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上关于杨家将的剧目

戏曲舞台上关于杨家将的剧目

禅来

烽烟起,旌旗动,风送战鼓鸣悲声;

清风寒,银枪舞,金戈铁马战沙场;

一门忠烈好儿郎,丹心可鉴李陵旁,

无奈奸臣太猖獗,空恨忠骨卧他乡!

……

戏曲舞台上关于杨家将的剧目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杨家将所占的戏份颇多。这些剧目中绝大多数是歌颂杨家将满门忠烈的,主要剧目名称及情节如下:

《下河东》。

五代时,高行周死后,杨衮将其子高怀亮收为义子,排行老四,改姓不改名。怀亮赴汴京寻兄,赵匡胤率怀德、怀亮等征讨河东。怀亮用回马枪击败奸臣崔应龙。崔向北汉王刘崇进谗,诬杨泄家传枪法于敌国,刘命杨滚擒高以自白。杨衮闻讯,命继洪、继康、继业阵前让四弟(怀亮)一阵。放高逃走;杨继业不听,反为高所败,杨滚怒,亲追高;高以实告,杨乃教以杨家枪法,纵之逃走。杨滚兵至狮子崖,赵匡胤出战,不敌,杨滚降宋。以锤换带为信。

《杨继业招亲》又名《佘赛花》、《余塘关》、《七星庙》。

佘赛花之父为女择婿,却一女许与两家,引起争端。佘赛花与杨继业交战,杨不敌,逃入七星庙中,诓佘下马入庙,计擒之,佘喜见其智勇,与之成婚。

《天齐庙》又名《打潘豹》、《七郎打擂》。

潘洪(仁美)之子潘豹在天齐庙设摆擂台,口出大言,杨继业子七郎延嗣游庙,怒而上台,打死潘豹。潘洪怒扯继业上殿面君。太宗(光义)为之解和。

《闯幽州》,又名《金沙滩》、《双龙会》。

潘洪私通辽主萧天庆,设计诳宋太宗(光义)至幽州五台山进香,辽兵大至,全军被困。辽设双龙会,邀光义赴会议和,暗伏兵马。杨继业乃令大郎延平假扮光义,众子随行保护。筵间延平先发制人,以袖弩射死辽主。伏兵四起,大郎延平、二郎延安、三郎延定皆战死,四郎延辉、八郎延顺被擒,仅五郎延德、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突出重围。

《双被擒》、《双招亲》。

金沙滩会上,宋辽交锋,杨四郎(延辉)、八郎(延顺)同被辽邦公主所擒,萧后不知二人为杨家后,反以公主招赘为驸马。

《五郎出家》、《大五台》。

宋太宗自幽州逃至五台山,忆己曾许愿心,脱难后欲还愿出家,群臣劝阻,杨五郎愤权奸用事,兄弟凋零,毅然代之出家。

《李陵碑》、《两狼山》。

潘洪奉旨挂帅御辽,保荐杨继业为先锋,命其率六郎、七郎出战,不发援兵,杨氏父子被困两狼山。杨继业遣七郎突围回雁门关求救,潘洪以七郎打死己子潘豹,用酒灌醉,乱箭射死。杨继业知子不测,又令六郎回朝。救兵不至,人马冻饿,杨继业乃碰死李陵碑。

《告御状》

杨延昭星夜回京,把这不幸的消息报告了佘太君。这时,杨府正在为庆祝令公大寿做准备。闻此噩耗,全家悲愤,杨延昭至驾前控告潘洪的弥天大罪,宋王和文武百官大为震动。

《潘杨讼》、《下边庭》。

在赵德芳的督促下,宋王被迫下令派呼丕显至边庭拿潘洪进京审问。潘洪依仗其是皇亲国丈,又亲统大军驻守边庭,一向飞扬跋扈,闻听呼丕显奉旨前来,却不见潘娘娘的家信到此,心中生疑,下令左右见机行事。呼丕显进帐,潘洪借故斩了总兵黄龙恐吓他。呼丕显巧妙地利用了三道圣旨,在正直的将领们的帮助下,终于擒获了潘洪。

潘洪被拿至京,太宗命刘御史审问。刘受潘女潘妃之贿,为八贤王用金锏打死,乃请调霞谷县令寇准进京复审。寇初疑惧,陛见时升为御史。潘妃又往行贿,寇坚不受,告知八王,八王许为支援。及勘审时,潘傲慢狡赖,无供词,寇准佯言开脱其罪,与八王订计,假设阴曹,夜审潘洪,潘始吐实定案。

《黑松林》

审潘洪后,宋太宗宠幸潘妃,赦潘洪死罪,改为刺配。杨六郎乃率孟良、焦赞假扮绿林,在黑松林将潘洪杀死报仇。并由黄豹献出潘洪私通辽邦信函,延昭回朝,宋王欲斩,赵德芳逼帝赦之。

《杨宗英下山》、《杨七娘》。

杨七郎死后,其妻杜金娥至宋营认亲,佘太君为免其孤孀之苦,拒不相认。适辽将来犯,欲擒金娥成亲;金娥力杀辽将,于林中产子,取名宗英,留血书于衣衾,弃至九华山中。宗英被道人所救,学得武艺,十二年后下山归宗。途遇潘士贵之子潘胜,欲谋王位,加害杨家。宗英杀潘家满门,归山而去。王钦若奏本,宋王欲斩佘太君。八千岁、寇准、包拯求情俱不准。适宗英兵临城下,宋王无奈,赦太君,命宗英率兵北国解围。宗英杀退敌兵,救回杨景、宗保,凯旋而归。

《盗骨会兄》杨六郎至北国吴天塔盗取其父继业遗骨,归经五台山,夜宿庙中,遇兄五郎延德;兄弟久别,不敢冒认,互相盘询,方始相认。辽兵追至,五郎持杖杀退辽兵,兄弟分别。

《收孟良》孟良占佳山落草,焦赞亦占山。杨六郎拟加罗致,孟良不服,与杨争战。杨六郎定计,三擒三纵,收伏孟良。

《翠黛山》杨延昭抗辽兵,被困檀州,遣孟良赴五台请五郎下山解围。五郎知塞北名马多,势需良马,知八贤王有好马万里云,命孟良在借,备己乘骑。八贤王不肯,孟良乃先盗其千里驹,诱八王来追,乘势盗其万里云,赴檀州解围。

《杨八姐闹酒店》杨八姐乔扮男装,入辽邦勘探军情,途中路经酒肆,酒肆主人焦光普,为焦赞之弟,因征辽流落外域,见杨,拟盗其腰牌,重返故国。八姐疑为奸细,展开搏斗。最后光普说明真情,八姐乃携之回转三关。

《困冻台》北番萧银宗为报夫天庆王之仇,兴兵侵宋。太宗封赵德芳为帅,杨宗保、八姐为先行,一为平番,二为寻找定宋宝刀。不料赵德芳、杨八姐先后被俘,萧银宗欲斩赵德芳,得驸马杨延顺营救,赵德芳被吊冻台。杨宗保兵败,向杨延景请兵求援。救兵至,与杨延顺合力,救出赵德芳、杨八姐,并找回宝刀。

《八贤王说媒》宋王赵光义率柴郡主到边关射猎,被辽将擒住。杨延昭由潼台经过,救回宋王及郡主。大臣傅龙之子傅丁奎也正赶来,宋王误以为是傅救驾,乃将郡主许婚。延昭回京,求教于八贤王。八贤王与新科状元吕蒙正解破诗意,奏知宋王。宋王坚持是丁奎救驾,郡主乃请在金殿辩明真假。于是,杨继业、傅龙各率子上殿,吕蒙正令延昭及丁奎当面讲明救驾经过,真相大白。杨六郎终与郡主成婚。

《九龙峪》河东詹腾曾将女重阳许婚杨延昭,而未迎娶,后柴郡主挂帅,攻九龙峪,杨延昭押粮,重阳闻而遣侄詹儿下书,路遇柴干,以书交之。郡主遇柴干,盘诘,见信,恐延昭纳重阳,乃命焦赞冒杨名出战,为重阳识破,擒之;焦逃,遇孟良,诓孟出马,又被重阳擒获,逼孟军前供认诈亲始末。焦救孟,乃定计激柴郡主,使与重阳交战,柴败失剑,黄花女知而告知延昭,延昭往救郡主,郡主不从。延昭乃至詹营刺死詹腾,重阳怒闯宋营,八贤王调解,拜重阳为帅,重阳故意折辱郡主,并出马斩辽将鞠化龙,奏凯而归。

《六郎探母》、《杨六郎私下三关》。

奸臣王钦若私通辽邦,谋害杨家。命其婿谢廷芳拆毁天波楼,拟借以激动杨延昭,使其私离三关,以便诬其擅离职守,更便于辽兵乘虚进攻。谢拆楼,佘太君出阻,为其推跌,柴郡主令八姐往三关报信,延昭决回家探母,临行恐焦赞生事,瞒不使知。不意焦赞闻知,赶赴汴梁,追及延昭,延昭坚令返回三关,焦允而暗中入城,趁夜杀死谢廷芳。王钦若劾奏,宋君怒,欲斩延昭、焦赞;柴郡主请皇姑至,大闹法场。孟良盘获王钦若差官,搜得王通辽密札,押至法场,与王对质,真相大白,延昭重镇三关。

《焦赞发配》焦赞因杀死王钦若门婿谢金吾,被发配沙门岛;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解差押解焦赞行至三岔口,夜宿于刘利华店中。任堂惠赶至店中宿下,入夜,任、刘因误会引起搏斗。打斗间任被焦赞认出,任说明身份,二人解除误会。(原剧刘利华夫妇为反面人物,1951年中国京剧团改为正面人物,与任堂惠由误会而格斗)

《寇准背靴》奸臣诬杨六郎有不臣之心,宋太宗怒欲斩杨,八贤王求赦,改为流配。奸臣再进谗,奉旨斩杨,任堂惠代死,杨归天波府,匿地窖中。韩延寿侵宋,宋君臣无计抵御,寇准与八贤王至天波府吊祭六郎,寇准窥视郡主内衣红裙,故留守灵。脱靴暗中随行,于地窖中发现六郎,杨六郎再次挂帅征辽。

《孟良盗发》杨延昭出地穴,遍访旧部,路经一村,见庙中设己之神主,因而得遇焦赞。又同访孟良,知孟良落草赤梅岭,强娶某姓之女,令焦赞暗伏洞房,计擒孟良,三人同返三关。如是活佛孟良私入番邦,盗取萧后发。某寺有恶人假充活佛,诱骗居民,暗霸占少女,孟良至杀之,乔妆活佛。公主拜佛,孟良乘势盗得其发,回朝。

《打马》杨家烧火丫环杨排风,降服青龙,化为焰火棍;宋、辽交兵,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为韩昌擒去,三关二十四将皆非韩昌之敌。孟良回至天波府求援,佘太君令杨排风前往。孟良轻之,杨与比武;棍打孟良,孟良始服。

《雁门关》、《八郎探母》。

金沙滩一役,杨八郎(延顺)被擒,改名王司徒,与辽公主青莲成婚。宋、辽交兵于飞虎峪,八郎思母,为青莲勘破,由口角而谅解,代为盗令。八郎回至宋营探母,与妻蔡秀英相会,八郎欲归,孟良、焦赞责以大义,并盗取其令箭,诈开雁门关,大败辽兵。萧后知而欲斩青莲,碧莲求赦,与青莲同至宋营挑战,为蔡秀英、孟金榜所擒,留宋营中。八郎与青莲私逃,又为蔡秀英追回,押禁。杨四郎向萧后讨令出战,拟乘机回宋,事泄,萧后连同其子侄绑至关上欲斩,佘太君亦佯绑青莲、碧莲向萧示威。八郎哭城,乞息争,不听。萧后恐两女被杀,不得已释四郎。杨家将乘势攻破辽城,斩韩昌等,萧后乃乞和息战。

八郎北国招亲,生下一男一女,数年后闻知佘太君与六兄领兵北征,命其妻盗来令箭携子回营探母,并与前妻相会。天明之前返回北国,将北国虚实写成书信,欲射入宋营。事被韩昌发觉,遂斩八郎。公主携子女归宋。太君挂帅进剿,火烧葫芦峪,胜利还朝。

《穆桂英下山》、《穆柯寨》、《降龙木》。

杨六郎命孟良搬请五郎助破天门阵,五郎需穆柯寨之降龙木以制斧柄,孟良、焦赞径往索取,为寨主穆洪举之女穆桂英所败。焦、孟请杨宗保助战,杨被穆桂英擒去,孟良放火烧山,又被穆用分火扇将火掮回。焦、孟大败。

《辕门折子》、《白虎堂》

杨六郎败于穆桂英,愤怒而归。宗保回营,杨责其临阵招亲,决按军法斩之。孟良、焦赞、佘太君、八贤王请求赦免,杨延昭执意不从。穆桂英率穆瓜及部兵,来献降龙木,见状,入帐求情,并力任攻破天门阵,杨始准其情,赦免宗保。

《四郎探母》、《盗令斩辉》。

杨四郎(延辉)被擒后,改姓名,与铁镜公主成婚。辽邦萧天佐摆天门阵,佘太君亲征。杨四郎思母,为公主看破,以实告之,公主计盗令箭,助其出关,私回宋营,母子兄弟相会。四郎复回辽邦,被萧后得知,欲斩,公主代为求免。

《三关排宴》

宋辽争战,近数十年。辽败,遂在三关议和。宋主令功臣佘太君与元帅杨宗保同去三关,代主践盟。太君得知四郎改名换姓,被辽主肖银宗招为东床驸马,深得肖银宗的宠信,气愤交加。宋辽议和毕,一言道破驸马的身世来历及为人之道。杨延辉羞愧难当,战战兢兢,俯首跪地。桃花公主见此状,怒责驸马。杨延辉左右为难,惊慌失措,瘫软就地而坐。余太君以锐不可当之词,坚欲讨回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畜牲杨延辉。虽经肖银宗劝解,桃花公主百般恳求,太君哪里肯依。桃花公主既见弃于太君,又遭母后之责难,羞愤交加,遂撞死于议事厅前。杨延辉虽以骨肉之情恳求太君恕罪,太君凛然拒绝。杨延辉遂拔剑自刎。

《破红州》杨延昭、宗保父子等御辽,中计被困。宗保回朝搬兵,八贤王偕寇准至天波府请兵,佘太君不允,寇准故意激动穆桂英挂帅,而使宗保为先行。杨不肯屈居穆下,不服帅令,出阵失机,穆欲正以军法,杨延昭来求情,穆始赦宗保,改责军棍。桂英至后营又向宗保以夫妻情动之。穆桂英临阵生子,大破辽兵。

杨延昭、宗保父子御辽,与白天佐交战,中计被困。宗保回朝搬兵,八贤王偕寇准至天波府请兵,佘太君不允,寇准故意激动穆桂英挂帅,而使宗保为先行。宗保又出战,遇天佐之妻白氏,白锤情宗保,宗保不应,为白所败;穆桂英欲斩宗保,六郎代求,改责军棍。桂英至后营又向宗保以夫妻情动之。宗保再遇白氏,白仍恋恋,宗保故意使回营杀白天佐,白氏允之,不意间被擒,穆桂英勘问,欲斩,白天佐救白氏回营,擒去焦赞。后穆桂英、杨宗保大破天门阵。

《佘太君辞朝》太宗朝,太师苏宏唆使其甥造反,八贤王携寇准、杨延景私访河间,被张龙拘押。延景突围回朝搬兵,反被苏宏陷害,绑赴刑场。佘太君命柴郡主平叛,活捉张龙,救回延景。太君目睹宋王昏庸,乃持“无佞金匾”上殿谏君辞朝,宋王愧悔,斩杀苏、张二贼并敕封忠良,共迎八贤王、寇准还朝。

《孤注功》辽侵宋,围澶州,宋真宗(赵恒)犹豫,寇准独排众议,请赵恒亲赴前敌。关上守将见帝亲征,高呼万岁,辽兵气馁,乃缔澶渊之盟,双方罢兵而还。

《包公挂帅》兵部王强,勾结北辽诬陷寇准和佘太君未逞,遂携虎符赶三关夺印,欲窃据三关,倾覆宋室。宋王无奈,宣包拯、寇准,佘太君共议王强事。佘太君以大义为重,献策宋王,命包拯挂帅,杨延昭马前先行,兵发三关,智擒王强归案。

《杨八姐游春》、《佘太君抗婚》。

宋朝皇帝仁宗出朝去游春景,遇见也在游春的天波杨府八姐和九妹,便被八姐的美貌所迷倒,命王丞相至天波府提婚,佘太君索要人间无有之物为彩礼加以拒绝。奸臣刘文晋从挑拔,仁宗命刘文晋至天波府抢亲,八姐率丫环打败三千御林军。佘太君面君辩理,仁宗以佘抗旨问罪,八姐、九妹大闹金殿,迫仁宗屈服谢罪。

《红羊洞》杨延昭(六郎)命孟良再往辽邦洪羊洞盗取杨继业骸骨,焦赞知而暗随至洞,孟良误以为敌将,用斧劈死。既而疑声音不类,细察为焦赞,哀悔不已,以遗骨付老兵程宣赍回,自刎洞前。杨六郎闻耗,惊悼呕血,病势益重,与八贤王及母、妻诀别而死。

《三关明月》北宋时辽国太后萧银宗率兵围困北疆三关。佘太君亲率五郎媳马赛英及八姐九妹等杨门女将拒守关隘,几经鏖战,终因双方后援匮乏无力再战,几经周折最终两位深明大义的巾帼统帅约聚三关,化干戈为玉帛,结盟修好的故事。

《杨文广征东》佘太君辞朝以后,不问朝政。后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往汴京探听。时宋王急于求将,兵部尚书王强保荐其子王伦为帅,拟乘机窃取兵权;寇准保荐杨家将不从,乃献在校场比武夺帅之策。王伦连胜数人,杨文广兄妹见而不服,闯入校场,请与王比射,既占先,又与王比武,刀劈王伦;宋君闻知系杨家将后代,乃命赍印归家,请穆桂英挂帅。文广回家,桂英则因宋君刻薄寡恩,不愿再与出力,反责文广。佘太君劝其以御外侮为重,穆方接帅印,五十三岁挂帅东征平安王。

《杨金花夺印》宋仁宗年间,江南王再次造反。狄青倚仗皇亲关系,讨得帅印。寇准察狄包藏祸心,亦讨旨与狄同到校场检阅三军。宗保之女杨金花女扮男装,闯入校场,张弓箭射金钱落地。狄盛怒,欲擒金花,金花与狄青之子比武较量,将狄四个儿子毙命校场,夺回帅印。狄青动本参杨家谋反。宋王降旨缚佘太君入朝,欲斩。寇准约包拯、吕蒙正金殿保本,皆不准。时江南王起兵北上,寇、包、吕齐奏狄青存心险恶,杨家征南必胜,宋王始赦太君,命文广挂帅,金花随军出征。

《十二寡妇征西》西夏王举兵侵犯宋朝边境。镇守边关的宋朝元帅杨宗保率兵抗敌,中箭阵亡。部将回朝求援。年满百岁的佘太君正为孙儿宗保50寿辰设宴庆贺。噩耗传来,举家悲痛,朝廷震惊,欲割地求和。佘太君抑制悲痛、率孀居的儿媳、孙媳和重孙文广,慷慨激昂地驳斥了朝廷主和派的谬论。佘太君凛然挂帅,率领杨门女将奔赴边关,抗敌救国。年轻的杨文广力请随军出征,在穆桂英的暗让及七夫人的授意下,杨文广用梅花枪战胜了母亲,得以随军来到边关。西夏王凭借天险顽守,并设计欲将杨文广诓进绝谷,借以威胁杨家。其计被佘太君、穆桂英识破。他们根据杨宗保生前绝谷探道的遗言和马僮张彪的陈述,证实绝谷内确有栈道,可以飞越天险,奇袭敌营。穆桂英请求将计就计闯进谷去。佘太君将杨宗保的白龙马赐予杨文广,以壮其行。穆桂英母子、七夫人等闯进绝谷后,踏遍群峰,历尽艰险,几经波折,终于在识途老马的引导和谷内采药老人的帮助下攀上栈道。这时,西夏王已将谷口围住,威胁佘太君,若不献出边关,即将纵火焚谷。太君不为所动。这时,忽见敌营大火冲天,这是穆桂英等渡过天险的信号,佘太君率兵猛冲敌营,里外夹攻,一举歼灭了西夏兵将。

北宋,西羌作乱,元帅杨文广边关被困,孟强突围回朝搬兵,兵部主和,杨府主战。107岁高龄的佘太君带领8个儿媳、两个闺女和孙媳穆桂英等十二寡妇及重孙满堂,五代人上殿请缨,奔赴疆场,平定西羌,得胜还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