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城牆文化遺產 打造開封“空中花園”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梁姍姍 馬紫陽)

4月5日,正值開封清明文化節,映象網記者一行來到城牆古馬道登城口,準備登牆觀賞,面戴口罩的遊客已排起了長隊,進口處,只見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的為遊客進行手面消毒、測量體溫、查看身份證後,遊客便可以走上城牆盡情觀賞。

维护城墙文化遗产 打造开封“空中花园”

“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打造以宋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我們對開封城牆項目進行了整體規劃佈局、分段修繕展示,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採取最小干預方法,最大限度的保護城牆。” 開封城牆景區總經理張輝女士說。“同時,利用生態手段保護城牆原生態,從而保存一切歷史遺留的信息,維護城牆文化遺產的真實性,給廣大市民及遊客提供一個觀賞休憩、可達可遊的開放空間。”

维护城墙文化遗产 打造开封“空中花园”

據瞭解,開封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對開封城牆累計投資2億元,謀劃實施各類項目10餘個。並設置古馬道、金耀門、萬歲山等8個登城口,吸引十餘萬人次登城觀光遊覽、研學、休閒。目前景區已開放約6.2公里。搭建道路路口連橋,依勢鋪設青磚,架設木質棧道,樹池、欄杆防護、亮化美化,因勢謀景,借景造景,已成為開封的一條“空中旅遊線路”,更如同開封的“空中花園”。

開封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根據城牆保存狀況及不同的歷史文化內涵,將城牆及其沿線景觀資源、周邊環境組合為一體,由城牆牆體展示、空間展示等。牆體展示的範圍為城牆全段,以展示其古樸、滄桑風貌為主。空間展示利用城牆頂面連綿不斷的通道,以及城門樓、角樓遺址,作為“空中”走廊及“空中”觀景點,以瀏覽、欣賞城牆頂部風光,俯視雄偉城牆及沿線景觀,遙看城內秀麗景色。

维护城墙文化遗产 打造开封“空中花园”

利用現有馬面設置攻防器械等古代戰爭兵器、城牆戰備場景,曉喻於人,讓遊人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構畫一幅古戰場的景況,向公眾展示開封城牆的價值作用和文化內涵,以達到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文物宣傳,兼顧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促使文物保護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雙贏。

在大梁門城門樓內,通過8k,6面,720度CAVE技術展示的《微夢大梁門》影片,實現了全沉浸虛擬空間。在地面觀看平臺之上,以開封城“ 內城城牆”概念,進行了專屬設計,用實景打造一座由表及裡的“呼吸城池”,實現人、景、物的多維度實時交互,讓遊客站在城池之上,就可見證開封古都的傳承。

大梁門城樓下的古馬道遺址,三層馬道垂直疊壓,是開封“城摞城”最好的實物佐證。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朱士光教授稱此種現象,是中國都城建設史上活的“化石”,它在全國乃至世界上,只有開封獨有。為了更生動、直觀的展示給遊客,開封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運用高科技技術提升展示水平,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裸眼3D效果,直觀遺址全貌,並瞭解其前世今生。

大梁門至萬歲山段沿線2公里動態遊覽區,打造AR增強現實導覽互動系統,通過內置故事及人物IP的引導,讓遊客在互動遊覽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人、景、物的多維度實時交互體驗。

“接下來我們將加快完成城牆貫通工程,以城牆為主線,串聯開封獨特的資源稟賦和人文景觀,助推宋都古城的開發、修復、重建和利用。而城牆景區‘牆體貫通、綠道貫通、內外環路貫通、牆體內人防設施貫通、環城牆水系貫通’等五個貫通也將指日可待。” 開封城牆景區總經理張輝女士說。“我們將努力實現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形成走向世界新的文化發展格局,讓古老的城牆延展出新生的活力。”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360378937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