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一位出色的戰略家。他能從一個沛縣的小混混,打敗了強大的西楚霸王,成就了一代帝王,確實非常了不起。或許有人會說,劉邦充其量就是一個小人,他用下三濫的手段打敗了楚霸王項羽,也許這就是項羽雖敗,卻還能名垂千古的原因吧!正所謂,兵不厭詐,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不管用什麼手段,能取勝才是關鍵。劉邦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不光是劉邦陰險狡詐,而是他有帝王般的遠見,能夠辨別真偽,識別良才,深謀遠慮。在劉邦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劉邦嘉獎了曾經追殺過他的敵將,卻斬殺了當年放過他的救命恩人,這是為何?

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季布是項羽手下的一員猛將,在楚漢爭霸時,曾數次圍困追殺過劉邦,後來,劉邦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後,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下令說,如有收留窩藏季布者,株連三族。季布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他剃成了光頭,用鐵箍鎖住脖子當了奴隸,並把自己賣給魯地的大俠朱家,朱家心裡明白這個人就是季布,於是,就將他買下安置在田裡幹活。

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隨後朱家去洛陽進見了滕公夏侯嬰,勸他道:“季布有什麼罪啊?臣僚各為自己的君主效力,這是他的職責啊! 難道在項羽手下當過差的大臣們全要殺掉嗎?如今皇上剛剛取得天下,怎麼能夠借私人的一些怨恨去捕殺一個人,這不讓全天下的人都看待自己的胸襟狹窄呀!更何況,根據季布的賢能,朝廷如此急迫的懸賞尋捕他,這是逼他不是向北投胡人,便是往南投靠百越部族啊!現在天下已定,何不讓他為我朝效力呢?您如此賢明,為什麼不從容地向皇上講講這些道理呢?”滕公於是就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劉邦進言,劉邦聽後,立即赦免了季布,並授任他為郎中,後又升為河東守。

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季布的舅父丁公,也是項羽手下的將領,曾經在彭城西面追殺過劉邦,短兵相接,劉邦危急之下,便回頭對丁公說:“兩個好漢非要爭個你死我活,難道不能放我一馬嗎?”丁公聽後便領兵撤回。等到項羽滅亡後,丁公高興的來拜見劉邦,劉邦隨即命人把丁公拉到軍營示眾,說道:“丁公身為項王的臣子,卻不忠誠,他是項王失掉天下的罪人啊!”說完就把他給殺了,並厲聲喝道地說:“我要讓後世人謹記,為人臣子,就要忠誠於人,不要效仿丁公。”

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後來司馬光是這樣評價漢高祖劉邦的,說劉邦自從沛縣起事以來,網羅強橫有勢力的人,招納逃亡反叛之人,也已經是非常多了。等到劉邦登上帝位後,唯獨丁公因為不忠誠而遭到斬殺,這是為何?原來這是由於進取與守成,形勢不同的緣故。

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當年群雄並起爭相奪取天下的時候,百姓沒有確定君主,誰來投奔就接受誰,本應如此。待到成為一方君主,四海之內無不臣服時,如果還不能明確自己忠誠於君王,即使是身為臣子的人,人人都懷有二心,以圖求取厚利,那麼國家還能長治久安嗎?因此漢高祖大義做出決斷,使天下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身為臣子卻不忠誠的人是沒有容身之處的,懷揣個人目的施恩惠給他人的人,儘管他甚至救過自己的命,依照禮儀也不能寬容。漢高祖殺一人能使千萬人畏懼,不得不佩服他的深謀遠慮。

劉邦奪取天下後,為何嘉獎了追殺他的敵將,卻斬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此觀點僅為本人個人觀點,覺得小編寫的不錯的老鐵們,記得關注我哦,小編會每天及時更新。如您有其他觀點,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