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開展衛生防疫運動

紅軍進駐瑞金前,廣大群眾處於缺醫少藥的狀態,只在縣城有一些規模不大的私人診所和藥鋪及草藥攤。紅軍進駐後,隨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經常為駐地群眾免費看病治療,並傳授衛生知識,有力促進了當地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當時,各種傳染病的流行和暴發,嚴重影響了中央蘇區軍民的健康和部隊的戰鬥力。針對這一問題,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伊始,除大力建設專業醫護隊伍,還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出了衛生防疫政策綱領,並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1932年初,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在中央蘇區開展衛生防疫運動,具體舉措有:發動組織群眾,在各地每月舉行一次衛生運動,打掃汙穢的地方,掩埋腐屍,尤其是對放過死屍的地方用石灰水消毒;焚燬骯髒東西,清潔下水道等;同時宣傳告誡群眾:注意清潔衛生;改變人畜混居狀況;在日常生活中不吃腐爛變質的東西,由飲用塘水改為飲用淨水,儘量不飲用生水;對傳染病患者首先要隔離,並將患者送醫院治療等。

中共中央機關報《紅色中華》發表題為《加緊防疫衛生運動》的社論,號召蘇區軍民進一步搞好防疫衛生工作,做到“使每個群眾都能做到自己管理自己”,“養成他們的衛生習慣”,“注意到別人,注意到公共衛生”。

蘇區有關部門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渠道,對群眾細緻解釋各種傳染病的來源和預防方法,並在群眾中宣傳改善環境與個人衛生的益處,很快實現了對群眾的衛生常識教育常態化。

1934年3月10日,中央政府為進一步加強對防疫工作的指導,專門組織了中央防疫委員會,還決定於3月16日至23日在疫區舉行防疫運動周活動。運動周的活動除包括上述各項具體外,還特別強調:要把衛生防疫推廣為經常性、群眾性的工作;防疫期間,要採取堅決手段,打擊反動分子利用封建迷信造謠生事,破壞防疫工作。

很快,衛生防疫工作得到充分貫徹落實:在各級蘇維埃政府,一般由內務部負責主抓衛生工作;鄉、村成立了衛生小組;在各省、縣蘇維埃政府駐地和一些大的集鎮、鄉村,建立了醫療診所和保健機構;基層衛生檢查、督導工作實現了常態化;各地軍民普遍實行了星期六(或其他時間)清潔衛生義務勞動……這場由政府主導、全體軍民積極參與的防疫衛生運動,在短時期內不僅有力抑制了傳染病的發生,保障了軍民健康,更幫助蘇區軍民養成了良好衛生習慣,瞭解了科學防病治病的道理,其作用和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