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输给了文化!

经常听到有人谦虚地说,“我有知识,没文化”。在文革时期,“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成为打击知识分子的利器,由此可见,知识并非等同与文化。

我这里并不想讨论知识和文化的具体区别在哪?我只想谈谈我对一个真正文化人的理解,并希望自己不断向这个目标努力。

知识输给了文化!

文化人的第一个标准:独立立场、独立精神、独立人格。

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行的中坚力量,当然知识分子以前统称为“士”,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一个阶层,这个阶层就是“士”阶层。这个阶层延续了几千年,后来随着“乡村绅士”的消亡,这个阶层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的“士”阶层不能被称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人,因为所有的士都没有独立性,他们依附于不同的团体和不同的贵族,后来他们依附皇帝。这样的阶层必然以主子的立场为立场,以主子的利益为利益,以主子的好恶为好恶。

在这些士阶层中有少数人可以称为“半个文化人”。他们虽然忠于他们的主子,但又同时又忠于江山社稷,对黎明百姓抱有同情心。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他们敢于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不同意见,虽死犹荣。这就是“文死谏”的由来。也是古代士人的风骨。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们以陈独秀、鲁迅、蔡元培为代表。这些人不依附于任何阶层和集团,他们有自己的独立立场,独立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他们批判黑暗,赞美光明。他们超越了自我,超越了那个时代。从此,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当今社会有没有文化人,首先还要看他是否依附于人,还要看他是否有独立的立场,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人格。有多少知识分子可以称为文化人呢?,你懂的。

知识输给了文化!

文化人的第二个标准:风骨、气节和家国情怀。

陶渊明是个有风骨的文化人,他辞官不做,挂印而去,归园田居,留下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千古光辉形象。

伯夷和叔齐这对兄弟应该是最有气节的文化人,他们在商汤灭亡后,不种周朝的地,不穿周朝的衣,不吃周朝的粮食,只吃首阳山上的野菜,后来他们双双饿死。

范仲淹就是个典型的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居庙堂之高也忧,处朝野之远也忧。他在忧谁?他在忧他的君主,他在忧他的百姓!

虽然范仲淹只是半个文化人,但在我眼中他已接近完美。近现代包括当代又有几人能和他媲美呢?现在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没有软骨病呢?又有几人没有媚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可笑的是,不过我恐怕连知识分子也算不上。

知识输给了文化!

文化人的第三个标准:担当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我眼中,于谦就是个有担当勇气的文人代表。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克服了文人的懦弱,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击退了强大的蒙古骑兵,保卫了家园。

于谦的《石灰吟》伴随着他的精神千古流传:“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出深山;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文天祥是个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文人,他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他超越了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但却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文化人是有使命感的,文化人是不谋一己之私利的,文化人是历史的脊梁,文化人是未来的希望!

向我心中的文化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