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其不僅是西藏的第二大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與此同時,該湖還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2007年8月,記者二次西藏行從林芝返回拉薩後的第二天,即前往被美麗的納木錯觀光采風。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納木錯途中(攝影:馮贛勇)

早就聽說,納木錯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她的純淨與安詳是高原的象徵,她的美麗是每一個旅行者都不應該錯過的。1997年記者首次來藏時,因工作的原因雖然近在咫尺,但卻與之擦肩而過,未能光顧,一直很遺憾,如今終於得以一見慕名已久的天湖,真是感到非常興奮。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青藏線上的列車(攝影:馮贛勇)

2007年8月2日,記者隨“魅力青藏行”團隊乘坐旅遊大巴車從拉薩出來朝北順著青藏公路向當雄方向駛去。這也是來時從格爾木乘火車進藏的路線。從大巴車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莽莽的藏北高原上,青藏公路與鐵路似兩條巨龍,時左時右,蜿蜒曲折,並駕齊驅地伸向無邊無際的遠方……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青藏鐵路大橋(攝影:馮贛勇)

車子到了當雄,從青藏公路上向下了主路向北行進。看到當雄這個既熟悉又難忘的故地,不禁又勾起了記者首次進藏時的那段“痛苦”的經歷。十年前就是在這裡的兵站住宿時,半夜裡高原反應突然襲身,一陣劇烈的嘔吐後異常難受。後來雖勉強上路前往那曲,但最終又被連夜送回了拉薩。往事不堪回首,好的是這第二次入藏,除了在米拉山口的短暫反應外,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大的症狀真乃萬幸。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里程標記碑(攝影:馮贛勇)

當雄藏語意為“挑選的草場”。民主改革前,縣境分三宗四部落,即當雄宗、白倉和羊井宗,四部落原隸屬熱振寺管轄。1959年建縣,隸屬拉薩市管轄至今,1960年縣駐地由中嘎村遷至當曲卡鎮。縣府現駐公塘。天湖納木錯即在該縣的北部。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途中小憩(攝影:馮贛勇)

從當雄到納木錯的路上還要翻越一個海拔5109米的那根拉山口,蜿蜒曲折的盤山道險峻而壯觀。山道附近的草甸上時而有放牧的羊與犛牛群出現,藏民居住的黑色帳房也隨處可見,一派典型的藏北民俗原生態風光。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藏民帳房(攝影:馮贛勇)

從那根拉山口下山後不久,遠處碧水藍天,水天一線的景象開始顯現,那就是納木錯。資料載:納木錯位於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的班戈縣之間的藏北草原,距拉薩200多公里。它的北側依偎著連綿的高原丘陵,東南部是海拔7111米,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一望無際的廣闊草原在湖水的四周展開。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湖光山色(攝影:馮贛勇)

納木錯湖面海拔4718米,湖水最深處超過33米,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20平方公里,相傳這裡是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是藏傳佛教的聖地,信徒從藏區各地到此朝拜、轉湖。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納木錯紀念石(攝影:馮贛勇)

納木錯是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湖,後因西藏高原氣候漸趨乾燥,納木錯面積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巖線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現在的湖面約80餘米,可見當時的納木錯有多大。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遠眺納木錯(攝影:馮贛勇)

在車上,西藏地接導遊小房叮囑遊客,這裡以前較亂,要注意這裡的安全,不要隨意與兜售小商品的人接觸,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然而當抵達納木錯風景區後,看到的是一派非常規範熱鬧的景象。顯然,這裡以前雜亂的局面,得到了西藏有關部門的有效治理。記者看到景區內還設有治安報警點,這無疑給遊客們平添了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景區旅遊巴士(攝影:馮贛勇)

納木錯風景區山水相間。只可惜,限於身體條件,不敢輕易地在這海拔4178米的湖畔登山。每走一步都要輕輕緩慢地前行。但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還險些出了岔子。記者為遊客拍照,為了找角度蹲了下來,哪知起身的瞬間突感頭暈目眩,渾身麻木,緩了好大一會兒才過來。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湖水清澈可見(攝影:馮贛勇)

然而美麗的納木錯是讓人呆不住的,你總得尋找各種角度,各種景色去留下這美好的記憶,所以,只能慢之又慢地周遊在納木錯湖畔。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湖畔巨石(攝影:馮贛勇)

納木錯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深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每個到過這裡的人,整個靈魂都彷彿被這純淨的湖水所洗滌。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雪山下瑪尼堆(攝影:馮贛勇)

湖中有5個島嶼,其中最大的良多島面積1.2平方公里。佛教徒們傳說它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此外還有5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最大的是扎西半島。這裡也是通常旅行者最喜歡的景點。島上分佈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巖洞,紛雜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怪石嶙峋,奇異多彩。順時針環島一週,大概要兩個小時左右。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湖畔牧羊圖(攝影:馮贛勇)

納木錯湖濱廣闊、水草豐美,是全年均可放牧的天然大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熊、野犛牛、野驢、巖牛等眾多野生動物也經常出現。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藥材。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放犛牛(攝影:馮贛勇)

12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嘎舉派創始人達隆塘、巴扎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信徒傳說,每到羊年,諸佛、菩薩、護法神會集在納木湖設壇,大興法會,此時如人前往朝拜轉湖唸經一次,其福無量,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唸經10萬次。因此每到羊年,僧俗信徒都會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轉湖。每到藏曆羊年的四月十五日,這一活動達到高潮。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山道彎彎(攝影:馮贛勇)

當人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納木錯湖邊時,美景即在眼前,她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萬里無垠的羌塘草原之上,那麼寧靜、那麼浩瀚,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閒遊湖畔,如有身臨仙境之感。大概正因為如此,它被尊崇為“聖湖”、“天湖”,與阿里的瑪旁雍錯、山南的羊卓雍錯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峽谷中大轉彎(攝影:馮贛勇)

終於要離開納木錯了,遊客們意猶未盡,戀戀不捨。車子回返時路過那根拉山口時,做了短暫停留,記者乍著膽子下車拍照,還好,由於注意,慎之又慎地緩步而行,居然沒有在這五千多米的地方再次出現身體的嚴重不適,真是有了好大的進步。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高原溪水(攝影:馮贛勇)

回來的路上,羊八井地熱溫泉是旅遊團當天的第二個參觀景點。在寒冷的高原上沸騰的溫泉是一大奇景,這也是羊八井因此名聞天下的原因。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度假村(攝影:馮贛勇)

西藏地處高原,溫泉數量居全國之冠。羊八井除了普通的溫泉外,還擁有全國溫泉最高的水泉,以及罕見的爆炸泉和間歇溫泉,總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整個羊八井地熱區分佈了很多熱水井,可供發電之用。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記者羊八井留影(攝影:孫明和)

這裡擁有全國最大的地熱發電站,於1977年建成的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研究及興建的發電站,熱水井的熱氣經管道輸送,推動渦輪,為拉薩地區帶來既便宜又環保的供電能源。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羊八井熱氣(攝影:馮贛勇)

據說,羊八井最美的時候是每天的清晨,由於空氣還比較冷,羊八井地熱田一帶總瀰漫著白色霧氣,地熱田產生的巨大蒸汽團從湖面冒起,如人間仙境。如果運氣好,碰上熱水井噴發,更可一睹沸騰的溫泉由泉眼直衝雲霄的場面,十分美麗壯觀。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溫泉熱氣(攝影:馮贛勇)

這裡的溫泉水含大量硫化氫,對多種慢性疾病都有治療作用。沐浴的地點是一個露天的游泳池。由於水溫太高,需要先經過兩個露天水池的降溫,才能供遊客洗浴。在它的周圍遠遠的可以看見雪山,在這樣的環境下洗溫泉,確實是一種享受。尤其在冬天的時候,跳進溫泉裡看漫天飛雪,感覺說不出的浪漫愜意。

西藏旅遊:神往天湖納木錯(圖)

青藏線風光(攝影:馮贛勇)

遊客們到這裡時,紛紛在西藏羊八井地熱實驗電廠的門口留影。只見工廠的煙囪中冒著白色的熱氣騰空而起。在羊八井周邊正在進行著大興土木的建設,導遊小房介紹說,這裡正在修建溫泉賓館,相信如果你們今後再來西藏時,這裡的現代化服務設施,不僅令人刮目相看,而且肯定也會提供更好的高原沐浴服務。小房的一席話不禁引來遊客們的一陣歡笑……(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