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评:科技归来


早评:科技归来



科技活,大势活,因为按照经济节奏,目前处于科技周期。随着创业板一季度业绩预告披露结束,科技股的压力便快速散去,接下来至少有科技股的一席之地。不要因为科技股大跌了,就觉得科技股就进入熊市了。

2019年初的行情和2013年初很像,之后大半年的走势依然很像。而后,走到2019年末,眼看就不太一样了,结果出了个公共卫生问题,阴差阳错的又搞成一样了。主板2019-2020的走势和2013年-2014年相比,结构类似,只是要强一些,毕竟主板蓝筹的基本面比当年要好;中证500指数现在的走势和当年完全类似,目前大概处于2014年的5月份;创业板指数现在的走势和当年基本类似,今年3月份科技股惨烈的跌势,就相当于2014年3-4月那次科技股大跌,个股跌幅25-40%不等。

冥冥中存在必然,本次科技股大跌应该是科技股牛市中途必然出现的一次大调整,公共卫生事件仅仅是下跌的一个导火索,一个由头罢了。2014年4-5月的科技股大跌,即为2013-2015年科技1.0大牛市的中途大调整。这次科技大跌,仅仅是科技股牛市中途大调整,也就是说科技股牛市走了一半,后面还有一半路程。

个人的操是风格手法,即在一个阶段确定一个风格,然后在这风格中非常认真严谨的选择一些代表个股,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坚持下去:坚定持股为主,行情火爆之际会减仓33%,等到冷却后再次回补,不求精准高低点;遇到大调整,如果有部分仓位回避了那是万幸,如果没有回避那就算了。

2013年开始确定的方向是七大新兴行业,坚持数年,一直到2015年劳动节结束,很幸运的回避了股灾。期间2014年行情偏向主板,我依然是科技逻辑,即换了仓到主板的高端制造和军工航天,即使在2014年末的券商那么猛,个人无动于衷。2016年中期,个人确定主板优质蓝筹股,而后在2016-2017年坚持主板,期间玩了一阵资源股,这两年绝对不碰科技股。2018年下半年,确立核心科技这个方向,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股,并一直坚持到今天,期间我不会涉及其它属性股票,如消费、周期和金融等。如果涉及到主板,顶多把仓位切换一些到主板高端制造和军工航天。

我不像很多人频繁却换板块和热点。人们很难做到,卖出一个区域正好是高点,而卖出一个区域正好是低点。普通投资者,极容易搞反了,换入的热点区域马上要接近高点,失望而卖出的区域马上就要接近低点。最近有不少人,忍痛割肉科技股,换入比较热门的消费股。而此刻的科技股就是阶段性低点,而消费股中除了一些核心优质品种外,估计都处于阶段性高点。这半年以来,专心做科技股的人,多数是赚钱的;专心做医药股的人,也是赚都不错的;但是医药和科技股两边倒的人,其中悲剧者众多。这是为什么?普通人要有自知之明,我们都没有乾坤翻转的本事,所谓统领全局、掐指算天下,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还不是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