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 :“放肆” 竟然指 “威脅要殺掉你”?

晚輩面對尊長的時候,如果言語和舉動都表現得很囂張,通常會受到這樣的斥責:“放肆!”


各種辭典對“放肆”的解釋都是輕率任意,毫無顧忌,顯然是一個貶義詞。


但是“放肆”這個詞為什麼會具備這樣的義項?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茫然不知,辭典中也都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


長知識 :“放肆” 竟然指 “威脅要殺掉你”?


先說“”。


“肆”的本義是形容頭髮長長地散開,張舜徽先生在《說文解字約注》一書中解釋說:“太古之民鼓腹披髮而遊,初無䯺髻之法,肆字即喻其事……因引申為敷陳恣縱之義”(䯺(kuò)指束髮)。


“肆”字由此而引申為長、散開、擴張、放任、極力、侵犯等諸多義項。


《說文解字》:“肆,極陳也。”


所謂“極陳”,是形容極盡可能地陳列出來,當然這也是引申義。比如我們知道古代的作坊、店鋪都稱“肆”,就是指陳列百工,擺設貨物之地。


長知識 :“放肆” 竟然指 “威脅要殺掉你”?


據《周禮》記載,周代有個官職叫“小宗伯”,主要職責是掌管禮儀祭祀等事。


小宗伯的屬下還有“肆師”一職,鄭玄註解說:“肆猶陳也。肆師佐宗伯,陳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

“粢(zī)”是供祭祀所用的穀物,“粢盛”即指盛放在祭器中的穀物。


肆師的職責是輔佐小宗伯,在祭祀的時候擺設祭祀的位置,陳列祭牲、祭器和穀物,故稱“肆師”。


小宗伯的各項職責之中,有一項看似很古怪實則非常有趣的任務:“王崩,大肆,以秬鬯渳。”


“秬(jù)”是黑色的黍子,古人視之為嘉穀,即吉祥的作物;


“鬯( chàng)”是一種香酒,用黑黍和名為鬱金的香草釀成,這種酒“芬芳攸服”,酒香芬芳濃郁,用來祭祀神靈和祖先;


“渳(mǐ)”是動詞,指清洗屍身。


“大肆”,東漢學者鄭眾註解說:“大浴也。”


鄭玄則註解說:“始陳屍,伸之。”


小宗伯的任務是在周天子駕崩之後浴屍,唐代學者賈公彥解釋說:“必用秬鬯者,以死者人所惡,故以秬鬯浴屍,使之香也。”


長知識 :“放肆” 竟然指 “威脅要殺掉你”?


周天子駕崩之後,小宗伯要先“大肆”,把周天子的屍身最大限度、沒有死角地伸展開來,並擺設、陳列妥當,然後用“秬鬯”這種香酒沐浴、清洗屍身。


這一場景直到今天在喪葬儀式上仍然還能看到,只不過用來為死者清洗屍身的是水,而不是周天子專用的“秬鬯”香酒。

“大肆”既然是指陳列周天子的屍身,引申開來,處死刑後陳屍示眾也叫作“肆”。


《周禮》中規定:“凡殺人者,諸市,肆之三日。”


長知識 :“放肆” 竟然指 “威脅要殺掉你”?


再說“”。


《說文解字》:“放,逐也。”


南唐學者徐鍇進一步解釋說:“古者臣有罪,宥之於遠也。”


“宥(yòu)”是寬恕之意,意思是說:臣子犯了罪,赦免死罪,流放到遙遠之地。“放”由此引申為棄。


長知識 :“放肆” 竟然指 “威脅要殺掉你”?


綜上,“放肆”這個詞的意思就非常清晰了:棄屍於市,陳列示眾。


古代中國有尊敬長輩的傳統禮儀,如果對長輩不敬,那麼“放肆”的斥責就猶如說:“你竟敢不尊敬長輩,我要把你殺掉,然後棄之於市,陳示眾!”


這當然是威脅之辭,但由此也可知,晚輩對長輩的不敬到了極端的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的時候,這句最為嚴重的威脅之辭才會使用。


久而久之,經過漫長的語言演變,“放肆”這句口頭上的威脅之辭失去了語感嚴重的本義,僅僅表示訓斥的意思了。


不過,即使如此,今天的人們在使用“放肆”一詞的時候,也仍然針對的是晚輩或下屬嚴重不敬的言語或舉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