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拖延症吗?《拖延心理学》​的真相,恐惧才是根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朝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钱鹤滩

你可曾想过,这首脍炙人口的《明日歌》,竟是一个拖延症患者对世人的忠告?

可见,拖延症是一个千古话题,古今中外,名流草根概不能免。

譬如,《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买来大概两周了,可直到前天我才把塑封撕开阅读学习。

你有拖延症吗?《拖延心理学》​的真相,恐惧才是根源

一、拖延症的普遍性

《拖延心理学》作者有两位,分别是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是加利福尼亚大学资深心理师,心理学博士,1979年起就为学生设立了拖延症团体治疗课程,由此也可见,拖延在大学生中很常见。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大学生有拖延症,山东大学也曾对400名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人都有拖延现象。

职场人中,86%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我们全职妈妈不用调查,至少90%以上会患上拖延症:玩具扔了一屋子?等下次再收拾吧,反正还要再玩;衣服还没洗?等会儿吧,好累……

你有拖延症吗?《拖延心理学》​的真相,恐惧才是根源

二、为什么会拖延?

《拖延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分别从行为、心理、大脑3个部分,用了10章内容全面剖析拖延症的根源,但我归结起来,就两个字:恐惧。

就像我隔了两周才读这本书,一直以为是因为懒,可看了这本书才明白是因为恐惧,因为对心理学一窃不通,害怕读不懂而逃避。

  • 1. 完美主义者的恐惧:害怕失败而不开始

完美主义者要求一切都要做到极致完美,在外人眼里,似乎他们的一切都那么尽善尽美。但正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以致他们在思考事情时总是太过绝对化,不能容忍信任一点小的失误。

所以他们总是提前给自己设定层层关卡,将失败的后果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种想象又阻止其前进的脚步,事情一拖再拖,甚至不能完成。

《蒙娜丽莎》的创作者达·芬奇,可以说是最著名的拖延症患者。他的《蒙娜丽莎》创作了4年之久。

这位天才画家被称为全才,他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但可惜的是,这一切成果都被保存在他的手稿中而未发表。原因是他太过于追求完美,有的手稿能改上千次还不满意,结果所有的成果都未发表,光手稿就积累了5000多页,直到两个世纪,200多年后,他的绘画手稿才被后人整理成书,而其他科学方面的成果仍藏在那一堆手稿中,成为沧海遗珠,让人引以为憾事。

你有拖延症吗?《拖延心理学》​的真相,恐惧才是根源

蒙娜丽莎

  • 2. 恐惧成功,用拖延做借口

并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有些人因为害怕竞争的压力,不愿为此付出太多;有的人因为自卑等心理,认为自己达不到成功的要求。这些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用拖延掩饰自己的真正心意,久而久之,连自己都被骗了。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害怕成功?

题主用了很长的篇幅,讲述自己害怕成功形成的根源,面对成功的机会,却因觉得自己不配而放弃。

其实高中学习尤其高三时候往往都会发生很多差生逆袭的事情,我快高考的时候又感受到升高中时候的痛苦,我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可以考上北京好大学的学生,仅仅是设想自己通过努力考上重点大学我就会又升起一种很惶恐的感觉,觉得自己再窥探一个不属于我的东西,理所当然我就只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

这就是典型的恐惧成功的心理,已经害怕到影响了自己的学业与工作,幸好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而寻求帮助,以期摆脱这种心理。

  • 3. 对人际关系的恐惧,用拖延躲在舒适区

对人际关系的恐惧心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害怕与别人太过疏远,这种心态的人一般缺乏安全感,用拖延完成来寻求他人帮助,或者推迟完成时间。例如,有的大学生会迟迟不交论文答辩,以期能晚一点离开学校,离开同学与导师。

还有一种与这种相反,是害怕与人太过亲近,造成不舒适感。

有这种心理的人,有的是害怕自己的劳动果实被人窃取,从而拖延完成进度;有的是害怕受伤害,宁愿躲在安全区,不与人太过亲近。

拿我自己来说,我算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在初次见面的人看来,我好似比较冷淡,不太好接近。其实这只不过是我的保护色,因为对与陌生人的亲密比较抗拒,对人际关系比较恐惧,所以用拖延做借口,避免交往。

你有拖延症吗?《拖延心理学》​的真相,恐惧才是根源

知道了形成原因,那怎么解决呢?

三、拖延症有办法治愈吗?

拖延症通过正确的方法是有办法“痊愈”的,书中从准备到实施,方法非常具体,这里选举其中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几种,来与大家一起学习。

  • 1. 制定可操作目标

制定一个短期的小目标,实施起来不费劲的,把它分解成几个小步骤,一步步完成。

王健林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

这句话曾被当作笑话,但对王健林来说,这只是可以实现的一个小小的目标而已,所以制定目标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定的太过遥远,也不要定的过低。

  • 2. 学会判断时间

从表面上看来,拖延好似是因为不会管理时间,但实际上是因为拖延者对时间概念太过模糊,活在一个无限延长的时间里。

去年的时候,我因为想对抗拖延,报了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在学的时候激情满满,跟着老师学习四象原则,规划出必须做紧急做等等,看似很有成效。可随着时间推移,激情褪去,拖延还是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

为什么?因为我总觉得时间还早,等一会儿再做也不迟,结果一会儿会儿过去,一天过去,到最后什么也没做,内心又自责不已。

那怎么办呢?《拖延心理学》中,作者提出了“非计划”这个概念。

非计划是一个每周日程表,它列出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它可以帮助你在两天内实现你的目标。

制作一个非计划表格,将一周内所有活动写下来,如果能确切到时间最好。这样列完之后,空白的表格就是你可以利用的时间。

使用非计划表格记录你的进步,实现目标后记得要给自己奖赏哦。

  • 3. 求助心理师

如果书中所列的方法对你都没有用,而你又力求改变,那么去求助心理师吧。

专业的工作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可能在我们看来无比艰难无比痛苦的事情,费劲力气也找不到根源,无法解决的事情,在心理师那里都会得到完美的方案。

你有拖延症吗?《拖延心理学》​的真相,恐惧才是根源

四、总结

拖延并不可耻,首先要抛却这种羞耻的念头。就算是名人也会有拖延心理。

例如著名的《胡适留学日记》:

7月12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 《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

但当拖延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时候,当你想改变的时候,看看《拖延心理学》吧,里面那么多种方案,每一种都慢慢试验,总能找到一款治好你的拖延症。

到那时,你就可以跟拖延君Say byebye,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