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途歌是英文togo的音譯,它是一家互聯網分時租賃汽車共享平臺公司,主營業務是做汽車共享出租的,在今年10月份開始出現押金兌付危機,目前演化到無車可用的尷尬境地,從業內第一的寶座上掉下來,急轉直下的劇情令人唏噓不已,作為一名平臺用戶,覺得很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說說我對途歌的一些看法吧。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途歌給用戶帶來方便。途歌投放的車輛都是燃油車,總部在北京,對北京的車輛投放當然是有所側重的,全部是京牌的,平臺鼎盛時期,北京六環內基本都有途歌的網點,用手機預定車輛並使用顯得時尚而方便,在任意合規停車場停放車輛都是允許的,相比其他一些分時租賃平臺,在這一點上有著明顯的優勢,價格也不貴,用戶自然青睞。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它的用戶是特殊而精確的,具體而言,用戶畫像就是有駕照但是沒法天天開自己車的人。比如有車一族的限行日,用戶太精確了,範圍便是有限的,如果用戶體驗不好,流失的速度還是很快的。用戶體驗分幾個大的方面,一是車輛好不好開,二是價格便宜不便宜。大部分10萬元級別的車輛比如smart,雪鐵龍C3-xr,標緻2008,使用體驗其實一般,在不使用優惠券的情況下價格和滴滴快車相比差不多,車價高的奧迪A3,寶馬118,miniONE等使用體驗好一些,價格就要和滴滴專車相比了。另外就是由於方便的停車導致的非網點車輛的尋車難,停車難甚至沒有油的尷尬情況,著實對用戶體驗造成了相對大的負面影響。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車輛的選擇是有點問題的,途歌在車輛配置上,更多的是炫酷而非實用,比如smart系列,平臺估計是覺得這個小傢伙不會給京城帶來太多的擁堵,小巧玲瓏停車省地方,但是我還沒見過兩輛samrt用一個標準車位的情況,也沒見過它可以停在兩輛車之間的狹小空間裡,雖然說水平高的司機沒準可以做到,三缸發動機的抖動也是明顯的,噪音偏大不太舒適,車身較輕也不敢開太快等等。還有就是殘值問題,由於平臺使用的車輛大多比較小眾,所以殘值方面就要打較大的折扣了,可能它從來沒想到會輸,但是生老病死本是就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

收支難以相抵,說得直白點就是很難做到生活自理。很多人看到覺得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願意長時間做著虧錢的生意?的確是有的,美其名曰互聯網思維。在互聯網的創業浪潮之下,很多人形成了先賠錢後賺錢的思維定勢,也就是先燒風投的錢,以讓用戶佔便宜的方式高速發展並積累用戶,培養出用戶的使用習慣後,再漲價綁架用戶的模式。這種模式不乏成功案例,在此就不列舉了,但是失敗的就不計其數了,那麼分時租賃這個買賣,能不能用這個模式呢,可能風投大佬的常春藤投資vp們也沒想明白,在投資模型的使用上可能就出了大的問題。實踐過才有發言權,複雜的模型不一定能跑得贏簡單的數學規律,相比滴滴來說,分時租賃就是省了人力,多了其他成本,這些成本包括車輛的損耗,長時間的停車費以及大量的地勤人員的開支等,這些費用只有在一線城市有車的人才能體會的到,一點都不比請一個司機便宜!那麼就算當下途歌還在運營,還在燒錢圈客戶,那麼就不能斷奶。反觀用戶培養的成果,先不說用戶體量壓根和滴滴不是一個級別,就是這種牆倒眾人推的所謂用戶,也不是你值得輕易培養的。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途歌的用戶們,其實天底下沒有可以一直佔便宜的,佔了便宜總要還的。說到這裡可能有些用戶就不樂意了:我花錢了怎麼叫佔便宜?押金也是我的合法財產。其實用戶佔了很大的便宜,雖然大部分的佔便宜都是隱形的。在此列舉一下,平臺的辦公維護成本,人員開支,停車費,維修費用,其他罰款,保險,車輛租賃費,付給供應商的押金,這些巨大的開支,都要從用戶押金,用車費用,以及風投爸爸的腰包裡出,那麼誰佔便宜誰吃虧,就是風投和用戶的二元博弈了。暫時拿不回來押金也不要太過急躁,這些可能在你決定涉足這個遊戲的時候就註定了。共享經濟的一大問題是大家都認為東西不是我的,而且有人管,那就不用愛惜。對於這一點你不承認都不行吧?

途歌的存在不是很合理,跑不贏數學。存在即合理是一句廢話。存在要分存在多久,很多事物只能存在很短暫的一瞬。對於不合理的事情大家還是要儘量說不。有人說三年了也不短了,那你讓那些百年老店情何以堪。許多人在看待問題時候不夠客觀,一旦用了主觀意志,合理與不合理便難以區分,吃虧是小事,給社會帶來負擔就是大事,由於無法退押金給社會信譽帶來很大損害。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圖片來自知名二手車交易平臺的車輛信息,除了道一句世事滄桑還能說什麼?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風投們逼的太急了。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選擇了遠方,那就只能風雨兼程。適度的壓力就是動力,壓力過大就容易破罐子破摔了。一般的企業都經不起風投的折騰。風投雖然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但是也是有自己的苦衷,面對投資人爸爸的用腳投票,做不出業績也難以交代。

途歌之殤——盤點途歌短暫生命中的對與錯

在奄奄一息的時候,希望平臺能撐過去吧,丟掉一批非忠實的客戶也不是壞事,如果拗不過大勢那就要做好善後工作,盡責履職並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現在偶爾打開當初那個熟悉的途歌,看著空空蕩蕩的,無車可用的北京,不禁使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