14日晚間,東阿阿膠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一季度虧損6684萬元-9436萬元,上一年同期公司盈利39318萬元。由此可見,在今年一季度,東阿阿膠未能改變業績的頹勢,而作為一家老字號,為何會交出如此成績單呢?

對此,有人分析認為,從2019年以來,東阿阿膠側重於清理渠道庫存,從而對銷售產生影響。另外,在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部分經銷商復工復產延遲,導致公司線下業務受到影響,在種種因素之下,導致東阿阿膠的業績,依舊是出現了預虧。

第三,全聚德

百年老店業績“變臉”,上市首虧後,再預虧,老字號“失寵”了?

說到烤鴨,就不得不提到北京,而北京烤鴨品牌之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全聚德了。全聚德,中華老字號,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是“馳名商標”,不過,全聚德和同仁堂、東阿阿膠一樣,都交出了一份不盡人意的成績單。

4月14日,全聚德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15.66億元,比2018年同期下滑11.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462.79萬元,比2018年同期下滑38.9% 。

由此可見,在2019年,全聚德淨利不足五千萬,而在2020年一季度更是預虧超9000萬。而這樣的業績背後,也反映出了全聚德的生存現狀,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全聚德表示:由於公司餐飲收入同比出現下滑,進而帶動整體利潤水平有所下降。

事實上,這些年,全聚德由於菜品單一,創新力度不足而飽受質疑。其實,全聚德也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20年,全聚德正在改變食品業務過於傳統、單一的產品形式,在產品內容和營銷方式上取得突破。

從以上三大百年老字號的現狀來看,它們的業績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頹勢,而它們並非個例,也折射出了其他一些老字號的生存現狀,那麼“老字號”真的失靈了?

為何越來越多的老字號逐漸沒落了呢?其實,老字號並未陷入了業績危機,而是陷入了品牌的危機。過去,市場給予消費者的選擇比較少,而如今消費多元化,而消費者也不一定非要選擇老字號。

另外,“宅經濟”逐漸流行起來了,一些老字號單靠到店人流量的話,已經缺少優勢了。因為很多人開始足不出戶,外賣帶來了便利,也讓消費者變得更“懶”了。除了消費者有了改變之外,一些老字號自身也是有問題的,比如跟不上時代發展,固步自封,不及時做出改變等等,從而和消費者漸行漸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