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四兩撥千斤的學習祕訣

如果說現在是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一定沒有人會反駁。不信你問問你身邊的朋友,誰沒有幾個筆記本、行事曆呢,與工作有關的計劃、思路要記,遇到一個好菜譜要記,不定哪天能有機會顯擺下呢,那個誰誰誰去了趟淡淡的憂傷麗江,路書也趕緊的收藏一下。我也曾是個筆記本狂,用了各種工具和軟件,但事實上是:記是記了,感覺沒啥用,該派上用場的知識永遠坐了冷板凳。

今天我就為你推薦一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它有一整套的方法論,就是想告訴你,如何記錄信息、讓信息自稱體系,並且能通過你自己記錄的信息孕育出創意。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四兩撥千斤的學習秘訣

作者是日本人奧野宣之,奧野宣之有筆記之神的美譽,他畢業於新聞學專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過,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一直堅持使用筆記,並出版多部關於筆記本的書,比如:《A6全能筆記術》、《人生筆記》以及《或用一輩子的旅行筆記術》等,常以“筆記本作家”身份活躍在日本媒體和論壇。他對筆記本的研究使用以及對信息的整理經驗,是非常值得信賴的。

這本書到底說了些什麼呢?我覺得可以用1、3、22、4來概況。

1是一冊筆記本

作者說:“手邊常備一本筆記本,所有信息不必分類,按照時間順序記下即可,即便筆記雜亂無章,只要抓住一點線索,之後便可取用了。”,是不是有點違反我們的認知常識,我們常常是分類記錄,生活、工作、興趣分的清清楚楚,很難想想工作筆記裡夾在一條電影觀後感或者品牌店城打折優惠信息吧。作者想告訴讀者這樣做的原因有三條,一是簡潔,不會讓你浪費時間和精力考慮信息的性質,在不同的筆記本選擇上,信息整理的第一步是儘量快速的收納;二是記錄信息會毫無壓力,不用考慮信息是否有用?不用篩選也就避免了半途而廢,想想也是,如果記筆記成為動腦子的麻煩事,可能也就懶得拿起那個筆記本了;三是自由,一冊筆記,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原始的信息就這麼自由的保留了下來,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3是三條大原則

雖然作者強調了自由的記錄,但也搶到了三個記錄的原則,規矩還是要有的,這也是為後面的讓筆記怎麼孕育創意打下來伏筆。具體哪三條原則呢?原則一是,一元化,也就是不做分類,隨心記錄;原則二是時序化,所謂時序化就是標註上日期,寫上年月日,幫助筆記在時間上定位,便於檢索、查找,筆記本本來就是順序時間記錄的,有個時間做標籤,讓筆記本成為一個時間為序的長長的卷軸,新的一頁永遠是從過去到現在;原則三是索引化,關於時間的長卷軸的筆記本百科全書寫完了,是不是缺點什麼呢,當然是檢索了,對於你覺得重要的事件和內容,花一點時間建立索引,這樣就可以在看似亂七八糟的筆記本里隨時找到想看的內容。關於具體建立索引的方法,書中第六章介紹了三個方法,有興趣的去可以去研讀學習一下。

22是指22個小技巧

筆記之神奧野宣之一口氣介紹了22個記筆記的小技巧,實操非常強,簡單容行看了就能上手,比如空一行寫、略記、粘貼腰封等等,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選擇吧。值得一提的是蔥鮪(wěi)火鍋式筆記,蔥鮪(wěi)火鍋是一道以蔥和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魚肉為主料,蔥為配菜,“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就是將“摘抄”比作魚肉,將“評價”比作蔥段,作為同樣重要的“材料”進行融合的一種讀書筆記法,蔥鮪火鍋式=魚肉+蔥;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摘抄+評論,用“○”表示他人的發言、觀察得到的信息等客觀事實,用“☆”表示對在這些信息產生的感想、自己想說的話即主觀感受。書中筆記本其他小技巧很多,歡迎自選自用。

4是指四步創意法

記錄信息的目的不是記錄,而是要讓記錄的信息孕育出創意,產生知識,作者在這本書裡介紹了創意生產的四步法。四個步驟是收集、咀嚼、發酵和頓悟。創意的產生是信息的重新組織,奧野宣之說,我們不是有思才寫,而是為寫而思。即便在記錄筆記時感覺自己的觀點不夠精彩,沒什麼實際意義或者僅僅只是不知為何覺得某些內容不錯,也要試著把它們全部寫下來,因為這些念頭可能成為我們深入思考的契機。像這樣帶著問題意識堅持記錄思想,總有一天量變會帶來質變的。這也是收集的意義所在。咀嚼就是回想和反思,當我們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筆記,不應該放置一旁,不予理會,這時候需要我們通過無目的重讀來回想、深入思考已經積累過的信息,要儘可能留下痕跡,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用下劃線、波浪線和畫圈的方式進行標記。發酵是指重組信息,促進思想發酵。將相關的主題的筆記重新組織,使用80個字信息進行概括總結,製作了這麼多卡片後,將它們像撲克牌一樣在類似書桌等較大的空間裡鋪開,會發現以前從來沒有注意過的出人意料的組合,你可以一邊按照不同的話題進行縱橫排列,一邊細細推敲。使用這種卡片自由排列組合的方式來構思一篇文章,能夠讓自己的思緒向著創意“匍匐前進”。頓悟。任何成果的獲得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信步遊走,不知不覺登上了山頂”這樣的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我們或許可能在無意中得到一些啟示,但好點子和成果絕不可能是無意識的產物,更不可能憑空出現。 經過了前三個步驟的積累,思考也在逐漸前進。這時的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創意誕生了!你會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突然一下驚呼“明白了!”“找到了!”

這本小書通俗易懂,方法很容易學,讀後也會引發思考。也許有人會問:在互聯網的今天,還有在紙上做筆記的必要嗎?為此,奧野宣之也在後記裡寫下了自己的一番思考。“一個原因是,我喜歡手動手書寫和粘貼。而另一個僅次於此的原因是,模擬的方式更能促進思考和創意的產生,即作為本書討論對象的知識生產活動。再加上‘筆記本可以自由書寫,無須向任何人展示’這一私密性,我更喜愛使用筆記本的原因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