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在从化太平镇银林村新村社的田间地头

满是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

村民们或是挑着担子走在田埂上

或是俯身弯腰插下一株株秧苗

随身携带的收音机

播放着脍炙人口的粤剧

在余音绕梁的曲调中

他们挥洒汗水

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对维护经济社会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疫情防控的挑战下,从化区抓关键、补短板,牢牢稳住“三农”基本盘,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发动群众有序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同时,组建了多个农业技术小分队下沉到镇村开展技术咨询、指导、规划和跟踪服务,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点开视频收获不同角度的农耕美!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返乡回村,承包农田搞种植


骆敏培是地地道道的银林人,他经营着“敏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年,他了解到村里有很多村民不愿继续耕作,农田面临着被荒废、弃耕的情况,于是决定回到村里成立合作社,承包这些土地种植水稻,由社员负责育苗、移栽、农田管理、农产品销售等具体工作。

从最开始的20亩田地,一直发展到至今的100多亩。


当年,骆敏培曾购入一台插秧机辅助耕作,试用后发现种下的秧苗株距过大,产量不太理想。此外,由于承包的田地较为分散,地形不规整,不太适宜机械种植,所以第二年改回了人工插秧的模式。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村民正在抛秧。(吴彬 摄)


据负责帮忙田间除草除虫的全叔介绍,来插秧的都是银林新村社附近的村民,大多是农民出身,有丰富的耕种经验。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耕地轮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比人还高的大拱棚支架一排排整齐地插在约30亩的稻田里,一旁堆积着不少枯树枝。据骆敏培介绍,7月早稻收成后,这30亩地将用来种植百合花,支架用来搭建温室大棚,在冬季用树枝压住塑料大棚边缘,可以保持棚内温度。


“耕地需要轮作以改良土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长期种同一种农作物,土壤容易板结,导致产量减少。所以早稻收割完后,我把一部分田地用来种花卉,一部分种荠菜、包菜等应季蔬菜。”


近两年,骆敏培不再单一地种植两季稻,改为“稻花轮作”和“稻蔬轮作”,其种植的花卉主要销往广州岭南花卉市场等地,蔬菜则大多在太平镇的各个农贸市场销售。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合作社种植的香水百合。


春耕时节,带你感受从化乡村农耕之美

▲不少木瓜已经成熟,骆敏培摘下熟透的木瓜。


除了种植水稻、蔬菜、花卉外,骆敏培还种植了不少果树,其中有1亩木瓜、5亩三华李、15亩番石榴、100多亩荔枝、150亩砂糖橘……望着成片的秧田和果树,骆敏培笑着说道:“希望今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