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汽車主編談:雷諾是態度問題,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國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雷诺是态度问题,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国

在王國信看來,雷諾品牌退出東風雷諾,還在於其全球業績的持續惡化、新任管理層帶來的戰略變化,以及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積弱。而7年間僅僅導入4款車型,又無疑是雷諾在華髮展困境的癥結之一,“雷諾沒有認真對待中國市場,也就逐漸淡出了中國消費者的視野。”範文清說道。

趙雲表示,“基於疫情之下對全球市場的長期影響,很難說轉型商用車和新能源前景有大的改觀。”楊小林則直言,”雷諾的市場前景依舊不明朗,中長期看,依舊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可能。”

對於“接盤俠”東風而言,王國信認為,“比較棘手,在東風手裡,現在東風悅達起亞、神龍公司(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楊小林建議東風,盤活現有合資公司的產能,比如可以考慮讓經營更成功的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接盤相關資產。

七年的羈絆,終究沒能長相廝守……4月14日,東風雷諾正式宣佈“分手”,雷諾品牌退出東風雷諾相關業務活動,轉而將在華重心放在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東風集團則擬對東風雷諾實施轉型升級。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雷诺是态度问题,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国

《經濟觀察報》汽車版主編 王國信

“東風雷諾的解散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決定了的,這一點在法國媒體的報道中已經得到了證實。”《經濟觀察報》汽車版主編王國信表示,“去年雷諾就提出了超過20億歐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在其看來,雷諾此舉,還在於全球業績的持續惡化、新任管理層帶來的戰略變化,以及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積弱。

在中國市場,東風雷諾自2018年開始就呈現出銷量下滑趨勢。2019年,其在華銷量更是不足2萬輛,虧損超過15億元。今年一季度,東風雷諾僅生產了14輛汽車,售出633輛,同比降幅高達89%。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雷诺是态度问题,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国

每日經濟新聞汽車頻道副主編 範文清

東風雷諾牽手於2013年,但直至2016年,國產科雷嘉、科雷傲才正式上市……“近7年來,這家合資公司在售車型僅有4款,這樣的新車導入速度,與高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是完全不匹配的。”每日經濟新聞汽車頻道副主編範文清說道,“雷諾沒有認真對待中國市場,也就逐漸淡出了中國消費者的視野。”

對此,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楊小林認為,中國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後進入者很難再有機會,“虧本的合資生意誰都不想做”,“大家都‘斷舍離’能有效止損,總比投入越大虧損越多好。”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雷诺是态度问题,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国

《華夏時報》編委、汽車週刊主編 趙雲

那麼,從東風雷諾抽身離開的雷諾品牌,未來在華前景又將如何?在《華夏時報》編委、汽車週刊主編趙雲看來,“基於疫情之下對全球市場的長期影響,很難說轉型商用車和新能源前景有大的改觀。”楊小林則直言,”雷諾的市場前景依舊不明朗,中長期看,依舊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可能。”

“輕型商用車和新能源車在中國車市所佔比例較小,都不是主流板塊。”“雖然兩個市場未來具有發展潛力,但玩家也不少,雷諾能否取得優勢很難說。”範文清認為,“雷諾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所以雷諾在中國的未來走向,取決於它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雷諾品牌甩掉東風雷諾,將“燙手山芋”塞到了東風手中,相比長安PSA(標緻雪鐵龍)被雙方完全拋棄,東風雷諾卻被“親媽”接盤。然而,這對東風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比較棘手,在東風手裡,現在東風悅達起亞、神龍公司(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王國信說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副主編郭濤表示,“坐擁8個合資、5個自主,東風旗下合計有13個品牌。然而,除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兩個日系合資品牌能夠給予其支撐外,其餘品牌多表現疲軟。弱弱聯合之下,不僅難以形成合力,更將耗費東風大量的管理成本。如今,再將東風雷諾收入囊中,恐怕也只是增加負擔。”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雷诺是态度问题,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国

對此,王國信建議東風將接盤後的東風雷諾與高端品牌H事業部結合,共同打造新品牌;楊小林則建議東風盤活現有合資公司的產能,比如可以考慮讓經營更成功的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接盤相關資產。

近年來,在合資企業之中,外方撤盤的消息接連不斷,從長安鈴木到長安PSA,再到如今的東風雷諾,進進出出的身影共同組成了汽車行業洗牌的全景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是大自然的法則,同樣也是市場的基本規律。

總體來看,“此前撤出中國市場的品牌銷量普遍不佳,受中國市場歡迎的拳頭產品不多。另外,外方普遍對中國市場和文化沒有深入的瞭解,與中方合作伙伴的關係也並不親近。”趙雲分析道。

郭濤認為,“從歷史來看,只有那些沉下心、俯下身,真誠攜手中方合作伙伴,持續在華投入、深耕中國市場的品牌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如今,中國政府更進一步對外開放,從政策層面來看,對於這些跨國汽車品牌而言,無疑迎來發展的最佳歷史時期。如何抓住機遇,還要看各自態度。”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雷诺是态度问题,不排除全面退出中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副主編 郭濤

在多位主編看來,要想避免品牌邊緣化,不至於成為下一個出局者,企業首先要做出有吸引力的產品,否則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很難維持現狀,更不用說改善經營;其次要尊重市場,準確把握市場的需求和產業發展的節奏,認真對待。

風雨兼程,靜待花開,最終結果如何一定取決於企業自身努力耕耘的程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夢宇)

相關閱讀:

財經類汽車主編談:促發展除限制 政策對接市場真正需求

財經類汽車主編談:穩軍心、強信心,汽車業齊心戰"疫"

財經類汽車主編談:不是"因為愛情" 車企"牽手"押注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