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通體:推進“一帶一路”共建的階段性目標

共通體:推進“一帶一路”共建的階段性目標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就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然而,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樣,“一帶一路”建設並非一蹴而就,切實打造實踐意義上的共通體,則是當前的重要階段性目標。

  “一帶一路”區域區情與共通體構建

  “一帶一路”區域內國家既有不少共同性,也存在著廣泛的差異。從地理形態來說,區域內部地域廣闊,地形複雜多樣,高山、高原、沙漠佔總面積的大部分,對區域合作形成了天然的障礙,也使各中心地區相隔較遠。從發展水平來說,區域內部既有新加坡等發達國家,也有老撾等欠發達國家;既有中國、俄羅斯等大國,也有文萊、馬爾代夫等小國。從發展道路來說,既有社會主義道路,也有資本主義道路。從區域生產網絡來說,區域內的大多數國家生產能力薄弱、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水平較低,只能以資源型產品和簡單製造產品進入全球產業鏈,區域生產網絡以垂直型分工為主,貿易和投資的重點均為區域外市場,區域內部自由流動不充分、不均衡。從文化宗教來說,涵蓋世界各主要宗教的發源地,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等都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國的法律制度、治理規則、社會習俗、營商環境等也存在很大差異。

  基於“一帶一路”區情各異,區域合作必須在保留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進行。共建“一帶一路”也並不是要形成某個政治實體,而是要首先建設區域共通體,實現“共”、“通”和“體”的統一。“體”代表了國家主權是國際關係和區域合作的基礎,各個主權國家不分大小在國際體系和區域合作中是獨立、平等、共在的。“通”是區域合作的主要方式,旨在提升區域內部的互聯互通水平。“共”代表了各個主權國家在區域合作中的獲益是相對均衡的。共通體的目標意味著在國家主權基礎之上推動區域互聯互通進程,並使區域內各國得到共同發展。簡單來說,即共建“一帶一路”,旨在“體”的基礎上由“通”至“共”。

  “體”:國家主權是國際關係和區域合作的基礎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確立了國家主權原則,奠定了近現代國際關係和國際法的基礎。冷戰結束後,世界基本上已由垂直整合的帝國和殖民體系讓位於扁平的民族國家體系,建立主權國家這個“體”的任務基本完成,主權制度對國際秩序來說成為一項具有根本性原則的制度。主權平等成為數百年來國與國規範彼此關係最重要的準則,也是聯合國及所有機構、組織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則。主權平等的真諦在於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主權和尊嚴必須得到尊重,內政不容干涉,都有權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一些國家喜好對抗、結盟、軍備競賽、分而治之、劃分勢力範圍以及濫用人道主義干預和“保護的責任”的做法,越來越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一帶一路”區域內部差異較大,大多數國家的獨立時間並不長,對維護主權獨立的意識較強,如果區域合作對主權讓渡提出較高要求,大多數國家會喪失積極性。因此,國家主權這個“體”是開展“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基礎。事實上,國家主權並不必然就是區域合作和協同發展的障礙和壁壘,國家主權本身是一種強大而重要的資源,很多時候能夠為區域合作提供強大動力,發揮協同發展的優勢。

  “通”:提升區域內部互聯互通水平

  如何在主權制度基礎上開展區域合作,中國提出的方法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當前,“一帶一路”建設以基礎設施為前提和突破,旨在提升區域內部的互聯互通水平。首先,增強互聯和多元聯通。“一帶一路”區域內至今仍有許多“不通”的地方,這些流動中的“梗阻”嚴重製約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家間貿易往來,非連通之處也就成為了“發展窪地”。“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於連接還未通達以及僅有單一通達方式的地區,中巴經濟走廊、中歐班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老鐵路、中泰鐵路、中國、老撾、越南電網互聯互通項目、中巴、中吉、中俄跨境光纜信息通道合作項目等正在開闢多元的運輸走廊,推動區域運輸通道的網絡化發展。其次,減少時間、降低成本。如果說連通的多元性反映了整個區域的連通密度,那麼時間與成本之比則反映了連通的效率。“一帶一路”倡議正在使鐵路和公路運輸效力發揮到新的高度。比如,憑藉跨裡海運輸通道,僅需5天就可以把貨物從中國新疆運至阿塞拜疆巴庫,“中歐陸海快線”將使貨物從遠東到中歐的全程運輸時間比其他傳統路徑縮短7天—10天等。相關各方還通過簽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中國—東盟海運協定》、《中烏國際道路運輸協定》,加入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等解決“通而不暢”的問題,提升軟聯通水平。最後,建立強勁的樞紐。長距離的運輸通道必定提升樞紐的作用。隨著各種提議中、預期中的運輸通道建設和貿易路線的改變,新的樞紐將會快速崛起,包括鐵路樞紐、內陸物流樞紐、多式聯運樞紐以及新的海港等。當前,希臘、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烏茲別克斯坦以及中國的烏魯木齊、重慶、霍爾果斯等已經展現出獨特的樞紐力量,成為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基礎設施建設為貿易和投資的流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它們將進一步推動區域內部的互聯互通進程。

  “共”:相對均衡、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

  “共”是理解中國政治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概念。中國在國際場合經常談到 “共同價值”、“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美美與共”等。“一帶一路”建設旨在推動各國的共同發展與互利合作,即各國在其中獲得的收益是相對均衡的,在發展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發展需要與合理關切。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以規劃對接為引領,即國家之間基於各自發展規劃編制共同規劃,以此作為開展務實合作的指引。對接的“規劃”是各國既有的規劃,各方無論國力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平等的參與者,相互尊重彼此的關切和利益,尋找各國發展道路上的利益契合點,通過優質資源和發展需求的結合推動區域合作。

  共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產業合作來促進的。“一帶一路”區域內的大多數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不少國家的製造業沒有發展起來,產業鏈體系還未組建完善,工業基礎薄弱,在全球產業鏈中處於中低端地位,在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有限。產業是經濟之本、強國之基。國家經濟發展必須以產業為依託,提高生產能力,並逐漸向高端價值鏈攀升。近年來,許多沿線國家都提出了有關工業和製造業發展的戰略、計劃或綱要。比如,泰國政府提出“泰國4.0”高附加值經濟模式,在鞏固和發展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推動工業機器人、航空與物流、生物能源與生物化工、數字經濟、醫療中心等五大未來產業。阿塞拜疆出臺《2015—2020年工業發展綱要》,要求擴大支持工業生產的措施。捷克政府批准通過《捷克工業4.0倡議》,指出經濟和產業的可能發展方向。波蘭實施“負責任的經濟發展戰略”,強調要再工業化,政府將把資源集中於有競爭力、可能取得全球領導地位的產業。馬來西亞啟動工業4.0政策,重點支持電子電氣、機械設備、化工、航空航天、醫療設備等產業。“一帶一路”建設為各國的產業合作提供了重大的機遇和平臺。產業合作能夠助益各國的產業發展和轉型,推動各國的互利共贏,而產業發展和轉型還可以為區域產業鏈的構建奠定基礎。當前,“一帶一路”區域內存在製造業產業級差的國家,也確實正在以產業合作的形式將各自比較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一國的產業優勢與其他國家的發展需求相結合。一方面,通過加強傳統產業的合作滿足國家發展的基本需要,填補一定的國內產業空白,提高生產能力,融入產業全球化。另一方面,在具有一定技術優勢的領域開展創新合作,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階,並嘗試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中佔領高地,打破發達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壟斷和話語權,以技術創新和產品設計引領“一帶一路”區域產業鏈的構建。這些都有利於推動“一帶一路”區域內各國的協同共進。

  【本文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青年項目“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基礎研究(項目編號:2019EGJ0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

原標題:共通體——推進“一帶一路”共建的階段性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