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因為有太多的未知因素,我們只能矇眼向前”。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辦公室總經理慕容特博士在接受了中國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的採訪時,他用上述的那句德國諺語表達了對未來汽車市場趨勢的判斷。


在慕容特博士看來,疫情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空前,汽車消費要想恢復常態化,勢必要等到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但如何界定其轉折點是非常困難的。在這個充滿未知的過程中,各國汽車產業決不能動搖向前奔跑的信心。


01 德國車企必要時靈活調整以應對產業鏈變化壓力


“受疫情影響,德國不少汽車企業關閉了工廠,生產和銷售都陷入了停滯。但實際上,疫情之下,全球同此涼熱,主要汽車大國所面臨的困境基本一致。”慕容特博士說,目前中國汽車企業已逐漸恢復正常生產運營,但德國等主要汽車大國的汽車企業卻陷入了停滯狀態。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圖源:網絡)

慕容特博士強調,總體來看,疫情給汽車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是偏負面的。據不完全統計,德國、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各個汽車大國均面臨著疫情的衝擊,勢必會導致全球汽車產業鏈承壓。 全球範圍內已有大眾、豐田、雷諾-日產、寶馬、通用汽車、福特、戴姆勒、本田、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多家主流跨國汽車集團宣佈關閉部分工廠,受波及的工廠數量上百家。


疫情最為顯著的影響是:由於物流受阻,將導致汽車零部件進出口的成本大大增長,成本和交貨時間也會有所變化。同時,大環境下所存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也使得全球汽車產業鏈變得不再穩定。

汽車產業涉及到很長的產業鏈,整個鏈條上的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波及整個體系的運轉。慕容特透露,德國車企會在必要的時期進行調整,以滿足合作伙伴對於汽車零部件的需求。


02 疫情加速汽車產業結構調整


慕容特博士在接受採訪中談到:因疫情關停廠房,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企業是無法承受的,那麼,他們就會因為無法維持生存而被迫被整合,紅極一時的新造車企業在商業模式上也面臨很多挑戰。在他看來,疫情將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圖源:PWC)

汽車製造業是德國經濟的支柱產業,除去汽車經銷商、服務商、保險提供商,僅在車輛生產和配件供應領域就有約83萬從業人員。由於工廠關閉、銷售活動停止等,企業必將採取裁員等措施減少成本,最終預計至少將有10萬個崗位受影響。在這一層面上,汽車產業將極大影響德國未來的發展。據歐洲時報報道,德國汽車生產預計最早5月復工,銷售部門屆時也會復工。

德國政府是否會在新冠肺炎疫情高峰過後對汽車行業進行特別救助行動,尚不得而知。寶馬和大眾等汽車製造商建議政府實行刺激銷售的“創意補助”,也即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



03 德國經濟救助力度最大


據瞭解,在諸多國家之中,德國經濟救助力度最大,累計財政救助規模佔GDP比重的22%。按照相關預測,在德國政府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措施下,德國經濟發展或將於2021年增長5%以上。


目前,德國已率先提出經濟重啟方案。德國專家建議,讓電信和汽車製造業等對經濟貢獻佔比較高的行業率先恢復生產;德國汽車工會和部分企業呼籲國總理默克爾允許汽車行業儘快恢復銷售業務。4月初,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與德國大眾、寶馬及戴姆勒等車企高管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共同探討將如何恢復汽車的生產。


雖然截至目前,德國汽車生產方面還未進行生產恢復,更多的中小型家族企業面臨資金問題。但慕容特稱,與其他行業相比,汽車行業已經非常幸運了,只要市場需求在,當前縮水的銷售量勢必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得到反彈。

慕容特強調:由於全球疫情的爆發,汽車市場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因素,世界各主要汽車大國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恢復常態,仍然是無法預估的。


##本文信息綜合整理自公開媒體報道

消息來源包括證券時報、歐洲時報等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GCC德中聯合事務所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經過8年的專業運營,已成功為眾多企業和個人入境歐洲市場提供專業的跨境服務。作為德國巴特索登-阿倫多夫市政府唯一授權的面向中國招商引資合作伙伴,GCC德中聯合事務所致力於成為更多中國企業和個人跨境歐洲的專業管家、得力助手。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德國車企預計5月復工,應對疫情重創不動搖信心


諮詢德國移民資訊等其他話題,歡迎關注

GCC官網:www.gcc-ffm.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