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独孤的大多数》:以主动者的姿态,坚守普世的大音

一.朱大可与王小波

最初看到《孤独的大多数》的书名时,一下子就联想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在书里写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能力,或则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变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王小波自称为沉默的大多数中一员,在他所处的时代,因各种因素对社会的死角和丑恶,保持沉默,产生了一种万马齐喑的局面。沉默很多时候并不是默许,沉默是比麻木和蒙昧更加痛苦的状态,尤其是清醒而又处于失声。

朱大可《独孤的大多数》:以主动者的姿态,坚守普世的大音

二.孤独与大多数

而沉默的大多数又是否属于孤独的大多数呢?

我想这两者是相互交叉的。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我想他属于沉默的小部分中孤独的大多数。不可否认,作家在现在网络横生的年代,已经成为了谁都可以跨入的低门槛行列,但是真正可以成为喊出孤独话语的作家,却是每个时代面临共同的困境。寥寥无几,发出普世大音的更加是微乎其微。

在历史的维度里,每个时代都是一段滚滚而去的河段,充满了各种喧嚣,但是只有那么几根长出文学该有的碧绿的水草,在动荡水波里飘摇呐喊。文学的公共性始于作家的独立思考,只有精神孤寂的作家才有可能写出绝响。如果说怀有慈悲感和社会良心的作家愿意保持于喧嚣的世界之外,处于地偏心远的状态,用一种独立的眼光看待批判这个社会出现的缺角,于存在却不合理的现象的反面唱反调,这个社会还有向正面快速进军的可能性。朱大可的书名为《孤独的大多数》,我想是对这个时代批判和无奈之余的期待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多数不会因时代的风沙而埋没,又何况是像朱大可这样的大多数呢?

朱大可《独孤的大多数》:以主动者的姿态,坚守普世的大音

孤独是一种被动和主动结合的姿态。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爆炸的时代,耳边充斥着各种叫嚷和理论,各种文化现象争相亮相又迅速退台。正如朱大可先生书中提到的,很多文化现象出现昙花一现,甚至来不及起名字,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他们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时代和人们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个时代,70后到00后都有话语权力,我们正历经着各种变革和社会变化。网络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制造者和评论者,文化的流程具有大众化和全民化,这无疑中就削弱了某些文化机构的评判权利,精英文化也走进了象牙塔,面临着各种窘境。

网络虽然给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微博事实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监管作用。但是这里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是如朱大可先生说,网络语言充斥变种的语言暴力,比如说一些用谐音方式出现的各种动物“河蟹”。这种语言暴力无形中对精英文化和社会现实进行调侃和解构。二在畅所欲言的疯狂和叫嚣中,事物的客观性难以被尊重,当然也包括网民自己的隐私权等。从网络的屏蔽词汇库可以看出,其实网络监管无时不刻在管理和规范话语,这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矛盾,事物在矛盾中发展,于是各种网络现象还会层出不穷。三网络的普遍性和对大众口味的迁就到底会带来什么?是全民欣赏水品的上升还是下降?掌控大众的审美是愚昧的,而被大众审美所控制的文化产品却是危险的。这原是文学理论是“作家—作品—读者”的关系,现在更加明显的是,在网络文学中,“读者批评”占了优势。这造成了写手揣摩大众需求。因此网络写手前浪扑后浪,读者需要刺激的,有需求便有生产,于是出现了很多文化垃圾,正如朱大可先生说的“文化毒奶”中的一种。甄别和奋力呼喊,拯救部分人的阅读水品的人在网络洪流中显得如一介浮游。我想这表示孤独的“大多数”的孤独的原因吧。毕竟能够忍住经济诱惑的纯为了文学写作的文化创作是少数。

朱大可《独孤的大多数》:以主动者的姿态,坚守普世的大音

孤独是被动的,但是也是一种主动者的姿态。如朱大可先生。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云亦云和盲目追随,那么又怎么能显示出少数者的特别,又怎么能显示出少数者创作的价值,无论是什么文学样式,无论是哪个时代,总有那么一批不屈不挠,甚至用死亡来论述对这个社会良心的呼喊的人,因此他们的思想通过对彼此的作品的欣赏和赞赏,结成了跨越地域和时空的蛛网。大二古代文学史教授戴建业老师跟我们讲解魏晋风骨时,提到了人格和骨气。他说,前段时间,又有一位上海的教授跳楼。跳楼的往往是高级知识分子,因为看清了这个社会某些死角,而又无力改变。因此读到《孤独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海子,还有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还有鲁迅。文化大师之间的文学批评是健康而光明磊落的。这些来自不同时空地域的或理性或感性的抒发,集成了孤独的“大多数”。

很庆幸读了中文系,很庆幸看到了这本书。说实话,如果不懂一点文学理论,对于某些章节,很难理解。曾经将这本书推荐给我一个读大专机械化专业的同学,一个星期后,他说读了此书后觉得以前看事情太浅,审美标准太低。某些章节他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实在是难以啃下来。相比于朱大可,曾经让他十分敬佩的韩寒显得专业理论不够。对于文化评论,以及受众群体,专业和非专业,理论程度差别很大。

这本书的受众群体是有限的,这普世的大音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对于全日制中文本科生来说,理解程度也不甚相同。虽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课上学习到了很多理论,但是却从未用理论看待社会问题。读到此书,是我心灵一次震撼,和对我学习的理论的一次震荡。如我一样,太多人看到了这个社会的文化现象,但是却不够敏感,也缺乏一定的感悟力。以繁体字被简体字取代的事情来说。在上古代汉语时,我们被要求认繁体字和学会书写,怨声载道一片,从小认简体字的我们,早就割断了繁体字那联系古典文化的血脉。读《说文解字》,学习《训诂学》,初步了解古代汉字的奥妙,搞清楚自己名字来源喜悦中带着一种无法掩盖的悲感,于是找来了繁体字书来看,细细品味一道美味的又微涩的菜。

中国的平均每人的阅读量相对于某些国家来说比较低,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光靠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的国民不断阅读,视野开阔了,坚持原则而又懂得宽容,读者能细细咀嚼文化精品,作者变得纯粹。那么孤独的便不孤独,大多数也能真正成为大多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